-
公开(公告)号:CN106892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68107.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7/00 , B63G8/001 , B63G2008/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喇叭口形微小型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包括喇叭口形回收部分和三角支撑部分,所述回收部分包括喇叭口形部件、与喇叭口形部件收口端连接的后回收舱部件,所述三角支撑部分包括两个设置在回收部分下端的三角支架。本发明受到的水下作用力比较小,而且对于潜艇回收方式来说,可以搭载于潜艇上合适的位置,且能够广泛应用于情况比较复杂的恶劣海域海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6320.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可充电全海水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储能领域。包括催化剂阴极、电解液、储钠阳极,所述催化剂阴极为在柔性碳纤维布上沉积有嵌入金属的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所述储钠阳极为在柔性碳纤维布上涂敷的磷酸钛钠/碳复合材料,所述电解液为天然海水,所述开放式可充电全海水电池是将催化剂阴极和储钠阳极浸没在容器所装天然海水电解液中,之间无需隔膜隔开,或直接浸没在开放海洋环境当中。该电池的作用是实现海水当中的电荷存储。通过双柔性正负极的设计,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海水电池系统所面临的长循环电压的不稳定和钠负极泄露、失活或损坏;而且优化了原本复杂的负极结构,使得整个电池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191144.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考虑了海水洋流对AUV定位精度的影响,将东向洋流速度、北向洋流速度引入系统因子图中,参与从AUV的定位计算,提高待定位从AUV定位精度。本发明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与忽略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和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EKF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与忽略洋流对AUV定位影响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AUV定位的精度。与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EKF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相比,由于保留泰勒展开二阶项而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2366.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6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液氮快速冷冻法,得到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提供的气凝胶具有质量轻、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有利于多硫化物的吸附。同时,气凝胶表面负载的金属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升电极反应动力学。此外,柔性且导电的石墨烯气凝胶,既能承受在锂化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又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可以有效的提高硫正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到锂硫电池中,解决了锂硫电池所面临由于多硫化物引起的“穿梭效应”、短链多硫化物导电性差引起的倍率性能不佳和循环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91144.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考虑了海水洋流对AUV定位精度的影响,将东向洋流速度、北向洋流速度引入系统因子图中,参与从AUV的定位计算,提高待定位从AUV定位精度。本发明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与忽略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和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EKF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因子图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与忽略洋流对AUV定位影响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AUV定位的精度。与考虑洋流影响的基于EKF的主从式AUV协同定位方法相比,由于保留泰勒展开二阶项而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765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68106.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C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状漏斗形微小型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包括前端网状漏斗形回收部分、与前端网状漏斗形回收部分连接的后回收舱部分、设置在后回收舱部分下端的三角支架,所述前端回收部分是漏斗型网状结构,所述三角支架包括与后回收部分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端部连接的矩形板、同时与矩形板下端连接的三个支撑杆件,且三个支撑杆件对称布置,在三个支撑杆件之间还设置有圆形板,且圆形板与矩形板之间通过竖直杆连接。本发明受到的水下作用力比较小,而且对于潜艇回收方式来说,灵活性比较高,可以搭载于潜艇上合适的位置,且能够广泛应用于情况比较复杂的恶劣海域海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