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50551.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火焰传播距离的大缸径预燃室式氨燃料内燃机燃烧系统,包括气缸盖、气缸壁、活塞、氨燃料喷射器、氨燃料直喷喷射器、氨燃料低压喷射器,气缸盖安装在气缸壁上,活塞安装在气缸壁里,气缸盖、气缸壁和活塞形成主燃室,气缸盖里分别设置进气道、排气道、预燃室、氨燃料直喷喷射器,进气道里设置氨燃料低压喷射器,预燃室里设置火花塞和氨燃料喷射器,主燃室与预燃室连通。本发明可以降低可燃混合气在主燃室内的火焰传播距离,进而加快主燃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率,提高燃烧稳定性,实现预燃室式氨燃料内燃机高效燃烧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52544.3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电机控制的混合动力智能发电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氨燃料发动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了克服二者单独控制造成的传感器冗余,本发明采用有功磁链观测器来估计电机转子角度,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电机转速与负载扭矩。以电机转速估计发动机转速,以电机转子位置估计曲轴转角位置,从而节省了发动机曲轴传感器成本,可应用于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0380.3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0L58/30 , B60L50/70 , H01M8/04746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热电协同控制方法、系统及发电设备,涉及混合动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生物质气存储供给子系统的燃料供应量调节电池发电子系统的电堆单元的输出功率,通过电堆单元的空气流量,调节电堆单元的空气温度,通过余热回收子系统的输入气体流量,调节余热回收子系统的工作温度;当空气温度处于预设空气温度范围且工作温度处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实现对混合动力系统的热电协同控制。本发明对各个子系统协调控制,以实现通过调节空气流量和燃料流量,来调节工作温度,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的发电效率的同时保证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的混合推进与发电机的协调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70455.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8/04089 , H01M8/04298 , H01M8/0606 , H01M8/0438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余热回收子系统、燃料供应子系统、空气供应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燃料电池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层,余热回收子系统包括第一级换热器和后燃烧室;在整个系统工作过程中,控制单元能够获得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控制进入燃料电池阳极的燃料流量、进入燃料电池阴极的空气流量以及进入第一级换热器内的第一回收管的回收气体流量,从而控制进入燃料电池的气体温度和流量,以控制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从而控制燃料电池的输出电流,防止燃料电池所在线路上出现电流过载现象,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52609.4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 B63H21/21 , B63H23/30 , H01M8/04007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可逆燃料电池的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氨燃料发动机、双馈感应电机、螺旋桨、齿轮箱、柴发机组、燃料电池、氢气存储供给系统、变电装置、船舶电网、以及液压元件等。本发明能够实现氨燃料发动机与双馈感应电机的混合推进,柴发机组与可逆燃料电池,锂电池协调供电,可逆燃料电池与柴发机组气路耦合,进一步提高了整船推进效率。提出了发动机与燃料电池气路协调方案,能够实现二者工作的优势互补,简化了气路设计冗余,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