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3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6023.3
申请日:2014-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船舶排放废气的系统,包括一级洗涤塔、二级洗涤塔、洗涤液缓冲箱、NaOH投加装置、废液处理装置,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一级洗涤塔的顶端,一级洗涤塔的底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二级洗涤塔的底端和洗涤液缓冲箱,二级洗涤塔通过第四管路连通洗涤液缓冲箱,洗涤液缓冲箱分别连通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九管路,第五管路经换热器连通二级洗涤塔里的喷淋器,第六管路连通一级洗涤塔里的喷淋器,第九管路连通废液处理装置,废液处理装置通过污泥泵连通杂质存储箱,洗涤液缓冲箱连接淡水投加装置。本发明可使船舶动力装置排放废气满足IMO有关燃油硫含量的限制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146023.3
申请日:2014-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船舶排放废气的系统,包括一级洗涤塔、二级洗涤塔、洗涤液缓冲箱、NaOH投加装置、废液处理装置,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一级洗涤塔的顶端,一级洗涤塔的底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二级洗涤塔的底端和洗涤液缓冲箱,二级洗涤塔通过第四管路连通洗涤液缓冲箱,洗涤液缓冲箱分别连通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九管路,第五管路经换热器连通二级洗涤塔里的喷淋器,第六管路连通一级洗涤塔里的喷淋器,第九管路连通废液处理装置,废液处理装置通过污泥泵连通杂质存储箱,洗涤液缓冲箱连接淡水投加装置。本发明可使船舶动力装置排放废气满足IMO有关燃油硫含量的限制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69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2845.4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D53/78 , B01D53/50 , B01D50/00 , C02F9/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废气洗涤系统,以碱液为吸收液,同时高效去除船舶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颗粒。主要包括主洗涤器,除雾器,循环管路,循环泵组模块,循环液冷却模块,碱液供给单元,水处理单元及附属管路仪器仪表等。本发明以碱液为吸收剂,同时具有高效的硫氧化物和颗粒的脱除功能;系统体积小,管路设计简单,运行可靠,无填料等附加设备,成本低;可以实现系统排放控制与非排放控制区运行工况切换;节省船舶能耗,可实现系统稳定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12107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74452.6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二冲程柴油机的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装置。包括废气洗涤装置和再循环废气流量控制装置,废气洗涤装置包括洗涤器、洗涤液存贮箱、循环泵、SOx吸收剂供给装置和淡水供给装置,再循环废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再循环风机和单向控制阀。本发明对二冲程柴油机废气进行洗涤,减少废气中的SOx和颗粒含量,再对部分低温干净废气进行再循环,降低发动机的NOx生成量,实现船舶柴油机废气污染物的联合脱硫脱硝。本发明中,将经过洗涤的部分废气再循环,低温干净废气中含有的CO2和水蒸气,较大程度地改善了缸内燃烧条件,降低了发动机NOx生成量和最终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69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082845.4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D53/78 , B01D53/50 , B01D50/00 , C02F9/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动力装置废气洗涤系统,以碱液为吸收液,同时高效去除船舶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颗粒。主要包括主洗涤器,除雾器,循环管路,循环泵组模块,循环液冷却模块,碱液供给单元,水处理单元及附属管路仪器仪表等。本发明以碱液为吸收剂,同时具有高效的硫氧化物和颗粒的脱除功能;系统体积小,管路设计简单,运行可靠,无填料等附加设备,成本低;可以实现系统排放控制与非排放控制区运行工况切换;节省船舶能耗,可实现系统稳定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59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6668.2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海水与淡水联合的船舶废气双回路洗涤脱硫装置。将洗涤塔喷淋回路分为淡水碱性吸收液回路、海水吸收液回路,依次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废气进行洗涤脱硫,并对洗涤后的废液分别进行处理;该装置管路部分包括除雾器清洗管路、淡水碱性吸收液回路、海水吸收液回路;洗涤塔与管路连接,相应地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除雾区、淡水碱性吸收液喷淋区和海水吸收液喷淋区。船舶废气逆流而上经过三个喷淋区,有效地去除了废气中的SOx和颗粒物。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节省淡水资源,增加操作稳定性,且环保节能,降低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2107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74452.6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二冲程柴油机的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装置。包括废气洗涤装置和再循环废气流量控制装置,废气洗涤装置包括洗涤器、洗涤液存贮箱、循环泵、SOx吸收剂供给装置和淡水供给装置,再循环废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再循环风机和单向控制阀。本发明对二冲程柴油机废气进行洗涤,减少废气中的SOx和颗粒含量,再对部分低温干净废气进行再循环,降低发动机的NOx生成量,实现船舶柴油机废气污染物的联合脱硫脱硝。本发明中,将经过洗涤的部分废气再循环,低温干净废气中含有的CO2和水蒸气,较大程度地改善了缸内燃烧条件,降低了发动机NOx生成量和最终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59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566668.2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海水与淡水联合的船舶废气双回路洗涤脱硫装置。将洗涤塔喷淋回路分为淡水碱性吸收液回路、海水吸收液回路,依次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废气进行洗涤脱硫,并对洗涤后的废液分别进行处理;该装置管路部分包括除雾器清洗管路、淡水碱性吸收液回路、海水吸收液回路;洗涤塔与管路连接,相应地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除雾区、淡水碱性吸收液喷淋区和海水吸收液喷淋区。船舶废气逆流而上经过三个喷淋区,有效地去除了废气中的SOx和颗粒物。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节省淡水资源,增加操作稳定性,且环保节能,降低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62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2368.3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5/07 , F02B37/00 , F02B37/16 , F02B37/18 , F01N5/02 , F02B75/10 , F02M35/10 , F02D21/08 , F02D23/00 , F02D41/00 , F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舶柴油机NOx和SOx联合减排装置及控制方法。在非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工作在非EGR模式,从排气歧管来的废气驱动涡轮做功,带动压气机压缩空气,通过扫气箱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当船舶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航行时,工作在EGR模式,部分废气从排气歧管中引出,通过冷却和洗涤,降低温度并除去其中的颗粒和SOx,再经EGR风机增压,与新鲜空气混合,降低发动机的NOx生成和排放量,满足IMO有关NOx排放的Tier III标准;在硫排放控制区或港口时,工作在洗涤模式,废气经洗涤脱硫装置脱硫后排入大气,满足IMO对船舶燃油硫含量的要求;在非硫排放控制区和非港口区域时,工作在非洗涤模式,排放的废气直接排入环境大气。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8184.4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船舶柴油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冷凝器、耐腐蚀板翅式换热器和脱硫塔等设备。本发明中,船舶柴油机废气经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部分蒸汽用于船舶耗汽设备,其余蒸汽输入汽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能。为提高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率,同时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在余热锅炉与脱硫塔之间布置耐腐蚀板翅式换热器进一步降低废气温度。本发明可以充分回收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增大余热利用范围,提高余热利用效率,且能有效缓解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克服现有技术节能性差、环保性差、成本高和可靠性差等缺陷,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