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作用下可自拆的水密型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98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015054.9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作用下可自拆的水密型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上复材壳板和下复材壳板,上复材壳板包括上复材壳体和与上复材壳体一端相连的上复材板,下复材壳板包括下复材壳体和与下复材壳体一端相连的下复材板,上复材壳体与下复材壳体对接后形成封闭舱体,上复材板与下复材板对接后通过爆炸螺栓相连;下复材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内端板块和外端板块,内端板块一端与下复材壳体相接,内端板块另一端与外端板块之间通过预埋于两块板块布层间的薄膜相连,薄膜在水压作用下能贴敷在下复材板形成的凹槽处,使该处水压不形成结构破坏且实现上复材壳板与下复材壳板之间的水密封。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同时实现轻量化、水密性、快拆性及经济性。

    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677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72321.1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包括内外管体结构、接头结构和支撑结构;内外管体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管管体结构和内管管体结构;外管管体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碳纤外层、玻纤中层、金属内层;内管管体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玻纤外层、金属中层、玻纤内层;接头结构设置于内外管体结构的端部,用于相邻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的外管管体结构之间、内管管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支撑结构设置于外管管体结构和内管管体结构之间。本发明利用碳纤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玻纤复合材料绝缘、金属导电性好的特点,通过优化外管、内管结构形式及接头连接设计,可以同时满足高压工作、电磁屏蔽、机载振动、耐环境的指标要求。

    重力作用下可自拆的水密型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9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5054.9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作用下可自拆的水密型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上复材壳板和下复材壳板,上复材壳板包括上复材壳体和与上复材壳体一端相连的上复材板,下复材壳板包括下复材壳体和与下复材壳体一端相连的下复材板,上复材壳体与下复材壳体对接后形成封闭舱体,上复材板与下复材板对接后通过爆炸螺栓相连;下复材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内端板块和外端板块,内端板块一端与下复材壳体相接,内端板块另一端与外端板块之间通过预埋于两块板块布层间的薄膜相连,薄膜在水压作用下能贴敷在下复材板形成的凹槽处,使该处水压不形成结构破坏且实现上复材壳板与下复材壳板之间的水密封。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同时实现轻量化、水密性、快拆性及经济性。

    一种圆形多层超材料夹芯功能层及铺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6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46258.1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多层超材料夹芯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至少包括二个超材料膜、预浸料层及一个泡沫层的预成型,所述超材料膜层间的重复金属单元在保证其在相应曲率下且内、外层重复单元结构对齐;所述外层的金属单元间的间隙长度设计有差值,所述差值均匀分布在所述间隙中;功能层为超材料膜一+预浸料层一+泡沫+预浸料层二+超材料膜二的预成型。功能层的产品直径在240‑2000mm区间时,其预弯曲模具直径与产品直径比率为区间在0.833‑0.921。本发明采用在平面模具中,在适宜定位基准点,采用定位针精准定位后,预成型固化,制得标准复合功能层板格。再在特定的圆柱型模具中预弯曲校型,获得相应预制好的功能材料层,同时该预制板可以通过电磁功能特性检测,判定其是否满足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控制产品功能特性。

    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77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2321.1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包括内外管体结构、接头结构和支撑结构;内外管体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管管体结构和内管管体结构;外管管体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碳纤外层、玻纤中层、金属内层;内管管体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玻纤外层、金属中层、玻纤内层;接头结构设置于内外管体结构的端部,用于相邻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的外管管体结构之间、内管管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支撑结构设置于外管管体结构和内管管体结构之间。本发明利用碳纤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玻纤复合材料绝缘、金属导电性好的特点,通过优化外管、内管结构形式及接头连接设计,可以同时满足高压工作、电磁屏蔽、机载振动、耐环境的指标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