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337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636388.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推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轮缘推进电机转子的支承装置及船舶推进系统,用于轮缘推进电机转子的支承装置包括:主轴、转子、转子推力盘、弹性体、第一推力瓦组件及第二推力瓦组件;转子转动设于主轴上,转子用于与推进器连接;转子推力盘设于转子与主轴之间,转子推力盘沿主轴的轴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弹性体设于转子与转子推力盘之间,弹性体分别与转子及转子推力盘连接;第一端面通过第一推力瓦组件与主轴连接;第二端面通过第二推力瓦组件与主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转子推力盘与转子之间设置弹性体,通过弹性体的形变实现转子与主轴的减振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14255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1571915.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21C15/243 ,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蒸汽供应系统,其包括:反应堆;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内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中固定有数量若干的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交替排布;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伸出所述换热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反应堆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用于与外界水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的当量直径均小于五毫米。本发明可以通过换热板将冷却剂的热量由第一管道传递至第二管道中的外界水路,相比通过空气传递热量通过换热板传递热量的导热效率更高,并且由于管道的当量直径小于五毫米,在相同体积下能实现更多管道的布置,用于换热的外表面积更大,可以大幅提高换热的效率,实现核能更充分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21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991757.6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21C15/18 , G21C15/24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用液态金属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涉及金属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领域,包括独立热交换器、余排储液器、余排换热器;独立热交换器设有供液态金属和非能换热介质可选择通过并互相传递热量的独热通道;余排储液器设有相应的供余排换热介质进出的入口和出口;余排换热器设有供余排换热介质和非能换热介质可选择通过并互相传递热量的余排通道,非能换热介质所选择通过的独热通道和所选择通过的余排通道通过中间管路相连通,使得非能换热介质在独立热交换器和余排换热器之间非能动循环,将热池液态金属热量排出。该系统利用自然循环,安全稳定,非能动地将堆芯余热有效排出堆外。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372553.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探测与放射源搜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放射源搜寻定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核辐射监测系统、智能计算系统;所述核辐射监测系统执行核辐射实时监测,并和智能计算系统实时通信,核辐射监测系统包括核辐射探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智能计算系统接收定位系统和核辐射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放射源搜寻定位智能计算,可与外部系统进行通信,传输计算结果、位置数据、核辐射监测数据信息。本发明适用于搭载在有人机、无人机等飞行器上,对地面放射源进行高效搜寻和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156063.0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15 , G06F18/27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健康状态模型构建及性能趋势预测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未能充分考虑机组运行工况受水力‑机械‑电磁耦合因素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抽水蓄能机组健康状态模型构建方法包括:确定关键运行监测数据;获取状态监测数据中的机组振动数据,建立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抽水蓄能机组标准健康状态模型。抽水蓄能机组健康性能趋势预测的方法包括:设置多个采样时间点,获取各个采样时间点对应的所述抽水蓄能机组的在线监测值Vnum;计算各个采样时间点对应的健康性能指标值HPInum,得到所述抽水蓄能机组的健康性能指标序列HPI;得到归一化后的指标序列Lnum;基于指标序列Lnum训练模型并进行预测,得到所述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的健康性能趋势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246615.7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7 , G06Q50/26 , G01C21/20 ,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规划的自巡抵救生圈功率分配方法,属于路径规划和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基础数据准备;步骤二:根据基础数据计算能够成功救援的位置范围;步骤三:根据基础数据和位置范围建立自巡抵救生圈的实际输出功率优化模型;步骤四:根据实际输出功率优化模型对救援过程中的功率进行优化分配。本发明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落水人员的位置信息、自巡抵救生圈的位置信息、结合实时海况信息,快速确定成功救援的最慢位置以及最快位置,再通过功率优化方法自适应调整自巡抵救生圈的航行、数采以及通信功率,实现航行、数采以及通信功率的最佳分配,在保证救援成功的前提下提升了自巡抵救生圈的巡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144825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H01L23/34 ,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凝露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管路内的第一介质流,第二管路内的第二介质流,并在储水箱内混合形成混合介质;响应于电子器件的冷却信号,获取混合介质温度,并进行判断;确定混合介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则混合介质从储水箱向液冷板输送,实现对电子器件的冷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防凝露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电子器件的液冷板回路与冷却介质循环回路连接,并从循环回路中获取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混合介质,从根本上解决液冷板凝露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8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331109.X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舱室动态水位识别方法和系统,首先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经过图像灰度化、图像分割以及形态学处理等操作后,基于PP‑YOLO v2算法对动态液位进行识别,通过将水箱模拟为舱室进行实验,获取液位检测结果。该算法测量的液位结果相对误差为1.33%,正确率达到了98.67%,具备较强的可靠性。提高了船舶舱室液位识别的自动化程度,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398307.8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Grasshopper和Abaqus的抗冲击手性隔振结构设计方法,属于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和抗冲击及减隔振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实现的步骤包括:S1:基于Grasshopper批量设计抗冲击手性隔振结构,依次生成模型并存储;S2:基于Abaqus平台批量读取模型并开展力学仿真;S3:批量读取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结构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间的关系;S4:确定并优选抗冲击手性隔振结构设计方案。本发明利用Grasshopper进行手性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同时搭建开展大规模实体结构有限元仿真及后处理分析的计算平台,为设计兼具设备抗冲击及减隔振性能的装置提供快速、多元化的优选方案,有助于针对复杂多变的工业应用场景实现更宽频谱下良好的抗冲击和低频隔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9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374524.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21C17/1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探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段式核探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减震机构、第一探测器、承载机构、第二探测器以及支撑机构,其中:减震机构设置在顶部,与第一探测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陶瓷;承载机构设置在第一探测器与第二探测器之间;支撑机构与第二探测器连接,设置在底部。本申请设计了易于拆装,连接稳固的多节探测器结构,大量减少了拆装时间,具有完备的减震部件,能够有效地减少探测器受到的振动和冲击,采用陶瓷绝缘块把探测装置与其他安装机构完全分离,绝缘性能良好,克服了信号串扰,此外,还设置了慢化体承载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慢化体软化变形挤压漏出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