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24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14371.4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的分阶段多路径模型算法,将影响乘客出行的确定性因素和非确定性因素分成两阶段来对路径的客流分配比例进行计算和修正,以时间单位的综合出行阻抗为主确定客流在路径上的初始分配比例,再考虑路径上的换乘次数和拥挤程度对该比例进行修正;而后根据生成的全OD客流分配路径集,基于时间窗约束对分时网络客流分布及各类客流指标进行计算。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并满足AFC客流和票款清分的业务需求,为运营组织优化和协调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64329.1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参数自动标定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执行该客流分配模型,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技术对所选的模型参数取值进行检验,选取通过检验的模型参数取值作为标定结果。该装置包括配流模型标定模块和与其分别连接的路网数据管理模块、自动售检票数据存储模块、运营计划管理模块和网络客流分配模块。本发明能够提高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的准确性;可以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AFC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避免了频繁应用人工客流调查的方法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耗费;由于可以作为自动标定模块集成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因此本发明能够促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406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150438.4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7C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乘车卡及列车车头处的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车站进出站检票口处的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设置于站台上下车位置或屏蔽门处的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设置于车站列车进出站位置处的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信息传输系统和中心处理系统。该方法是: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和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读取乘车卡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读取列车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发送给中心处理系统处理该数据信息,对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计算。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快速且高精度的进行客流实时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25823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210035481.0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场景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现实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抽象,构建系统模型作为大客流分配的网络基础;对大客流出行所处的具体场景做出判断,确定所需的OD数据;选择相适应的客流分配单元模型,并通过单元模型的组合构成基于特定场景的大客流分配模型;应用对应的有效算法对模型进行合理求解,从而得到基于特定场景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分布的各项指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分布指标等较现有技术更为合理准确,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面向大客流条件做好运营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40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50438.4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7C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乘车卡及列车车头处的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车站进出站检票口处的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设置于站台上下车位置或屏蔽门处的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设置于车站列车进出站位置处的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信息传输系统和中心处理系统。该方法是: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和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读取乘车卡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读取列车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发送给中心处理系统处理该数据信息,对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计算。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快速且高精度的进行客流实时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60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14381.8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影响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抽象模型;(2)生成大客流事件;(3)指定大客流去向/来源车站客流比例;(4)大客流网络影响分析。本发明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组织仿真系统的开发。该系统还可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中心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大客流事件影响分析及应急处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其应急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应急监控过程中经常利用该系统模拟大客流事件的处置过程,锻炼应急处置人员的临机处理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和企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8435.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输整体效能的高速列车区段运行图质量综合评价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针对每个待评价的高速列车区段,基于收集到的运行图数据,获取各二级评级指标的计算结果;步骤S2、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明确改进方向。本发明从列车运行图相关静态宏观指标出发,着眼于全网运输经营和部门协同共享,综合分析运行图编制质量,为运行图编制、执行及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118131.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铁网络的智慧化旅客行前规划方法,基于出行网络多源数据资源,研究高铁成网条件下影响旅客出行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旅客的出行特征和偏好,挖掘客流在出行网络上的出行路径和出行方式需求,构建旅客出行行为精细化分析方法;基于旅客高铁出行历史数据集,运用聚类分析对旅客群体细分;提出出行方案集生成方法,为旅客提供所有可行的出行方案。还包括对换乘方案提供可靠性评价。基于投票法和平均标准化互信息的聚类集成和结果筛选和基于改进Yen*算法求得换乘节点集合。本发明可以实际应用于对现有高铁客流的运营管理与改进工作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列车的开行方案也可以配合客流聚集特征进行调整,以降低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49119.3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运枢纽关键区域安全风险及承载能力自动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客运枢纽关键区域信息;步骤2:根据关键区域信息进行客流仿真模拟;步骤3:获取客流仿真模型中的数据;步骤4:判断当前区域内的空间服务水平;步骤4:计算关键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对关键区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步骤5:计算关键区域承载能力评估指标,对关键区域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评价结果准确、可以为客运枢纽站的客运服务组织优化提供依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9105.1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Q30/02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旅客出行行为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地区经济数据和该地区的客票数据;步骤2:剔除客票数据中的不合理数据;步骤3:将地区经济数据和客票数据融合为一个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步骤4:对数据集进行多次聚类,获得备选聚类子集;步骤5:对备选聚类子集进行聚类集成,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步骤6:根据最终筛选出的聚类结果完成对旅客出行行为的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具客观性、行为分析更加细化、实现速度更快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