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新型智能电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7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1563.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杰 赵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新型智能电机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机的两相旋转坐标系电流信号与转动角速度信号;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法,基于电流信号与转动角速度信号,以及噪声协方差矩阵、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辨识电机的定子电阻、电感和磁链;其中噪声协方差矩阵、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基于改进的人工水母搜索算法整定;基于电机的定子电阻、电感和磁链得到电机参数模型,基于电机参数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对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电机控制收敛速度、减少陷入局部最优,得到准确的电机模型等优点。

    一种广谱抗菌的局部麻醉聚离子液体微针贴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1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91338.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杰 张体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抗菌的局部麻醉聚离子液体微针贴片及方法,微针为椎体,包括针尖部分和针背部分,针尖部分包括以下组分:麻醉药物和低分子量水溶性生物大分子;针背部分包括以下组分:聚离子液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本发明微针贴片相对于传统的静脉注射具有无痛麻醉,细菌感染率低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简单,有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拓宽了微针贴片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同时为临床局部麻醉提供了除静脉注射另一种解决方案,推动微针贴片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一种温度响应性的立构复合聚乳酸共聚物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06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42916.7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响应性的立构复合聚乳酸共聚物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将左旋与右旋聚乳酸分别溴化,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获得温度响应性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再进行立构复合,并包载药物,形成疏水性的立构复合聚乳酸为核,亲水链的温度响应性聚合物为壳层的纳米载药胶束。这种纳米载药胶束具有核心结构致密、药物释放缓慢和对温度具有响应性等优点,有利于提高药物载体的稳定性,并能有效控制药物的释放。

    一种栓塞用PLGA/白芨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76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7732.0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塞用PLGA/白芨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PLGA的有机溶液与白芨多糖的水溶液在超声条件下混合之后,向得到的乳液中加入乙二胺水溶液继续超声混合以交联白芨多糖,将得到的油包水混合乳液分散于PVA水溶液中,搅拌乳化10-14小时,有机溶剂挥发,白芨多糖交联,微球固化,水洗抽滤之后得到PLGA/白芨复合微球。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能制备出50~1000μm之间不同粒径的复合微球,球形规整,是一种适宜于栓塞及药物缓释用的新型微球制剂。

    一种新型磁性载5-氟尿嘧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702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84089.4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磁性载5-氟尿嘧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磁性纳米颗粒加入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溶液中,5-氟尿嘧啶溶于二甲基亚砜,将5-Fu的DMSO溶液加入到PLGA的溶液中,超声处理得到油包油O/O乳液。再将其加入到用5-Fu饱和的PVA的水溶液中,搅拌使溶剂挥发,微球固化,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即得磁性载5-Fu的PLGA微球。所得载药微球粒径较均匀,粒径为100-500μm。微球的载药量较高,可达10%。可通过调节PLGA中LA与GA二者的比例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由于磁性纳米颗粒的引入,在体外磁场的控制下,可使载药微球集中在肿瘤区域,提高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使肿瘤细胞快速凋亡,同时也将肿瘤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降到最低。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可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聚乳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416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7083.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多元醇或多元胺先与聚乳酸在130-180℃熔融反应2-15小时,随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在130-180℃下反应30-300min,得到粗产品,再经过沉淀法纯化后得到聚乳酸基共聚酯,所得共聚酯具有高弹性,高韧性和高耐热性,重均分子量在100000~200000;应用: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纺织、家具、室内装饰、皮革、造纸、包装、机械、建筑等众多领域。本发明简单经济,原料丰富易得,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得的聚乳酸基共聚酯可以生物降解、韧性高、绿色环保,并且组分原料回收方便,应用广泛。

    一种壳聚糖为主链的双敏感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0568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053340.X

    申请日:2009-06-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聚糖为主链的双敏感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利用壳聚糖主链中的羟基或氨基与含溴类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将羟基或氨基转化为溴基团,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对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形成温度与pH值双敏感性聚合物,最终得到壳聚糖为主链的双敏感性接枝共聚物。本发明的壳聚糖为主链的双敏感性接枝共聚物,同时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温度敏感性以及pH值敏感性,并可以在水中自组装为稳定纳米胶束,因此在药物控制释放载体、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智能开关、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原料均可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纤维素酶解产糖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441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08782.X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袁华 张艳娟 任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纤维素酶解产糖率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不同种类离子液体对不同来源的天然木质素进行预处理来提高其酶解产糖率。首先利用离子液体对天然木质素在一定温度及充分搅拌的情况下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再生纤维素从混合液中提取出来,并加以干燥。以再生纤维素为底物,在一定的温度、pH及浓度下,加入可以将其分解成还原糖的纤维素酶,最后生成为葡萄糖为主要含量的糖液。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木质素的产糖率,有效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及反应效率,使反应终期糖液达到可发酵水平,简化了整个工艺过程。

    一种生物全降解环保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038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035583.6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生物全降解环保型热熔胶的方法。通过玉米淀粉改性和共混挤出的加工工艺,制造出生物全降解环保型热熔胶,具体步骤如下:将玉米淀粉与增塑剂、阻隔剂、增强剂、润滑剂、填料按比例配合加入搅拌机内,在50~80℃温度下,1000~3000rpm进行搅拌,制备出改性淀粉。再将改性淀粉、生物可降解聚酯、增黏剂、黏度调节剂、增塑剂、抗氧化剂、填料混合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挤出,挤出机温度为100~180℃,螺杆转数40~200rpm。改性淀粉为40~60%,生物可降解聚酯为0~30%,增黏剂为20~30%,黏度调节剂为5~10%,增塑剂为0~10%,抗氧化剂为0.5~1%,填料为0~10%。本发明得到的热熔胶相容性良好,产物均一,具有成本低、初粘强度好并且生物全降解的优点,可广泛用于纸盒、书籍无线装订、无纺布制作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