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88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62287.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包括转向模式判断模块、操纵意图解析模块、横纵向运动协调模块,转向模式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信息,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满足期望转向模式需求,若不满足设为默认四轮转向模式,操纵意图解析模块,结合当前车辆转向模式特点,根据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驾驶员操纵输入和期望运动状态的关系,实现操纵意图决策类人化。本发明基于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各自的驾驶员操作和侧向期望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控制器的设计提供有理论依据的期望值,并且该期望值符合类人化需求,实现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车辆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19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21925.2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型车辆编队的制动集成控制方法,方法分为信号感知层、决策控制层和命令执行层;根据车辆在编队中的位置设计传感器类型和制动形式,在空气阻力非线性变化条件下由前车和尾车传感器测得精确车辆载荷,实时估计中间车辆载荷得到更精确结果;警报系统分为车辆故障报警系统和编队插车报警系统;根据编队运行多模式识别结果,车载摄像头调整角度实现不同识别功能;针对编队车辆总量奇偶变化对制动集成控制策略进行改变;可升降浮桥制动改变前束角度获得相应制动力并进行防爆胎控制;电涡流缓速器制动中带有扇叶设计;根据行驶模式和故障类型采取相应容错控制和模式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2720.8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式驾驶模拟器的视景系统运动跟随校正方法,运动平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运动平台当前时刻的位置、姿态信息;校正参数计算模块根据运动平台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时刻的运动平台位置、姿态以及视景系统的各个截取通道参数,计算出每个截取通道相对于观察点的相对运动量,图像渲染引擎模块根据上述相对运动量,在计算每一帧需要输出的图像内容时,直接修改进行透视变换的截取通道相对于观察点的位置、欧拉角,使得输出显示的图像内容能够跟随运动平台的运动过程。本发明使得采用开放式布置方案的驾驶模拟器的视景系统能够跟随运动平台的运动过程,从而使驾驶员的视觉与体感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6454.5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转向盘运动状态的期望转向运动强度解析方法,通过对转向盘力矩的转动惯量以及阻尼等进行动态补偿,接着利用补偿后的转向意图力矩以及构建得到的映射模型完成驾驶员期望的转向运动强度的解析。该方法有效消除了迟滞效应所带来的影响,避免转向盘力矩不能准确描述当前驾驶员所期望的转向运动强度的问题,这将为实现高品质转向运动以及定制个性化转向体验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2287.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包括转向模式判断模块、操纵意图解析模块、横纵向运动协调模块,转向模式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信息,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满足期望转向模式需求,若不满足设为默认四轮转向模式,操纵意图解析模块,结合当前车辆转向模式特点,根据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驾驶员操纵输入和期望运动状态的关系,实现操纵意图决策类人化。本发明基于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各自的驾驶员操作和侧向期望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控制器的设计提供有理论依据的期望值,并且该期望值符合类人化需求,实现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车辆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2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710205100.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多自由度新型救护汽车控制的复合操纵杆装置。复合操纵杆装置取代了传统汽车的转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和档位,安装于驾驶员左手侧的操纵杆用于汽车的多模式转向,多自由度馈能悬架系统控制,安装于驾驶员右手侧的操纵杆用于汽车的多模式驱动,馈能制动控制。多模式转向可以提高救护汽车在中低速城市拥挤路况的机动性,实现在各个方向的快速自由移动,多模式驱动为汽车增加了驱动和转向容错功能,多自由度馈能悬架系统可以保持车身始终相对水平,使运送的病人具有足够的舒适性,转向、悬架、加速和制动均可将经过处理后的精确路感反馈给复合操纵杆装置,提高了汽车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61632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11189.0
申请日:2004-11-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送料装置,特别是一种浮动式压电振动螺旋送料装置,它包括内侧具有螺旋滑道的料盘、由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弹性元件和联接压电陶瓷片的交流电源组成的振动装置、底座,所述料盘的下端通过三棱支柱固连一圆形支撑板,三个所述的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弹性元件分别通过小支撑板呈叶翅式的设置在三棱支柱的三个侧面上,并与垂直面成一定角度;在所述的底座上固设一具有U形槽的底盘,在其U形槽中放置滚珠,圆形支撑板坐置在滚珠上,固设在底盘上的两个限位螺钉分别插置于圆形支撑板上的两个限位孔中。本装置的弹性元件不再承受料盘和物料的重量,从而提高了弹性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并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85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1179668.2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操纵杆控制的全线控四轮转向转角测量系统。该转角测量系统使用的转角传感器是一种无导线连接的、无接触的传感器,利用光学介质进行角度检测,不受温度、磁场的影响。这一转角测量系统结构简单,容易集成,可实现与操纵杆控制的全线控四轮转向的操纵杆、车轮总成的有效匹配,操纵杆匹配有一个转角测量系统,四个车轮总成匹配有四个转角测量系统。转角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高,信号传输时间迟滞小,可对车轮角度进行初始位置校正和电子限位,多重转向容错能力提高了车辆安全性,变量程变精度测量使其节约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2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05100.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多自由度新型救护汽车控制的复合操纵杆装置。复合操纵杆装置取代了传统汽车的转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和档位,安装于驾驶员左手侧的操纵杆用于汽车的多模式转向,多自由度馈能悬架系统控制,安装于驾驶员右手侧的操纵杆用于汽车的多模式驱动,馈能制动控制。多模式转向可以提高救护汽车在中低速城市拥挤路况的机动性,实现在各个方向的快速自由移动,多模式驱动为汽车增加了驱动和转向容错功能,多自由度馈能悬架系统可以保持车身始终相对水平,使运送的病人具有足够的舒适性,转向、悬架、加速和制动均可将经过处理后的精确路感反馈给复合操纵杆装置,提高了汽车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79668.2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操纵杆控制的全线控四轮转向转角测量系统。该转角测量系统使用的转角传感器是一种无导线连接的、无接触的传感器,利用光学介质进行角度检测,不受温度、磁场的影响。这一转角测量系统结构简单,容易集成,可实现与操纵杆控制的全线控四轮转向的操纵杆、车轮总成的有效匹配,操纵杆匹配有一个转角测量系统,四个车轮总成匹配有四个转角测量系统。转角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高,信号传输时间迟滞小,可对车轮角度进行初始位置校正和电子限位,多重转向容错能力提高了车辆安全性,变量程变精度测量使其节约了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