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7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63833.3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3/00 ,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18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20/121 , A23K20/174 , A23K20/147 , A23K20/195 , A23K20/105 , A23K20/158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斜纹夜蛾繁育草地贪夜蛾优势天敌甲腹茧蜂的方法,明确了甲腹茧蜂C.bifoveolatus的生物学习性和其寄生特点,提供一种利用斜纹夜蛾卵作为寄主人工繁育甲腹茧蜂的新技术方法,甲腹茧蜂可以大量繁育和释放,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的田间寄生率,控制其种群数量,减轻危害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293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103951.X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鞘豆叶甲驱避剂,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同时还公开了该驱避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由(Z)‑2‑己烯‑1‑醛、己醛、β‑蒎烯、α‑蒎烯、月桂烯、正己烷、吐温80等组成;本发明组分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978715.9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收集与保育麦蛾柔茧蜂装置,包括收集仓、收集瓶、繁育瓶及支架,其中,收集仓为可开启的筒状机构,收集仓的底部设有喇叭口状的收集罩,收集罩内衬有一层纱网;收集仓的上部设有光源及拉环;收集瓶镶嵌在收集仓内;收集瓶的底部设有底盖,收集时将底盖取下;收集瓶顶部设有瓶口,与收集仓内的光源位置对应;光源的光经过收集仓中的收集瓶后再通过收集罩进入外环境。本发明利用麦蛾柔茧蜂的正趋光性进行蜂种收集,简化了收集工作中的人力投入;通过控制光源方位引导麦蛾柔茧蜂自行进入和离开繁育瓶,降低了外力对寄主和寄生蜂的干扰,有助于提高繁育成功率;通过统一设计收集与繁育装置,使装置间匹配程度提高,能够有效减少麦蛾柔茧蜂逃逸机会,也有助于推进麦蛾柔茧蜂生防产品研发的标准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7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8381.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及制备方法,对锯谷盗具有显著地驱避效果,避免了使用常规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等农药带来的危害。本发明组分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粮食、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50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138981.7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羽化装置内的米蛾饲养盘纵向排列,令其羽化出蛾;在收集成虫前,通入CO2气体3-5分钟,使米蛾成虫短时间内窒息昏迷,并自动坠落于箱体底部集蛾器中,然后集中收起放入产卵笼,1分钟后成虫便可苏醒过来,直至羽化结束后,再将米蛾饲养盘从箱式羽化装置中取出,该批次成蛾收集结束。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收集方式中收蛾效率低,操作复杂,损伤成虫等不利因素,并可实现大批量的成蛾收集,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74423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051645.2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柞蚕蛾粉的加工工艺,将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的原材料柞蚕蛾人工分成雄柞蚕蛾和雌柞蚕蛾,分别去翅,将雌柞蚕蛾用绞肉机破腹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1∶2的水浸泡并且搅拌,然后过筛,筛孔孔径为3×3mm,使卵粒能滤过筛孔,而蚕蛾其它部位体积较大,留在筛中,收集去卵后的雌柞蚕蛾残渣;将收集的雌蛾残渣和雄柞蚕蛾分别在40-60℃下烘干,粉碎成200-400目粉末,含水量低于8%;此方法在不破损蚕蛾卵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的蚕蛾废渣加工成蚕蛾粉,可作为生产赤眼蜂的副产品,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变废为宝。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00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63780.8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大豆食心虫干扰驱避剂,同时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叶醇、乙酸叶醇酯、正戊酸顺-3-己烯酯、(E)-丁酸-3-己烯酯、罗勒烯、(Z)-丙酸-3-己烯酯、α-法呢烯、茉莉酸甲酯及正己烷或二甲苯等制成的,干扰驱避剂组分合理,是绿色环保的生物类干扰驱避剂,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89677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97205.2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2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香菇菌糠的黄粉虫饲料,包括分开的干饲料、青饲料、多汁饲料,干饲料为香菇菌糠的破碎物与麦麸按质量比3∶7~5∶5配比的混合物,青饲料为菜叶,多汁饲料为瓜果皮,青饲料、多汁饲料的含水量均为50~80%;同时公开了用这种饲料繁育黄粉虫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1、利用香菇菌糠、菜场垃圾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备饲料饲喂繁育黄粉虫,黄粉虫发育情况良好,同时丰富了黄粉虫处理废弃物的种类;2、与平菇菌糠等其它种类的菌糠相比,香菇菌糠作为饲料原料更有利于黄粉虫初孵化幼虫的存活;3、降低了饲料成本,麦麸中混入的印度谷螟等鳞翅目昆虫数量也随之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7926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13801.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2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雪莲果为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的方法,涉及一种繁育丽蚜小蜂的新方法,以雪莲果为中间寄主植物,以温室白粉虱为寄主,进行丽蚜小蜂的工厂化大量繁育:(1)健康雪莲果植物的培育;(2)温室白粉虱种虫繁育;(3)温室白粉虱寄主若虫大量繁育;(4)丽蚜小蜂种蜂生产;(5)丽蚜小蜂大量繁育。本发明以雪莲果为中间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缩短了温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繁育周期,进一步提高了丽蚜小蜂大量繁育的品质,对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有积极地意义。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繁育周期,进一步提高了丽蚜小蜂大量繁育的品质,对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有积极地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8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45652.3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柞蚕卵为寄主混合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方法,在利用柞蚕卵大量繁育赤眼蜂的过程中,将小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以不低于4:1的比例,并控制蜂卵比不低于5:1的比例同时混合接入柞蚕卵,可以实现利用柞蚕卵同时成功大量繁育二种赤眼蜂的目的。本发明为尝试开发基于柞蚕卵的“一卵多蜂”系列产品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开创基于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赤眼蜂繁育与利用新模式,极大推动除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以外优势赤眼蜂种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