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全天候诱杀双斑萤叶甲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83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442152.7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间全天候诱杀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顶盖、悬挂环、引诱篮、诱杀桶、进虫口和底盖,顶盖、诱杀桶、进虫口和底盖由下至上依次可拆卸连接,能闭合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杀虫空间,在引诱篮中放置的引诱物(玉米花丝)吸引双斑萤叶甲从进虫口进入诱杀桶,在诱杀桶中灌注糖醋诱杀液,使昆虫进入诱杀桶后不会逃脱。本发明,利用双斑萤叶甲对黄色与玉米花丝的趋性对其进行诱杀,本发明安装与日常维护方便,节约田间的杀虫成本,可避免化学药剂的危害,且本发明适应田间各种环境,还能兼防对糖醋液有趋性的其它害虫。

    大豆食心虫干扰驱避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2003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163780.8

    申请日:201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大豆食心虫干扰驱避剂,同时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叶醇、乙酸叶醇酯、正戊酸顺-3-己烯酯、(E)-丁酸-3-己烯酯、罗勒烯、(Z)-丙酸-3-己烯酯、α-法呢烯、茉莉酸甲酯及正己烷或二甲苯等制成的,干扰驱避剂组分合理,是绿色环保的生物类干扰驱避剂,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大豆食心虫干扰驱避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200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63780.8

    申请日:201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大豆食心虫干扰驱避剂,同时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叶醇、乙酸叶醇酯、正戊酸顺-3-己烯酯、(E)-丁酸-3-己烯酯、罗勒烯、(Z)-丙酸-3-己烯酯、α-法呢烯、茉莉酸甲酯及正己烷或二甲苯等制成的,干扰驱避剂组分合理,是绿色环保的生物类干扰驱避剂,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便于饲养和取卵的夜蛾成虫繁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949051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505381.8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饲养和取卵的夜蛾成虫繁殖装置,包括饲养笼笼体,饲养笼笼体由前侧板、后侧板,上盖板、下底板及可拆卸的左右侧板组成,上盖板和下底板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内侧连接,且对应形成供左右侧板活动插入的插槽,前侧板上铰接设置有便于旋转开关的塑料门,左右侧板的内侧均粘贴设置有产卵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网板状的后侧板以及网孔区,确保笼体内空气流通,成虫活动自如,充分交配;椭圆形通孔的设置,便于及时补充营养,提高繁殖力;方便拆卸的产卵侧板,便于收卵和调查。该装置可有效提高成虫的繁殖效率、卵成活率和产卵规律调查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保证了夜蛾类昆虫发生规律相关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种用于草地贪夜蛾饲养和繁育的养虫盒

    公开(公告)号:CN22194905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505384.1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草地贪夜蛾饲养和繁育的养虫盒,包括具有一容纳腔体的盒体及盖体,容纳腔体内按规律排列固定有多个饲养小室,且饲养小室的上边缘高出盒体上边缘,饲养小室呈圆柱形且具有球面底;盖体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饲养小室配合使用的小室盖,所述小室盖的表面为尼龙网纱面,小室盖的内径与饲养小室的外径相吻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设置的饲养小室及小室盖,可有效避免幼虫互残现象的发生,同时小室盖表面尼龙网纱的设置,实现空气的流通,避免幼虫饲料因湿度过大而发霉变质,降低幼虫死亡率,提高化蛹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