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4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14178.7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以烟草番茄双寄主模式高效繁育番茄潜叶蛾的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烟草植株为初级寄主,为番茄潜叶蛾提供产卵场所;待番茄潜叶蛾产卵后,将带有虫卵的烟草植株分离,待虫卵孵化至幼虫后,以番茄植株作为次级寄主替换烟草植株,供所述幼虫生长;待所述番茄植株的损伤率达到80%,以新的番茄植株替换出部分番茄植株;替换出的部分番茄植株用于所述幼虫继续发育,最终获得羽化后的番茄潜叶蛾。本发明繁育的番茄潜叶蛾幼虫数量相较于单一番茄植株繁育的数量更多,幼虫发育阶段更短、成虫羽化率更高,产卵量更大。为进一步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番茄潜叶蛾的治理和研究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14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179884.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米蛾成虫自动收集设备,包括:输送架、可开启的密封门、四周纱网密封的饲养箱、有密封门的二氧化碳充气室、往返输送架和二氧化碳充气室的滑动托板、可开启饲养箱密封门的升降装置、可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和电磁阀、可将米蛾送至收集笼的振动传输装置;整个米蛾收集是在密闭的箱体中完成,避免米蛾鳞片和二氧化碳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安全性好;米蛾收集时,打开机器开关后,只需人工将米蛾饲养箱推入二氧化碳充气室,收集过程全程自动,米蛾昏迷自动掉落,减小对米蛾本体的伤害;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一台机器就可以满足目前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05607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040299.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雪灯蛾卵做寄主繁育赤眼蜂的方法,公开了新的适用于多种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昆虫卵,与现有的繁蜂技术相比,具有繁育种类多、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点。本发明方法饲养简便,人工饲料可以饲养;繁殖力高,单蛾产卵量在600‑1000粒左右;卵粒大,卵直径在0.7mm左右,单个卵可繁育赤眼蜂3‑4头;世代周期短,从卵到成虫需50天左右;卵块大且容易分离,卵呈单粒块产,容易收集;卵壳较厚,方便接蜂、包装及运输以及赤眼蜂寄生后活性极强等多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268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313801.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2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雪莲果为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的方法,涉及一种繁育丽蚜小蜂的新方法,以雪莲果为中间寄主植物,以温室白粉虱为寄主,进行丽蚜小蜂的工厂化大量繁育:(1)健康雪莲果植物的培育;(2)温室白粉虱种虫繁育;(3)温室白粉虱寄主若虫大量繁育;(4)丽蚜小蜂种蜂生产;(5)丽蚜小蜂大量繁育。本发明以雪莲果为中间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缩短了温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繁育周期,进一步提高了丽蚜小蜂大量繁育的品质,对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有积极地意义。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繁育周期,进一步提高了丽蚜小蜂大量繁育的品质,对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有积极地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69635.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B65B57/20 , B65B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赤眼蜂水田放蜂器的自动化包装机,包括下盖震动盘模块、下盖传输机模块、物料周转模块、上盖震动盘模块等;下、上盖振动盘模块机械振动,使放蜂器上盖、下盖有序向下盖传输机模块滑动,下盖落入传输皮带上;物料周转模块包括下盖抓取组件、回转盘组件、赤眼蜂寄生卵灌装组件、放蜂器压合组件、放蜂器筛选组件;回转盘组件包括回转盘;回转盘上的圆孔依次对应赤眼蜂寄生卵灌装组件、放蜂器压合组件、放蜂器筛选组件;当回转盘组件上放蜂器停留在放蜂器筛选组件位置时,顶块位于放蜂器下侧;顶块上行将放蜂器顶离回转盘。包装过程机械全自动进行;每分钟可完成25个放蜂器的组装,可满足工厂化生产中赤眼蜂的包装,大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1037.3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卵为寄主人工驯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方法,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玉米螟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玉米螟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玉米螟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玉米螟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玉米螟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玉米螟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1036.9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大豆食心虫防治的黏虫赤眼蜂驯化繁育方法及防治应用,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黏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黏虫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黏虫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黏虫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黏虫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黏虫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本发明方法繁育出的黏虫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具有更高的寄生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豆食心虫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805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40299.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雪灯蛾卵做寄主繁育赤眼蜂的方法,公开了新的适用于多种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昆虫卵,与现有的繁蜂技术相比,具有繁育种类多、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点。本发明方法饲养简便,人工饲料可以饲养;繁殖力高,单蛾产卵量在600‑1000粒左右;卵粒大,卵直径在0.7mm左右,单个卵可繁育赤眼蜂3‑4头;世代周期短,从卵到成虫需50天左右;卵块大且容易分离,卵呈单粒块产,容易收集;卵壳较厚,方便接蜂、包装及运输以及赤眼蜂寄生后活性极强等多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80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145652.3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柞蚕卵为寄主混合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方法,在利用柞蚕卵大量繁育赤眼蜂的过程中,将小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以不低于4:1的比例,并控制蜂卵比不低于5:1的比例同时混合接入柞蚕卵,可以实现利用柞蚕卵同时成功大量繁育二种赤眼蜂的目的。本发明为尝试开发基于柞蚕卵的“一卵多蜂”系列产品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开创基于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赤眼蜂繁育与利用新模式,极大推动除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以外优势赤眼蜂种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210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91160.2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柞蚕蛹生产天敌昆虫宿主卵的方法,该方法突破了柞蚕蛹发蛾的技术难点,通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解决了羽化率降低的问题,设计了发育架、发育盘及展翅网,解决了柞蚕蛾展翅问题,该方法可以应对因柞蚕茧短缺造成的材料价格上涨问题,还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投入和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利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天敌昆虫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