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卵为寄主人工驯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1181037.3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卵为寄主人工驯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方法,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玉米螟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玉米螟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玉米螟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玉米螟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玉米螟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玉米螟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

    适于大豆食心虫防治的黏虫赤眼蜂驯化繁育方法及防治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181036.9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大豆食心虫防治的黏虫赤眼蜂驯化繁育方法及防治应用,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黏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黏虫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黏虫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黏虫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黏虫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黏虫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本发明方法繁育出的黏虫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具有更高的寄生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豆食心虫的生物防治。

    一种降低白雪灯蛾卵表光滑度提高赤眼蜂寄生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6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21957.3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白雪灯蛾卵表光滑度提高赤眼蜂寄生效率的方法,同时公开了降低白雪灯蛾卵表光滑度的颗粒混合溶液;本发明方法通过喷涂的方式施于灯蛾卵表;该方法提高了白雪灯蛾卵表的摩擦力,有效解决赤眼蜂在灯蛾卵上三对足频繁打滑,难以抓握寄主卵的难题;此方法简单易操作,显著提高蜂种的寄生效率,大大降低赤眼蜂的繁育成本,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柞蚕卵为寄主人工驯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1037.3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卵为寄主人工驯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方法,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玉米螟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玉米螟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玉米螟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玉米螟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玉米螟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玉米螟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玉米螟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

    适于大豆食心虫防治的黏虫赤眼蜂驯化繁育方法及防治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69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1036.9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大豆食心虫防治的黏虫赤眼蜂驯化繁育方法及防治应用,通过松毛虫赤眼蜂与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实施黏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适应性驯化,松毛虫赤眼蜂可咬破柞蚕卵壳形成出蜂孔,使得更多的黏虫赤眼蜂个体得以出蜂并继续在柞蚕卵上产下后代,黏虫赤眼蜂能够保持数量较为稳定的种群,使得多代持续驯化得以实现,逐步优选获得对柞蚕卵具有更高适应性的黏虫赤眼蜂品系,进而实现黏虫赤眼蜂在柞蚕卵上的独立、连续繁育,为柞蚕卵规模化繁育黏虫赤眼蜂奠定了技术基础。本发明方法繁育出的黏虫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具有更高的寄生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豆食心虫的生物防治。

    一种用于玉米螟人工养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0586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063374.4

    申请日:2022-05-06

    Inventor: 侯洋旸 王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玉米螟人工养殖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养殖槽、拉手、分隔栏、防护刷、加湿器、加湿孔和加水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养殖板、分隔栏和防护刷,当人员需要照看玉米螟时,人员可以通过拉手拉出养殖板,从而直接查看分隔栏中的玉米螟幼虫和蛹的情况,针对情况可在分隔栏,分割出的“井字”格中给玉米螟投放食物,玉米螟长成成虫后具备飞行能力,此时抽出养殖板,防护刷可以将玉米螟的成虫刷入箱体内,此时可以观测养殖板的内部情况,可在分隔栏内添加饲料,或对喂水条进行加水,由此可以方便养殖人员对幼虫和蛹进行直接照顾,并防止玉米螟成虫的飞出。

    一种可保持干燥的斜纹夜蛾繁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0904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219911.X

    申请日:2022-05-20

    Inventor: 侯洋旸 王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持干燥的斜纹夜蛾繁殖装置,包括饲养箱,饲养箱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均安装有加热板,加热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饲养箱的一侧均分层设置有养殖层。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养殖层和保温垫,工作人员手动拉动把手,使得利用养殖层的移动轮经人员的拉力滚动,从而将养殖层拉出,斜纹夜蛾养殖于本斜纹夜蛾繁殖装置的养殖层,养殖层的内部设有保温垫,使得斜纹夜蛾的不会处于湿冷的状态导致存活率不高的问题,本斜纹夜蛾繁殖装置内部的养殖层分四层,使得本斜纹夜蛾繁殖装置不占养殖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且使得繁殖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一种玉米螟赤眼峰的可调节释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0920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149405.8

    申请日:2022-05-13

    Inventor: 侯洋旸 王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螟赤眼峰的可调节释放装置,包括蜂盒主体、调节环和固定块,蜂盒主体的底部安装有蜂盒底座,蜂盒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壁,内壁的外表面套接有调节环,调节环的直径大小大于内壁的直径大小,内壁的表面均开设有出蜂口。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调节环、内壁和出蜂口,使用人员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将内部的赤眼蜂进行放出时,即可将调节环表面的出蜂口与内壁的出蜂口进行匹配,随后可通过转动调节环对出蜂量进行控制,当需要释放大量的赤眼蜂时,即可将出蜂口全部进行匹配,随后赤眼蜂从各个出蜂口进行飞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实际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