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605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763415.9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杏鲍菇复合群EST‑SSR分子标记特异引物体系,它是采用5对分子标记特异引物,在检测过程中同时使用,在30个杏鲍菇复合群菌种中有多态性,在30个杏鲍菇复合群中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侧耳属白灵菇、杏鲍菇和阿魏菇的分类常识相吻合,是稳定存在的新标记,可以直接将本发明所提供的5对引物对应用于更多杏鲍菇复合群上,进行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5对分子标记特异引物均来自于杏鲍菇复合群发育相关基因EST序列,为克隆杏鲍菇复合群发育相关基因、基因序列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大大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研究效率,对食用菌分子标记选择育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1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2602.9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北京九宇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吉林农业大学 , 台湾海博特股份有限公司 , 李玉 , 李长田 , 张简庆宾 , 洪大伟
IPC: C05F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 C05F17/02 , C05F17/0063 , C05F17/0072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发酵装置,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控制箱出风口与发酵罐入风口连通,控制箱回风口与发酵罐另一排风口连通,控制箱的蒸汽口通过与发酵罐蒸汽接头连通,在控制箱顶端设置通风口,在第一风扇的下方设置单向阀门,在控制箱中设置控制安装各种控制器件,并与设置在控制箱外侧表面的控制操作区域按键对应连接;在发酵罐设置压力表和控制阀,发酵罐罐体中央通过平衡支撑架的连接轴与平衡支撑架相连;在发酵罐罐体的一侧设置罐体舱门,在发酵罐罐体的另一侧设置马达,在发酵罐罐体内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与马达相连;在发酵罐内且在搅拌组件下方设置网状底板。有益效果是:以使发酵装置底部的发酵菌不会因高温而被杀死,进而提升单次生产发酵过程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发酵效率和质量,增加了发酵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05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3415.9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杏鲍菇复合群EST-SSR分子标记特异引物体系,它是采用5对分子标记特异引物,在检测过程中同时使用,在30个杏鲍菇复合群菌种中有多态性,在30个杏鲍菇复合群中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侧耳属白灵菇、杏鲍菇和阿魏菇的分类常识相吻合,是稳定存在的新标记,可以直接将本发明所提供的5对引物对应用于更多杏鲍菇复合群上,进行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5对分子标记特异引物均来自于杏鲍菇复合群发育相关基因EST序列,为克隆杏鲍菇复合群发育相关基因、基因序列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大大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研究效率,对食用菌分子标记选择育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3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5874.6
申请日:2015-02-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温诱导型启动子序列PCP1,是平菇中新发现的与低温胁迫相关诱导型启动子。经实验表明,将构建好的带有平菇低温诱导型启动子和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在低温胁迫下,GFP基因能够表达,而未低温胁迫时候GFP基因不能表达,本发明的基因来源于食用菌,具有适合于食用菌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食用菌的榆黄蘑、杏鲍菇、白灵菇等。培养转基因植物及食用菌品种中,低温胁迫性选择标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467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135776.5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锌指蛋白基因STF-2,是大豆中新发现的与干旱相关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实验表明,STF-2编码的蛋白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该基因过量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旱性,具有提高植物综合耐逆性的功能,本发明的基因来源于大豆,具有适合于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大豆、烟草、棉花等,此外也适合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54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3285.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锌指蛋白基因SCTF-1,是大豆中新发现的与低温相关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实验表明,SCTF-1编码的蛋白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该基因过量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冷性,具有提高植物综合耐逆性的功能,本发明的基因来源于大豆,具有适合于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大豆、烟草、棉花等,此外也适合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479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09404.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子菇栽培基质,按质量配比计数,包括以下组分:主料70~80份;辅料20~30份;轻质碳酸钙0.5~5份;石膏0.5~5份;一种滑子菇栽培方法,它包括:1)按所述一种滑子菇栽培基质的组分,称量各原料,主料粉碎、过筛,将辅料、轻质碳酸钙与石膏混合,再与过筛后的主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2)灭菌,冷却降温,装袋,得到滑子菇培养基;3)接入菌种,在23~26℃下培养至长出原基,划袋,转入出菇室培养,栽培至采收,出菇室温度为13~18℃,湿度93%~96%,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600ppm,光照强度为180~250 lx,每日光照10~15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0777940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710877540.1
申请日:2017-09-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树花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及其液体发酵菌种制作方法,属于一种食药用菌及其液体发酵菌种制作方法。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4354,保藏日期2017年07月19日。本发明灰树花新品种较耐低温,栽培周期短,生物学转化率可达40%;网格架设施化栽培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避免传统覆土栽培模式费时费工的栽培模式,可以半自动化栽培,适宜东北和华北地区设施栽培。该品种灰树花液体发酵菌种制作技术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发菌迅速、纯度高、污染少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286779.7
申请日:2019-12-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木耳组织分离方法,它包括上:01.)3-收0.集6cm木2耳的组,除织杂,,用在头5孢5~曲65松℃钠下酒干精燥溶,得液到浸干泡耳3~;52m)i取n,干3)耳在22~28℃下避光培养3~4天,挑取菌丝尖端接种于PDA培养基;本发明有益效果:1)相较低温烘干(30℃及以下)及自然晒干节约了时间,并降低了由于非实验室环境而引起的污染率,提高了收集的野生木耳资源的成活率;2)操作过程仅以单一抗生素酒精溶液浸泡处理,且没有使用升汞等药品,操作无害且高效;3)本组织分离方法,接种第3天即可观察到菌丝萌发现象,再次纯化即可获得纯菌种;4)适用于目前广泛栽培的黑木耳、毛木耳,以及其他具有食药用价值的木耳类大型真菌。
-
公开(公告)号:CN110432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82439.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栽培基质,按质量配比包括:木屑30~60份,玉米芯10~40份、玉米秸秆粉10~40份、麦麸18份、轻质碳酸钙0.1~1份、石膏0.1~1份、白糖0.1~1份;一种香菇栽培方法,它包括:1)装袋:称量各原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装袋;2)接种:灭菌,冷却降温,得到香菇培养基;将香菇栽培菌种接种于灭菌的栽培基质中培养;3)发菌及转色;4)出菇:转色完成后形成原基,脱袋,刺激出菇;5)子实体形成:在温度为18~30℃、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的条件下形成香菇子实体;用此方法得到的香菇,其生物学效率为63.59%;本发明减少资源消耗;可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调整配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