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
    2.
    发明公开
    半导体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7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8230.0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纳米结构沟道的堆叠件,位于衬底上方;栅极结构,环绕堆叠件;和源极/漏极区域,位于衬底上。源极/漏极区域包括:第一外延层,与沟道直接接触;和第二外延层,位于第一外延层上,第二外延层具有比第一外延层高的锗浓度。该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底部隔离结构,位于源极/漏极区域和衬底之间,底部隔离结构是与源极/漏极区域直接接触的介电层。

    测试设备、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0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51753.2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一种测试设备、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包含测试工具的插座用以提供测试信号。受测装置(DUT)板用以提供电气路由。集成电路(IC)晶粒安置在该插座与该DUT板之间。该些测试信号通过该DUT板电气地路由至该IC晶粒。该IC晶粒包括基板,多个晶体管形成在该基板中。第一结构含有多个第一金属化组件。第二结构含有多个第二金属化组件。该第一结构安置在该基板的第一侧之上。该第二结构安置在与该第一侧相反的该基板的第二侧之上。沟槽延伸穿过该DUT板且自该第二侧部分地延伸至该IC晶粒中。信号侦测工具用以侦测通过该IC晶粒产生的电气信号或光学信号。

    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585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49210.X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该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衬底、设置在衬底的第一侧上的器件层,在器件层的背侧具有故障检测区,器件层的背侧表面被配置为发射指示器件层中是否存在缺陷的信号,第一互连结构设置在器件层的前侧,以及第二互连结构设置在衬底的第二侧,第二互连结构具有无金属区,第一金属层与故障检测区对齐,第一金属层具有基本上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导线。第一和第二导线的分别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与故障检测区的第一和第二侧基本上对齐。

    晶片级测试方法和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880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910751987.3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晶片级测试方法和系统。本公开提供用于测试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提供上面形成有IC的晶片。通过使所述IC的电压在第一周期期间升高到第一电压电平来为所述IC供能。将应力信号施加到所述IC。在第一周期之后的第二周期期间,所述应力信号包含多个序列。所述序列中的每一者具有斜升阶段和斜降阶段。所述应力信号致使所述IC的所述电压在第二电压电平与第三电压电平之间变动。在施加所述应力信号之后,确定所述IC是否符合测试准则。

    晶片级测试方法和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8803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751987.3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晶片级测试方法和系统。本公开提供用于测试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提供上面形成有IC的晶片。通过使所述IC的电压在第一周期期间升高到第一电压电平来为所述IC供能。将应力信号施加到所述IC。在第一周期之后的第二周期期间,所述应力信号包含多个序列。所述序列中的每一者具有斜升阶段和斜降阶段。所述应力信号致使所述IC的所述电压在第二电压电平与第三电压电平之间变动。在施加所述应力信号之后,确定所述IC是否符合测试准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