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地下通道拓宽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98198.3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既有地下通道拓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划定新旧地下通道分界线;S2.在新旧地道分界线与新的地下通道设置边线内设置基坑支护并进行基坑开挖,开挖的过程中保留既有通道,破除新旧地道分界线处的旧的变形缝,使既有通道与既有地下通道主体分离;S3.整平基坑,将基坑底部整平形成滑道;S4.在基坑内设置顶推设备,将既有通道沿滑道顶推至新地下通道设置边线处;S5.在既有通道主体结构与顶推后的既有通道之间增加标准段,施工新的变形缝;S6.基坑回填,在标准段与既有地下通道主体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新的地下通道主体,基坑回填,移除临时挡墙和基坑支护。本发明可以最大化利用既有通道,降低施工成本,有效加快结构施工进度。

    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12919.5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包括相互呈反对称设置的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均包括承台、半拱圈、转换平台、纵梁、斜撑组合和若干桩基,承台固定在若干桩基上,半拱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台和转换平台上。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斜撑组合及转换平台固定连接,斜撑组合固定在所述承台上,第一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和第二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固定相连,半拱圈上设有梯步道。本发明取梁、拱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点,通过几何关系组合成一种新型反对称拱梁体系,并利用拱圈与地面衔接布置梯步道作为行人通道。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强、挠度小、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特点,且无赘余结构,线型优美,外形简约。

    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112919.5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包括相互呈反对称设置的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均包括承台、半拱圈、转换平台、纵梁、斜撑组合和若干桩基,承台固定在若干桩基上,半拱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台和转换平台上。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斜撑组合及转换平台固定连接,斜撑组合固定在所述承台上,第一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和第二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固定相连,半拱圈上设有梯步道。本发明取梁、拱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点,通过几何关系组合成一种新型反对称拱梁体系,并利用拱圈与地面衔接布置梯步道作为行人通道。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强、挠度小、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特点,且无赘余结构,线型优美,外形简约。

    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199324.3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始发基坑;S2.将管廊划分为始发基坑段、顶推段与接收基坑段;在始发基坑底部浇筑滑板,在滑板顶部现浇顶推段,并安装钢刃脚;浇筑套拱,并施打超前管棚;S3.在套拱范围内与超前管棚支护下朝现状构筑物方向顶进顶推段,并开挖钢刃脚范围内土体,将顶推段顶推到位。本发明能够在管廊与现状构筑物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套拱与超前管棚支护,并采用顶推工艺,使管廊穿越现状构筑物下方土体,以完成管廊在现状构筑物下方的布设,施工过程中可避免现状构筑物的破除与再恢复,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

    一种结合支座系统的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33112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1536423.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支座系统的限位装置,包括支座系统,挡板和紧固件;支座系统包括支座、支撑钢板和连接钢板;支座设置于桥墩的上表面,支撑钢板的下端与支座连接,支撑钢板的上端与连接钢板连接,连接钢板与桥梁梁体的下表面连接;挡板套于支座系统的外围,与桥墩上表面连接,并与支座系统之间具有间隔;挡板低于桥梁梁体的下表面;连接钢板和挡板上开设螺栓孔,紧固件通过螺栓孔连接支座系统和挡板,并可在螺栓孔内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支座系统和限位装置相结合,既能保证满足桥跨结构的变形要求,还能起到三向限位作用。

    一种与桥台结合的事故应急池

    公开(公告)号:CN220150491U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21393680.9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桥台结合的事故应急池,包括桥台的承台和应急池主体,所述承台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预埋有若干螺纹钢筋,所述应急池主体的前侧对称设置有桥台柱,所述应急池主体和桥台柱的底部设有波纹套管,各所述波纹套管上均设置有注浆孔,所述应急池主体和桥台柱位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波纹套管套设在所述螺纹钢筋上,所述应急池主体和桥台柱通过浇筑所述波纹套管而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的事故应急池设置桥台承台上,与桥台相结合,既作为事故应急池以快速接收桥面的污染液体,又作为桥台的背墙,从而充分利用桥台的空间和桥台结构受力,节约用地,且优化了桥台背墙受力。

    一种过路钢板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32760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056733.6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路钢板,包括板体,设置于板体顶端的第一降噪层及设置于板体底端的第二降噪层;所述板体的底端固定有若干加劲肋,若干所述加劲肋在板体的底端均匀分布;第二降噪层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周围或填充于各所述加劲肋之间的空槽内;所述第一降噪层及第二降噪层为橡胶层或隔音棉或吸音板。本实用新型在板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加劲肋,由此提高了板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当汽车行驶至过路钢板上方时,不易出现板体变形翘起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