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87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48654.1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10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调控紫外多波长MSM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外延于同一衬底上的两组完全应变超短周期超晶格结构完成紫外双波长的窄线宽探测,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双波段探测器件材料结构、生长过程及制备工艺,而且通过精确选择、高度集成,为多波长集成的彩色成像提供基础。本发明通过调控单周期超晶格的阱分子、垒分子层数,使二者达到共格界面附近力平衡状态并处于完全应变;设计生长两组完全应变的超短周期超晶格,可实现针对紫外光信号的双波长探测。本发明通过在外延衬底同一晶向生长不同阱垒比的多组超短周期超晶格,使多个带隙处于预设波长范围,可获得窄线宽的更多波长紫外探测,从而为集成多波长的彩色成像探测提供前提。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1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81740.8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巨量转移的三色Micro/Nano LED阵列及其制作方法,在n型GaN基底上通过图形化光刻、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等技术,形成包含极性面和半极性面的六边形微纳米孔阵结构,再经二次外延同时形成发光波长分别为580~680nm、480~580nm及380~480nm的红绿蓝光多量子阱结构及p型层,利用光刻、刻蚀、镀膜等工艺制作出晶圆级的三色Micro/Nano LED阵列,该阵列的所有单个重复单元内包含三颗同轴嵌套六边形结构的RGB三色波长LED。本发明极大地简化了三色Micro/Nano LED的制备工艺,缩短了器件的制备周期,且可扩展至纳米量级,为降低单个显示像素的尺寸提供有力途径。这种无需巨量转移的方法可制成覆盖Micro至Nano尺寸级别的三色LED阵列和超高分辨率的Micro/Nano LED显示屏。
-
公开(公告)号:CN108428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810348654.1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10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调控紫外多波长MSM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外延于同一衬底上的两组完全应变超短周期超晶格结构完成紫外双波长的窄线宽探测,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双波段探测器件材料结构、生长过程及制备工艺,而且通过精确选择、高度集成,为多波长集成的彩色成像提供基础。本发明通过调控单周期超晶格的阱分子、垒分子层数,使二者达到共格界面附近力平衡状态并处于完全应变;设计生长两组完全应变的超短周期超晶格,可实现针对紫外光信号的双波长探测。本发明通过在外延衬底同一晶向生长不同阱垒比的多组超短周期超晶格,使多个带隙处于预设波长范围,可获得窄线宽的更多波长紫外探测,从而为集成多波长的彩色成像探测提供前提。
-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162471.0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红外双波段集成p-i-n型光电探测器,包括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衬底、缓冲层、n型超短周期超晶格、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p型超短周期超晶格;n型超短周期超晶格在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的侧面具有一外露区域;外露区域的上表面设置n型欧姆接触电极,p型超短周期超晶格的上表面设置p型欧姆接触电极;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既能满足载流子在价带与导带量子能级间的光吸收跃迁,也能通过先紫外光照射再协同红外光入射的方式使得价带内载流子吸收光子并进行带内量子能级间的跃迁,实现针对紫外和红外双波段的光信号探测识别;红外波段的光信号通过改变p型超短周期超晶格的掺杂浓度实现响应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081740.8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巨量转移的三色Micro/Nano LED阵列及其制作方法,在n型GaN基底上形成包含极性面和半极性面的六边形微纳米孔阵结构,再经二次外延同时形成红绿蓝光多量子阱结构及p型层,利用光刻、刻蚀、镀膜等工艺制作出晶圆级的三色Micro/Nano LED阵列,该阵列的所有单个重复单元内包含三颗同轴嵌套六边形结构的RGB三色波长LED。本发明简化了三色Micro/Nano LED的制备工艺,缩短了器件的制备周期,为降低单个显示像素的尺寸提供有力途径。这种无需巨量转移的方法可制成覆盖Micro至Nano尺寸级别的三色LED阵列和超高分辨率的Micro/Nano LED显示屏。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7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810162471.0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红外双波段集成p‑i‑n型光电探测器,包括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衬底、缓冲层、n型超短周期超晶格、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p型超短周期超晶格;n型超短周期超晶格在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的侧面具有一外露区域;外露区域的上表面设置n型欧姆接触电极,p型超短周期超晶格的上表面设置p型欧姆接触电极;非掺杂i型超短周期超晶格既能满足载流子在价带与导带量子能级间的光吸收跃迁,也能通过先紫外光照射再协同红外光入射的方式使得价带内载流子吸收光子并进行带内量子能级间的跃迁,实现针对紫外和红外双波段的光信号探测识别;红外波段的光信号通过改变p
-
公开(公告)号:CN11036458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77036.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0352 , H01L31/108 , H01L31/18 , G02B5/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深紫外MSM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其结构从下至上包括:衬底、缓冲层、超短周期超晶格及金属电极;超短周期超晶格包括设置在超短周期超晶格的纳米孔阵,以及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注入在纳米孔阵空隙或沉积于超短周期超晶格上表面,颗粒尺寸可调控;金属电极设置在超短周期超晶格上,形成肖特基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有序分布的纳米孔阵中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再在其上设置金属电极,避免了超短周期超晶格吸收层载流子隧穿能力较弱问题,又利用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深紫外光的吸收,最终提高深紫外MSM探测器的量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245515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000730.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0352 , H01L31/108 , H01L31/18 , G02B5/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深紫外MSM探测器,其结构从下至上包括:衬底、缓冲层、超短周期超晶格及金属电极;超短周期超晶格包括设置在超短周期超晶格的纳米孔阵,以及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注入在纳米孔阵空隙或沉积于超短周期超晶格上表面,颗粒尺寸可调控;金属电极设置在超短周期超晶格上,形成肖特基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有序分布的纳米孔阵中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再在其上设置金属电极,避免了超短周期超晶格吸收层载流子隧穿能力较弱问题,又利用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深紫外光的吸收,最终提高深紫外MSM探测器的量子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71959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20154261.X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需巨量转移的三色Micro/Nano LED阵列,包括衬底、GaN缓冲层、非故意掺杂GaN层、n型GaN层、InGaN/GaN多量子阱及p型层;其阵列单元包括形成于n型GaN层的六边形微纳米孔,六边形微纳米孔的侧壁包括第一半极性面和第二半极性面,底面形成下极性面,InGaN/GaN多量子阱形成于第一半极性面、第二半极性面和下极性面上,p型层覆盖InGaN/GaN多量子阱。每个阵列单元包含三颗同轴嵌套六边形结构的RGB三色波长LED。本实用新型可扩展至纳米量级,为降低单个显示像素的尺寸提供有力途径。这种无需巨量转移的三色LED阵列可覆盖Micro至Nano尺寸级别,制成超高分辨率的Micro/Nano LED显示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