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4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4356.8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步合成铟基或镓基半导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火焰合成法完成,包括:将铟源或镓源作为前驱体,用载气将前驱体的蒸汽带入燃烧器混合室中;将燃气和氧化性气体通入燃烧器混合室中,与前驱体的蒸汽混合形成预混气;预混气在燃烧器的上表面被点燃,形成平面火焰,预混气在平面火焰中反应形成铟基或镓基半导体材料。本发明的工序简单、耗时短、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73029.2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电平逆变器及五电平逆变系统。该五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第四开关组、第五开关组和第六开关组;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五开关组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组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一端与第四开关组的一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开关组至第六开关组的导通或关断状态,实现了五电平逆变器输出端输出五种状态的电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79836.5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传动系统。该牵引传动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用于提供供电信号;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状态;整流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供电信号进行整流操作;逆变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对整流后的所述供电信号进行逆变操作;电机,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套牵引传动系统即可实现电力机车的正常运作,提高了电力机车的运行效率,并降低了电力机车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36542.3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2K7/116 , H02K11/215 , H02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与设备,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包括动力输出件与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限定出容纳腔体;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出件与所述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设备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工作部件,所述工作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工作部件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内凹部内。本发明中,将减速器内置于电机内部,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占用空间更小,从而减小使用该驱动装置的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62853.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涉及航空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所述低排放燃烧室采用分级燃烧方案,燃烧室头部分为预燃级和主燃级,预燃级采用离心喷嘴直接喷射燃料,形成扩散燃烧以稳定燃烧室火焰;主燃级燃料采用了独特的同轴掺混径向喷射方式。本发明主燃级燃料喷射方式加强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也保证了燃烧室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气态燃料穿透深度的一致性,从而使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整个着陆起飞循环的污染排放得到进一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046516.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场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包括支撑组件;粒子收集器,与支撑组件连接;外筒,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层筒体,外层筒体的上端密封,下端连接粒子收集器;内筒,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与外层筒体固连,内筒包括内层筒体,内层筒体中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上铺设示踪粒子,过滤器将内层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高压腔,内层筒体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高压腔和外部高压气源;内层筒体的筒壁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切向通孔,切向通孔能使进入容纳腔的气‑固混合物具有切向速度;排气管,设置在外筒的顶部,排气管连通容纳腔和流场试验段。提高了进入流场试验段的示踪粒子的大小均匀性和气流跟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2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54813.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 B62D57/028 , B25J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机器人,包括机身、供能结构及腿部结构,机身包括第一骨架与安装于第一骨架端部的第二骨架,供能结构安装于第一骨架内,部分腿部结构安装于第二骨架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化机器人中设置有用于安装供能结构的第一骨架与用于安装腿部结构的第二骨架,从而将主运动模块及静态模块相互分离,形成分布界限明显的多模块结构,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组合对腿部结构、供能结构进行支撑,通过拆装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即可实现腿部结构与供能结构之间的拆装,更换、维修较为便捷,便于机器人的后期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6209.7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态的腿部结构及机器人,腿部结构包括大腿部、小腿部及行走部,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大腿本体转动,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大腿本体上并用于驱动小腿本体相对大腿本体转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小腿部还包括辅助轮,辅助轮能够跟随行走轮的转动而转动;机器人包括上述的腿部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调整大腿本体与小腿本体之间的夹角,使腿部结构呈现不同的姿态,行走轮可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使腿部结构能够以跪姿或者匍匐状态前行,使腿部结构能够以不同的姿态行走,通过变换行走姿态能够改变腿部结构的整体高度,使腿部结构能够在有高度限制的空间内行走,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6200.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足机器人,包括机身、供能结构、髋部、大腿部、小腿部与行走部,机身包括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供能结构安装于第一骨架内,髋部与第二骨架连接,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大腿本体转动,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小腿本体相对大腿本体转动,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辅助轮能够跟随行走轮的转动而转动。本发明中,通过拆装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即可实现腿部结构与供能结构之间的拆装,便于机器人的后期维护,腿部结构能够以跪姿或者匍匐状态前行,通过变换行走姿态能够改变腿部结构的整体高度,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6516.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场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包括支撑组件;粒子收集器,与支撑组件连接;外筒,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层筒体,外层筒体的上端密封,下端连接粒子收集器;内筒,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与外层筒体固连,内筒包括内层筒体,内层筒体中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上铺设示踪粒子,过滤器将内层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高压腔,内层筒体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高压腔和外部高压气源;内层筒体的筒壁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切向通孔,切向通孔能使进入容纳腔的气-固混合物具有切向速度;排气管,设置在外筒的顶部,排气管连通容纳腔和流场试验段。提高了进入流场试验段的示踪粒子的大小均匀性和气流跟随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