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96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324073.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从而获得D‑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Δ9。其应用是,Δ9菌株无细胞毒性并保留有完好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可将外源蛋白质通过其T3SS高效地注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Δ9在缺少D‑谷氨酸的培养环境中无法生长,因此,转染后该菌可通过D‑谷氨酸营养限制自行清除。我们分别利用HeLa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阐释了该菌体外和体内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对于开发安全、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49590.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47/46 , A61K38/12 , A61K9/127 , A61P31/04 , A61K31/7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递送体系及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中性粒细胞在制备阿奇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共同递送载体中的应用以及中性粒细胞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还提供了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验证实所述递送体系对抗生素阿奇霉素和多粘菌素进行感染部位的靶向递送,并增强抑菌活性,降低炎症反应,能够实现低剂量药物产生高疗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1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12107.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和应用,过程包括:将铜绿假单胞菌PAK‑JΔSTY菌株基因组中ndk基因敲除和三型蛋白分泌系统T3SS抑制性基因popN敲除,获得减毒铜绿假单胞菌aPA‑Δ5,在aPA‑Δ5的基础上,敲除murI基因,获得生物安全性更高的减毒铜绿假单胞菌aPA‑Δ6。该方法构建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毒性较弱,将其用于制备疫苗中,可有效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
-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24073.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从而获得D-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Δ9。其应用是,Δ9菌株无细胞毒性并保留有完好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可将外源蛋白质通过其T3SS高效地注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Δ9在缺少D-谷氨酸的培养环境中无法生长,因此,转染后该菌可通过D-谷氨酸营养限制自行清除。我们分别利用HeLa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阐释了该菌体外和体内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对于开发安全、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049590.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47/46 , A61K38/12 , A61K9/127 , A61P31/04 , A61K31/7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递送体系及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中性粒细胞在制备阿奇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共同递送载体中的应用以及中性粒细胞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还提供了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验证实所述递送体系对抗生素阿奇霉素和多粘菌素进行感染部位的靶向递送,并增强抑菌活性,降低炎症反应,能够实现低剂量药物产生高疗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9795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68650.7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是,构建一个能够表达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H的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pET28b-His-OprH,使用IPTG诱导该菌株表达His-OprH融合蛋白并使用Ni-NTA及分子筛进行纯化,之后使用DHPC对融合蛋白进行包被。本发明制备的蛋白疫苗可用于小鼠的免疫,能够对不同血清型的两株铜绿假单胞菌PA14和PA103均产生保护效果,并诱导小鼠产生针对铜绿假单胞菌OprH蛋白的IgG抗体,该抗体能够介导骨髓巨噬细胞吞噬PA14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978289.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5/78 , C12N1/21 , C12N15/64 , C12N15/60 , C07K14/165 , A61K39/215 , A61P31/14 , C12R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抗生素介入的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涉及原核表达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以减毒铜绿假单胞菌PAK‑JΔ6菌株为基础菌,删除嘌呤合成关键基因purEK,获得腺嘌呤营养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PAK‑JΔ6(Ade)。本发明通过引入携带purEK操纵子的质粒pExoS54(Ade)回补PAK‑JΔ6(Ade)背景菌株的营养缺陷,使其可在无嘌呤的培养基中生长。本发明利用purEK操纵子替换掉质粒上原有的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基因盒,利用腺嘌呤营养限制作为pExoS54(Ade)质粒的维持压力,从而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978289.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5/78 , C12N1/21 , C12N15/64 , C12N15/60 , C07K14/165 , A61K39/215 , A61P31/14 , C12R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抗生素介入的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涉及原核表达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以减毒铜绿假单胞菌PAK‑JΔ6菌株为基础菌,删除嘌呤合成关键基因purEK,获得腺嘌呤营养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PAK‑JΔ6(Ade)。本发明通过引入携带purEK操纵子的质粒pExoS54(Ade)回补PAK‑JΔ6(Ade)背景菌株的营养缺陷,使其可在无嘌呤的培养基中生长。本发明利用purEK操纵子替换掉质粒上原有的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基因盒,利用腺嘌呤营养限制作为pExoS54(Ade)质粒的维持压力,从而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