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596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324073.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从而获得D‑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Δ9。其应用是,Δ9菌株无细胞毒性并保留有完好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可将外源蛋白质通过其T3SS高效地注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Δ9在缺少D‑谷氨酸的培养环境中无法生长,因此,转染后该菌可通过D‑谷氨酸营养限制自行清除。我们分别利用HeLa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阐释了该菌体外和体内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对于开发安全、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59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24073.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从而获得D-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Δ9。其应用是,Δ9菌株无细胞毒性并保留有完好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可将外源蛋白质通过其T3SS高效地注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Δ9在缺少D-谷氨酸的培养环境中无法生长,因此,转染后该菌可通过D-谷氨酸营养限制自行清除。我们分别利用HeLa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阐释了该菌体外和体内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对于开发安全、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种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递送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99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42405.X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递送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PAK菌株基因组中4种毒力因子exoS,exoT,exoY,ndk基因删除,使其对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毒性;进一步从染色体上删除抑制细菌III型分泌系统(T3SS)的popN基因,使其T3SS介导的蛋白质注入量显著提高,从而构建出工程菌株Δ5。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株Δ5可用于对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系实施蛋白质递送,进行基因编辑,细胞重编程,蛋白质功能研究等工作。可实施递送的细胞类型广泛,包括人和鼠的皮肤细胞、肌细胞、肠道细胞、肝细胞、多能干细胞等。

    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81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45254.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建友 刘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聚砜为基质材料,通过三甲基氯硅烷、多聚甲醛和无水四氯化锡体系对其进行氯甲基化,制得高取代度的氯甲基化聚砜;将氯甲基化聚砜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三乙胺对其进行季胺化,即得季胺化聚砜;将季胺化聚砜的铸膜液于玻璃板上,流延成型后,置于真空烘箱中蒸发溶剂,即制得聚砜基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25℃下反应24h,即可制得氯甲基化程度高达1.95的氯甲基化聚砜。同时,本发明中所制备的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容量可高达1.85毫克当量/克干膜,面电阻约为6.5Ω/cm2,迁移数97%。

    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81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45254.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建友 刘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聚砜为基质材料,通过三甲基氯硅烷、多聚甲醛和无水四氯化锡体系对其进行氯甲基化,制得高取代度的氯甲基化聚砜;将氯甲基化聚砜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三乙胺对其进行季胺化,即得季胺化聚砜;将季胺化聚砜的铸膜液于玻璃板上,流延成型后,置于真空烘箱中蒸发溶剂,即制得聚砜基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25℃下反应24h,即可制得氯甲基化程度高达1.95的氯甲基化聚砜。同时,本发明中所制备的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容量可高达1.85毫克当量/克干膜,面电阻约为6.5Ω/cm2,迁移数97%。

    求救照明救生圈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9484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399690.3

    申请日:2016-12-20

    Inventor: 孙梦鑫 徐帆 刘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求救照明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圈外部最外环表面设有等距的四个凹槽,凹槽内固定着四盏LED灯,LED灯外设有透明的密封盖;所述的救生圈上方设置有求救信号发生器和LED灯控制器,其表面设有两个防水开关,分别是求救信号发生器开关和LED灯控制器开关;所述的救生圈下方表面嵌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下嵌有可充电电池。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该救生圈除了可以漂浮之外还增加了照明和发射求救信号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