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体的代谢标记方法及其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13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48435.7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体的代谢标记方法及其荧光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分别合成了含有叠氮基团和炔基基团的两个关键化合物,将前者添加至细胞培养基中,通过细胞的代谢途径,将叠氮基团标记在IgG的糖链上,再与含有荧光基团的后者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实现荧光显色。采用该方法在细胞水平进行染色分析,代谢标记抗体可直接用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标记的抗体可与其他现有的免疫荧光技术同时使用,且结果互不干扰。本发明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抗体标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容易,步骤少,并丰富了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手段,在未来的免疫研究中具备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微生物酶法拆分DL-半胱氨酸制备D-胱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05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41214.1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酶法拆分DL-半胱氨酸制备D-胱氨酸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高效表达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的菌体为酶源,以DL-半胱氨酸为底物,经酶促反应拆分DL-半胱氨酸生产D-半胱氨酸。酶促反应液过滤去除菌体后通过氧化使D-半胱氨酸氧化为D-胱氨酸,再调节pH至5.0,等电点结晶析出D-胱氨酸,收集沉淀,洗涤、精制后获得D-胱氨酸。本发明采用菌体直接进行酶法拆分,方便易行,催化效率高,发酵成本低,因此本发明在D-胱氨酸的工业化生产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D-胱氨酸的绿色生产工艺路线。

    一种固定化酶合成L-色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0483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07890.5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定化酶合成L-色氨酸的方法。本发明以固定化的色氨酸酶为酶源,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经酶法转化反应产生L-色氨酸,过滤去除固定化酶后进一步分离获得L-色氨酸。本发明使用GE树脂对色氨酸酶固定化后,优化后的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pH8.5;反应时间3h;底物浓度,10g/L L-半胱氨酸+10g/L吲哚;酶源细胞浓度,20mL/L;辅酶磷酸吡哆醛浓度,0.15g/L。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底物半胱氨酸的转化率为81.5%。由于采用固定化酶直接进行酶法合成,方便易行,催化效率高,发酵成本低,产物容易分离,因此本发明在L-色氨酸的工业化生产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一种荧光靶向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49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8365.5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荧光靶向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以聚合物为纳米材料载体,并对其进行叠氮化修饰,然后借助点击化学反应,将靶向分子叶酸和荧光示踪化合物偶联到聚合物链上,得到荧光靶向偶合物,再经过超声分散得到稳定的靶向性荧光纳米材料。本发明得到的靶向荧光纳米材料,分布均匀,可以有效到达肿瘤部位,通过荧光化合物的示踪作用,在实验和检测过程中,直观方便的考察靶向作用及病变发生情况。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方法简便;荧光纳米体系稳定;靶向分子叶酸可提高荧光材料的靶向性。

    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2425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610282.9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本发明分别合成了含有叠氮基团和炔基基团的两个关键化合物,将前者与抗体偶联获得叠氮化IgG,再与含有荧光基团的后者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实现荧光显色。采用该技术,在细胞水平进行染色分析,叠氮标记抗体可有效应用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并且采用本发明开发的方法标记的抗体可与其他现有的免疫荧光技术同时使用,且结果互不干扰。本发明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抗体标记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抗体分析方法,丰富了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手段,在未来的免疫研究中具备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563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202072.0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采用构建的精氨酸酶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35b-Arg,将其诱导表达,破碎细胞,收集上清液,对精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和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将自制的纤维素微球载体加入到细胞裂解液中,通过CBD的特异性吸附,实现精氨酸酶的固定化,采用交联剂交联之后,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为,pH8;反应时间2h;底物L-精氨酸浓度,40g/L;固定化酶浓度,2mL/L;Mn2+浓度,1mM。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复使用10次,底物L-精氨酸的转化率均达到90%以上。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5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02072.0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采用构建的精氨酸酶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35b-Arg,将其诱导表达,破碎细胞,收集上清液,对精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和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将自制的纤维素微球载体加入到细胞裂解液中,通过CBD的特异性吸附,实现精氨酸酶的固定化,采用交联剂交联之后,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为,pH8;反应时间2h;底物L-精氨酸浓度,40g/L;固定化酶浓度,2mL/L;Mn2+浓度,1mM。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复使用10次,底物L-精氨酸的转化率均达到9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