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泄露兰姆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学3D触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15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080470.8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泄露兰姆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学3D触屏系统,能够在屏幕表面有液体覆盖的情况下有效预测触屏点的位置信息和压强信息,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了玻璃板(3)、封装隔水板、信号发生器(1)、压电陶瓷片、后置信号放大器(6)和jetson TX1开发版(7)。该装置通过一个压电陶瓷片发射脉冲波其余两个压电陶瓷片接收声波信号,可以得到包含有触点信息的原始数据,利用原始数据和位置、压强组成的标签一起构造成数据集后用于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之后即可将接收到的原始数据直接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以得到触点的位置信息与压强信息,可应用在水下触控书写领域。

    基于负载质量和电导率协同作用的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21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20819.0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质量和电导率协同作用的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包括LiNbO3压电基底、叉指换能器、敏感层和外部电路,敏感层设置在LiNbO3压电基底的表面中部,在敏感层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叉指换能器,一个叉指换能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在LiNbO3压电基底上激发出瑞利波,瑞利波通过LiNbO3压电基底的表面传输至另一个叉指换能器并通过压电效应重新转化为电信号;敏感层为Pt/RGO复合敏感层,其中Pt作为催化剂。本发明以Pt/RGO为敏感层,且吸附氢气导致负载质量增加和电导率变化产生了协同效应来共同实现对氢气高灵敏度的传感,可用于室温下痕量氢气的检测,提高了传感器对氢气的灵敏度。

    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低温氢气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60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27376.7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低温氢气传感器,该声学超材料是由两部分声子晶体组成的管状结构,在两部分声子晶体的对接界面上形成界面态,利用界面态的频率与管中气体媒质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氢气浓度的检测。本发明提供的低温氢气传感器使用声学界面态作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能够避免传统氢气传感器性能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缺点,从而实现低温氢气传感。界面态的频率由管中气体媒质的声学特性决定,由于氢气的声学特性和空气相差较大,当氢气混入空气时界面态会发生偏移,因此,通过测量界面处的频率和声压就能检测氢气浓度。本发明原理上不需要敏感材料来吸附氢气,因此可以在极低温下使用。

    一种全站仪与GNSS联合导向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5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0344.3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仪与GNSS联合导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两个GNSS接收系统、全站仪、单片机和两个水平仪,所述全站仪的棱镜设置在目标机器中心位置,所述两个GNSS接收系统设置在棱镜两端,与棱镜位于同一轴线,且与棱镜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水平仪分别位于目标机器两轴线上,所述单片机分别与GNSS接收系统、全站仪、单片机和水平仪通信。本发明将全站仪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相结合,辅以水平仪,并利用单片机接收全站仪与GNSS的信号并计算,构造出一种新型引导系统,实现了对目标机器的毫米级精度定位和导向以及自动化控制输出,有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超声激励下纳米材料表面力学参量表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20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57625.2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辉 张淑仪 范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激励下纳米材料表面力学参量表征的方法,通过超声激励振幅分别激发探针和纳米材料表面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悬臂梁,引起悬臂梁产生线性和非线性扭转振动;在线性范围内,利用测量的悬臂梁谐振频率,得到纳米样品表面的力学参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在非线性范围内,根据已得到的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得到探针与纳米材料表面摩擦学参量:阈值摩擦力。本发明对纳米表面的力学和摩擦学参量进行表征,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且设备简单,易于实现。

    基于泄露兰姆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学3D触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15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0470.8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泄露兰姆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学3D触屏系统,能够在屏幕表面有液体覆盖的情况下有效预测触屏点的位置信息和压强信息,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了玻璃板(3)、封装隔水板、信号发生器(1)、压电陶瓷片、后置信号放大器(6)和jetson TX1开发版(7)。该装置通过一个压电陶瓷片发射脉冲波其余两个压电陶瓷片接收声波信号,可以得到包含有触点信息的原始数据,利用原始数据和位置、压强组成的标签一起构造成数据集后用于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之后即可将接收到的原始数据直接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以得到触点的位置信息与压强信息,可应用在水下触控书写领域。

    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和周向导波的小口径薄壁管纵向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9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4174.X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和周向导波的小口径薄壁管纵向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为:搭建利用脉冲激光器激励周向导波,利用激光测振仪接收周向导波的缺陷检测系统;运用标准无缺陷样品,绘制标准信号图;将管材换成待测管材,通过比较实时信号和标准信号,确定管材被检测的截面上是否存在纵向缺陷;沿轴向螺旋移动管材,扫描检测整个管材是否存在缺陷。本发明采用激光超声以非接触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不需使用耦合剂,将无损检测装置直接搭建在生产线上,实现原位检测,不需对管道结构进行破坏,检测过程方便快捷,适用于生产线的原位检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种基于周期旁支管结构的热声谐振管及热声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88708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60440.3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范理 张淑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期旁支管结构的热声谐振管及热声制冷机,在传统谐振管的侧面排列周期性分布的侧管,目的在于抑制热声制冷机中由于强声场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引起的高次谐波,从而提高热声制冷机的效率。本发明在传统的热声谐振管的侧面放置一排周期性排列的具有同样长度和横截面积的侧管,根据法布里‑珀罗谐振效应,与这些侧管的谐振频率相同频率的声波会被侧管阵列所捕获从而衰减,而大大减少向阵列后的谐振管中传播的声能量。这样,只要调整侧管阵列的长度,使其谐振频率和热声制冷机中的高次谐波谐振频率相同,就可以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的传播。

    一种超声激励下纳米材料表面力学参量表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2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557625.2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辉 张淑仪 范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激励下纳米材料表面力学参量表征的方法,通过超声激励振幅分别激发探针和纳米材料表面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悬臂梁,引起悬臂梁产生线性和非线性扭转振动;在线性范围内,利用测量的悬臂梁谐振频率,得到纳米样品表面的力学参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在非线性范围内,根据已得到的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得到探针与纳米材料表面摩擦学参量:阈值摩擦力。本发明对纳米表面的力学和摩擦学参量进行表征,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且设备简单,易于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