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等离子体实现金刚石可控刻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9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05156.X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等离子体实现金刚石可控刻蚀的方法,1)金刚石表面预处理,使用强酸混合液对金刚石衬底进行加热处理,然后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对金刚石衬底进行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和其他杂质,烘干备用;2)金刚石刻蚀前准备,采用带有指定图案的掩模版,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在金刚石衬底表面沉积相应图案的金属薄膜;3)金刚石的刻蚀,将带有镍金属薄膜的金刚石样品放入快速退火炉中,在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惰性气体和反应气体的混合气,用以排出装置里的空气;在流动的混合气体气氛下加热至指定刻蚀温度;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混合气体,直至装置冷却至室温。

    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制备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6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96125.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制备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方法,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1)衬底选择及清洗;2)将衬底放置于反应室钼托中,置于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抽真空至7.5×10‑4Pa以下;3)起辉及衬底预处理,对衬底进行5‑15min的等离子体清洗;4)沉积六方氮化硼薄膜:通入硼、氮气体反应源,其中硼元素反应源为被氢气或氩气稀释的乙硼烷,稀释比例为1%,流量为5‑15sccm,氮元素反应源为高纯氮气,流量为5‑15sccm,反应温度为750‑850℃,沉积时间为30‑90min。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好,无需催化剂,可制备大尺寸六方氮化硼薄膜。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用户动态码率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4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205013.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旭 杨凯 马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用户动态码率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用户与服务器协商,确定各用户各自的角色及分组;各用户请求服务器上的媒体描述文件,以及Actor神经网络模型文件;各用户根据历史缓存信息,输入Actor网络,选择合适码率的音视频块;各用户间隔一定时间上传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记录,并下载服务器最新的Actor网络模型文件;服务器上存储用户提供的记录以及服务器资源状态记录,在获取一定数量样本后在服务器上集中训练神经网络。本发明的方法更好地考虑了视频内容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能优化服务器资源使用,提高传输效率,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用户视频体验质量。

    用酞菁绿废水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3386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310106345.7

    申请日:2003-1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酞菁绿废水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选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放入吸附柱中,然后用稀盐酸流经吸附柱,再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然后用稀碱液处理该树脂柱,最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吸附柱直至出水呈弱碱性;调节酞菁绿废水的pH值,使之在常温到50℃之间通过上述预处理转型后的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经另外一个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即可得到铜离子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酞菁绿废水;将经上述树脂处理的酞菁绿废水进行浓缩,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同时加入碱化剂进行反应,调节废水呈弱酸性,持续搅拌并进行加热反应,即得到本发明的液体产品或固体成品,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还可脱附再生,既回收了资源,又可重复利用树脂,节约了处理成本。实现了废物利用有目的,有利环境保护。

    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酞菁绿废水中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3385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310106344.2

    申请日:2003-1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酞菁绿废水中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选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放入吸附柱中,然后用稀盐酸以低流速流经装有335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柱,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然后用稀碱液以低流速处理该树脂柱,最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直至出水呈弱碱性;调节酞菁绿废水的pH值,使之以低流速通过上述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并控制其处理温度,再经另外一个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可使酞菁绿废水中的铜离子基本去除;再对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脱附及再生以便下次重复使用。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能一次达到排放标准并可作为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前道工序,有利于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

    用酞菁绿废水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348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6345.7

    申请日:2003-1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酞菁绿废水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选用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放入吸附柱中,然后用稀盐酸流经吸附柱,再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树脂柱,然后用稀碱液处理该树脂柱,最后用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该吸附柱直至出水呈弱碱性;调节酞菁绿废水的pH值,使之在常温到50℃之间通过上述预处理转型后的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经另外一个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即可得到铜离子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酞菁绿废水;将经上述树脂处理的酞菁绿废水进行浓缩,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同时加入碱化剂进行反应,调节废水呈弱酸性,持续搅拌并进行加热反应,即得到本发明的液体产品或固体成品,33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还可脱附再生,即回收了资源,又可重复利用树脂,节约了处理成本。实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有利环境保护。

    一种有效实现金刚石中硅掺杂的设备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3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28517.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效实现金刚石中硅掺杂的设备,采用MPCVD系统,包括气体控制模块、微波模块和包括反应腔室的反应沉积模块;所述的反应沉积模块,包括石英窗、反应腔室、样品台和样品托,微波通过石英窗进入反应腔室,样品托置于样品台上在反应腔中;所述的样品托呈圆柱体状,样品托周围有进气环用于气体从下方进入,带孔样品托中心有直径为2mm的通孔,用于从下方进气,样品托通孔周围有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具有0‑90°的不同夹角,改变衬底的角度,进行不同角度沉积生长;由腔室下方通过样品托通孔通入甲烷和氮气,温度在760‑780℃之间,制备出具有梯度分布的氮硅掺杂金刚石薄膜。

    一种实现高效磷掺杂金刚石薄膜的装置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8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8440.9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实现高效磷掺杂金刚石薄膜制备的装置,包括反应室和气体输入系统,反应室内设有用于掺杂生长的样品托和金刚石衬底,所述样品托呈倾斜状,且所述样品托上设有容纳所述金刚石衬底的凹槽,所述气体输入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位于所述反应室的顶部,所述第二管路位于所述样品托一侧。所述第二管路可位于所述样品托底部中心,呈圆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室和气体输入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磷掺杂金刚石效率低与MPCVD腔室中杂质沾污问题,掺杂效率高,重复性好,质量高,生长速度快,同时样品托倾斜状的设计提升了磷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均匀性,对金刚石的n型掺杂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