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5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9145.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菊花抗蚜性的基因CmMYB15‑like、植物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该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通过上调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木质素合成从而增加细胞壁厚度,提高菊花抗蚜性。同时,以该基因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所述基因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培育抗蚜转基因植物,具体以菊花‘神马’为材料获得抗蚜性基因CmMYB15‑like,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菊花‘神马’。对转基因植株及野生型进行蚜虫接种处理,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明显增强,为菊花抗蚜性工程育种提供优异基因储备和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39145.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菊花抗蚜性的基因CmMYB15‑like、植物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该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通过上调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木质素合成从而增加细胞壁厚度,提高菊花抗蚜性。同时,以该基因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所述基因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培育抗蚜转基因植物,具体以菊花‘神马’为材料获得抗蚜性基因CmMYB15‑like,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菊花‘神马’。对转基因植株及野生型进行蚜虫接种处理,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明显增强,为菊花抗蚜性工程育种提供优异基因储备和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5583.7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40B50/06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评估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体现文库中插入基因数量、基因丰度等关键性指标,解决了传统的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评估方法的片面性,适合一般的实验室进行准确的文库评估。该方法通过文库15轮循环数的PCR扩增、产物回收之后的浓度测定和电泳情况初步判断,之后将回收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de novo组装后详细分析,获得文库的插入基因数量、基因丰度等关键性指标,完成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的准确评估。同时,还能获得无参考基因组物种基因的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175583.7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40B50/06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评估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体现文库中插入基因数量、基因丰度等关键性指标,解决了传统的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评估方法的片面性,适合一般的实验室进行准确的文库评估。该方法通过文库15轮循环数的PCR扩增、产物回收之后的浓度测定和电泳情况初步判断,之后将回收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de novo组装后详细分析,获得文库的插入基因数量、基因丰度等关键性指标,完成由无参考基因组物种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的准确评估。同时,还能获得无参考基因组物种基因的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29366.6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育种领域,公开一种通过转蓝目菊OhF3'5'H基因培育蓝色菊花的方法,通过将OhF3'5'H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切花菊进行表达以使菊花花瓣产生蓝色花色苷。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花瓣中特异表OhF3'5'H基因植物表达载体;(2)农杆菌EHA105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菊花;(3)转OhF3'5'H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和分析。通过对抗性生根植株进行PCR、半定量RT‑PCR检测证实OhF3'5'H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并转录表达,对转基因植株的花色进行观察和分析证实菊花产生了蓝色花色苷,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蓝色品种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246774.2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共转飞燕草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基因培育蓝色菊花的方法,本发明构建包含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风铃草Cam F3'5'H和蝶豆CtA3’5’GT五个基因共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切花菊。研究证明,将外源飞燕草苷合成基因DgAA7GT、DgAA7BG‑GT1、DgSCPL2基因,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的辅助下,能够使菊花形成了纯正蓝色花色。本发明能填补现有技术只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不能使菊花变成纯正蓝色的空白,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蓝色菊花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46774.2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共转飞燕草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基因培育蓝色菊花的方法,本发明构建包含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风铃草Cam F3'5'H和蝶豆CtA3’5’GT五个基因共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切花菊。研究证明,将外源飞燕草苷合成基因DgAA7GT、DgAA7BG‑GT1、DgSCPL2基因,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的辅助下,能够使菊花形成了纯正蓝色花色。本发明能填补现有技术只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不能使菊花变成纯正蓝色的空白,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蓝色菊花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