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分布式在线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7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97714.3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分布式在线优化方法,涉及到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领域,搭建分布式在线优化问题数学模型;根据所有节点当前决策所产生的代价与事后最优固定决策所产生的代价之间的差异构建在线优化方法性能评估指标;引入差分隐私机制和强盗反馈机制来设计分布式在线优化算法,并根据所设计的分布式在线算法迭代求解所述分布式优化模型。使用强盗反馈机制来解决一个具有时变代价函数的分布式在线问题,对真实的梯度信息进行估计,从而指导决策变量的更新,使其适用于应用昂贵或不可能的梯度计算;差分隐私机制使得节点之间交互的信息被符合拉普拉斯分布的随机噪声所摄动,有效的解决了分布式在线优化中的隐私问题。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在线能源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1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97731.7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在线能源管理方法,涉及到智能电网能源管理技术领域,根据电网系统中每个DG之间的通信情况建立通信拓扑图,确定初始数据;根据智能电网中的发电平衡、功率输出限制的实际约束建立能源管理模型;构造梯度估计器代替真实梯度信息,提出基于Bandit的分布式在线能源管理方法,实现每个发电机的最优功率输出;本发明在有向图下求解带有储能装置的能源管理问题,构造了一个局部随机无梯度估计器来代替真实的梯度,并指导输出功率的更新;针对在线时变目标函数难以同时进行多点采样的问题,提出了在线分布式单点无梯度估计方法,与两点和多点无梯度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要在每个时刻采样一次,操作更加方便。

    一种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多代理微电网调度成本一致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8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97724.7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多代理微电网调度成本一致性方法,涉及到电力系统微电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任选一个所述微电网代理作为起点,构建包括各所述微电网代理的有向连接图;基于各微电网的需求响应目标,建立全局成本目标函数;通过各微电网i的零售市场电价迭代循环,使得各微电网代理的零售市场电价收敛于同一数值,所述数值即为统一的最终零售市场电价;根据统一的最终零售市场电价得到各微电网代理执行的调度指令;本发明在孤岛模式下,通过增加迭代次数,避免各微电网主体交换成本函数,泄露商业隐私;运用了Push‑Sum协议,使得本发明中微电网之间的通信拓扑的邻接矩阵只需要列随机即可,减少了通信成本。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5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97659.8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涉及到无人机跟踪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构建无人机飞行姿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无人机系统划分为位置系统和姿态系统;在经典反步控制器的基础上,结合动态面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对未知函数的逼近特性来减少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在采取固定阈值策略触发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包含固定阈值策略与相对阈值策略的切换阈值事件触发策略,实现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系统的有效控制,且避免产生芝诺现象,通过设计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使无人机飞行姿态的跟踪轨迹误差大幅减小,实现了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有效跟踪控制。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3719.7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三自由度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系统结构特性,构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基于反步方法设计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运动控制器,并获得虚拟控制输入,得到跟踪误差方程;采用全局滑模控制方法设计用于稳定跟踪误差的动态控制器;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在采取固定阈值策略触发控制的基础上,对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且避免产生芝诺现象。本发明避免了控制器持续动作,减轻控制直线机构负担,也缓解了AUV机载能量有限问题,并且表明系统不出现Zeno现象。

    一种可伸缩的电动黑板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43880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476967.8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的电动黑板擦装置,板擦本体左端面开设有与电机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电机嵌在第二凹槽中,擦盘背部开设有与电机输出轴端部相匹配的第三凹槽,电机输出轴端部与擦盘嵌接相连。擦盘外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擦黑板的细纤维拖布条。L型杆短段与板擦本体背部中间位置一体连接,电池固定在L型杆长段内,L型杆长段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套筒的内径与L型杆长段直径相匹配,且套筒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套筒套在L型杆上,并通过螺栓与L型杆相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杆和套筒的配合,可改变黑板擦装置的长度,进而可擦到黑白上部位置。通过电机驱动擦盘,实现电动擦黑板,胳膊不容易疲累。

    一种基于T型耦合器的带通负群时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2783739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665087.1

    申请日:2020-08-12

    Inventor: 万发雨 王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T型耦合器的带通负群时延电路,包括输入端口、以及对应输入端口的输出端口、耦合微带线和连接线,所述耦合微带线包括对称设置的耦合微带线CL1和耦合微带线CL2,所述耦合微带线CL1和耦合微带线CL2至少包括三个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耦合微带线CL1的第一个端口相连,所述输出端口与耦合微带线CL2的第一个端口相连,所述耦合微带线CL1的第二个端口与耦合微带线CL2的第二个端口相连,所述耦合微带线CL1的第三个端口与耦合微带线CL2的第三个端口均与连接线相连,当满足2R0(1‑a2‑k2+a2k2)+Z(a2+k2)2>0时,该带通负群时延电路实现负群时延,其中,a表示衰减损耗,Z和k分别表示微带耦合线的特征阻抗和耦合系数。

    一种无动力水体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027941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1920039.6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水体净化系统,属于水系统净化领域。一种无动力水体净化系统,通过在河道上游构建挡水坝,形成上游高位水位,在挡水坝后端建立过流渠,河水通过过流渠形成快速下泄水流,河水所具有的高位势能转化为动能,为水车水斗充水并带动水车的轮轴转动,转至一定高度后,水斗中的水流入到输水槽并到达净水箱体,河水在高度递减的多个净水箱体中发生好养与厌氧的生物过滤,并在相邻净水箱体之间通过跌水板进行充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水流的能量转换实现系统的“无动力”驱动,从而实现了“零碳”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目标。

    一种自充氧生物转筒净化槽

    公开(公告)号:CN220812044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386801.3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充氧生物转筒净化槽,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接触反应槽,接触反应槽为廊道形水槽,接触反应槽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接触反应槽内壁靠近进水口处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上端高于接触反应槽内的液面;接触反应槽靠近出水口的内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下端与接触反应槽内侧壁形成闭口且上端低于接触反应槽内的液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维要求低,同时,装置负荷高、除污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可应用于各类污水生物处理的场景;本实用新型不设常规复杂曝气系统,仅通过生物转筒旋转,单元反应筒完成充水、排气、跌水等过程,达到为污水高效充氧的效果。

    一种免加药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684793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389031.8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加药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涉及到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相邻设置的电絮凝池和高效沉淀池,电絮凝池远离高效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高效沉淀池远离电絮凝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电絮凝池靠近高效沉淀池的一侧固定有底部开口的导流板,高效沉淀池靠近电絮凝池的一侧上端开设有过流缺口,该免加药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既无需设置投药系统,又具有水质净化效果广谱、高效的优势,同时,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工艺简捷,运维便捷,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特别适用于河道水体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初期雨水净化、应急水处理等分散式、小规模、高负荷水质净化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