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孤岛微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0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88849.2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孤岛微电网频率控制方法,遗传算法首先对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进行编码,再根据输入的频率变化量Δf,经过初始化、评价、选择、交叉、变异、解码等算法循环过程,随机搜索最优解或次优解,最后由适应度函数确定最好结果。将新的结果参数替换掉原模糊控制器中的参数。获得最新参数的模糊控制器根据频率变化量Δf和功率变化量ΔPl两个一阶输入,经过模糊处理过程得到最新PI控制器参数Kp,Ki,并替换当前PI控制其中的参数。PI控制器根据系统当前频率与参考频率之差,作用于受控对象,即柴油发电机,完成频率调节程序的以此循环。

    基于引力加速的蜂群算法优化微电网发电机经济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401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10136249.3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引力加速的蜂群算法优化微电网发电机经济运行方法,中央控制器检测到风力、光伏发电不能满足微电网负载需求时,中央控制器计算出电量缺额由燃料电池、微型涡轮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来提供;中央控制器根据电量缺额利用引力加速的蜂群算法优化微电网内的燃料电池、微型涡轮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的发电量;根据优化结果向发电装置发送控制命令,控制三个发电机的发电量。本发明利用引力加速的蜂群算法优化微电网发电机装置经济运行,实现发电总成本最小,优化效果好于传统蜂群算法。该算法通过控制加速度来更新物体的速度和食物源位置,避免传统蜂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算法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有效性。

    一种可变电容的电动汽车IPT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56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449479.5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一种可变电容的电动汽车IPT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汽车端,发射端通过发射端耦合谐振线圈为汽车端提供能源,其中发射端的具体结构包括:AC/DC整流电路、全桥逆变电路、MOSFET驱动电路、LCC串并联谐振电路、信号调理电路、DSP控制器、可变电容器组、发射端耦合谐振线圈。本发明能使IPT系统不受汽车端反射阻抗变化的影响,使LC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接近于主开关频率并使谐振电路维持弱感性。

    一种基于随机加速粒子群算法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32903.6

    申请日:2017-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加速粒子群算法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补偿电网的电能质量指标,其主要功能是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对电压暂降进行补偿。设计了以电压暂降为目标的动态电压恢复控制器结构,根据补偿前与补偿后的电压差,构建合适的适应度函数,由随机加速粒子群算法优化动态电压恢复器的PI控制参数。本发明可以解决经典PI控制器因带宽限制而无法获得高精度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基于蚁群优化与变步长扰动观察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539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82720.5

    申请日:2016-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与变步长扰动观察混合算法的局部遮阴光伏系统MPPT策略。所述方法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光伏系统出现多峰值时解决搜索全局最大功率点问题。当适用情况出现时,使用蚁群算法跟踪光伏输出的前期阶段,避免扰动观察法导致系统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的现象出现,同时提高收敛速度。当蚁群算法第二次迭代结束后,算法停止,开始使用变步长扰动观察法跟踪其后期阶段,利用该算法的鲁棒性,避免蚁群算法导致系统出现稳态震荡。最终将更加迅速、精确和稳定的跟踪到局部遮阴光伏系统的全局最大功率点。

    一种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333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400200.1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各DG装置通过对应的电力电子接口与微电网连接,微电网通过静态开关与主电网连接,并设定微电网到主电网的方向为上游方向,反之为下游方向。利用各DG装置修正后的下垂系数MiF对微电网的有功分享协调控制,修正后的有功下垂系数的倒数等于该DG连接点下游所连接的各个DG装置的有功输出控制模式的下垂系数倒数之和。本发明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对传统的下垂控制系数进行修正,将修正过下垂系数的逆变器控制器应用在微电网中,所有DG装置均能自动补偿负载变化,有效地克服了DG装置过载现象,实现功率均衡分享,而系统频率偏差也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微电网内的电能质量得到提高。

    智能静态开关及其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327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98579.7

    申请日:2013-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2 Y04S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静态开关及其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智能静态开关运行中,智能静态开关内置的控制系统实时采样各晶闸管的温度值及静态开关各相电流值并上传给处理器,处理器将得到的各晶闸管温度值和静态开关各相电流值分别与对应的正常范围值进行比对,若是均在正常范围值内,则开关继续运行,若是其中任一个值不在正常范围值内,则判断开关运行状态异常,立即关断智能静态开关,并将判断结果上传给上位机;本发明能够实现开关故障的快速自检,一旦开关运行中出现异常,能够及时检出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故障损失降至最小。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7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0620131.8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接入控制器,控制NCBF和α角,实现静态无功静止补偿SVC;静态无功静止补偿器SVC通过电压调节维持耦合处电压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人工神经网络包含两个隐含层,且能够通过数据的训练得出两个隐含层中最佳匹配的神经元个数,形成最佳神经网络结构。将最佳的ANN控制应用于控制系统中,输入未调节的电压VPCC,输出NCBF和α用来直接控制SVC。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响应速度快,易于实施等优点,在提高耦合点处的电压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减小系统的总谐波失真(THD)。

    一种支持单相和三相电压跟踪的锁相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9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562596.3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单相和三相电压跟踪的锁相环方法,二阶滤波器先对采集到的单相或三相电网电压值进行处理后输出信号vfα‑abc和vfβ‑abc,再通过所提出的矩阵TV对电网电压值以及滤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正交信号vα和vB,然后通过矩阵RV将正交信号转换到d‑q坐标系中,将稳定状态下输出的vq=0送入一阶PI控制器,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电网频率值,然后对频率进行积分即可得到电网的相位角,完成锁相环跟踪单相或三相电网电压属性的目的。本发明既能跟踪单相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也能跟踪三相电网的频率和相位,同时其跟踪速度和精确度也可满足需要。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78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20131.8

    申请日:2018-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6 H02J3/01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接入控制器,控制NCBF和α角,实现静态无功静止补偿SVC;静态无功静止补偿器SVC通过电压调节维持耦合处电压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人工神经网络包含两个隐含层,且能够通过数据的训练得出两个隐含层中最佳匹配的神经元个数,形成最佳神经网络结构。将最佳的ANN控制应用于控制系统中,输入未调节的电压VPCC,输出NCBF和α用来直接控制SVC。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响应速度快,易于实施等优点,在提高耦合点处的电压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减小系统的总谐波失真(TH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