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逼近法升温测定溶液比热容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726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81826.4

    申请日:2017-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采用逼近法升温测定溶液比热容的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比热容测定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管溶液加热系统、外管自动逼近升温系统、外管真空绝热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溶液内置加热棒持续加热溶液,开启磁力加热搅拌器,用磁力搅拌子搅拌内管溶液,使内管中温度场均匀。采用继电器控制外管加热电路通断,使外管温度始终与溶液温度逼近,阻止溶液以热传导形式与环境进行热交换。同时辅以抽真空、加保温层等措施,保证溶液不向环境中散热,加热棒加热量即全部用于内管溶液加热系统升温。利用公式Q=Pt=cm△T,测出溶液比热容,其中P是加热体的发热功率,由功率表直接测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动进行外管温度控制,辅以PID算法,控制精度高。

    测定有机胺溶液比热容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202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266267.3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有机胺溶液比热容的装置,其包括密闭容器和电源,所述密闭容器内盛装有待测有机胺溶液,所述密闭容器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待测有机胺溶液的加热棒和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有机胺溶液温度的第一热电偶;所述密闭容器的外侧设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保温层外表面温度的第二热电偶;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加热棒和电热膜供电,所述电源与加热棒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棒的加热功率的功率计。采用本发明的测定有机胺溶液比热容的装置,能够减小有机胺溶液的热量损失,准确测定待测有机胺溶液的比热容。

    鱼雷型混铁车用可拆卸简易型罐盖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9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363557.7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雷型混铁车用可拆卸简易型罐盖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罐盖包括轮毂(1)、第一轮圈(4)、上层辐条组件(2)、下层辐条组件(3)和第一耐火隔热层(5);轮毂包括上圆盘(11)、轴部(12)和下圆盘(13),上圆盘和下圆盘分别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连接孔(14)和若干第二连接孔(15);第一轮圈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三连接孔和若干第四连接孔;上层辐条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下层辐条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第四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若干根上层辐条组件和若干根下层辐条组件沿径向均匀排列;第一耐火隔热层设置在轮毂、上层辐条组件、下层辐条组件和第一轮圈构成的框架中。

    鱼雷型混铁车用可拆卸简易型罐盖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9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363557.7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雷型混铁车用可拆卸简易型罐盖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罐盖包括轮毂(1)、第一轮圈(4)、上层辐条组件(2)、下层辐条组件(3)和第一耐火隔热层(5);轮毂包括上圆盘(11)、轴部(12)和下圆盘(13),上圆盘和下圆盘分别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连接孔(14)和若干第二连接孔(15);第一轮圈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三连接孔和若干第四连接孔;上层辐条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下层辐条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第四连接孔为可拆卸连接,若干根上层辐条组件和若干根下层辐条组件沿径向均匀排列;第一耐火隔热层设置在轮毂、上层辐条组件、下层辐条组件和第一轮圈构成的框架中。

    一种具有减少对流及辐射散热的钢包盖

    公开(公告)号:CN108788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81267.6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少对流及辐射散热的钢包盖,包括钢包盖本体,钢包盖本体盖设于钢包上,钢包盖本体的下表面为钢水辐射侧面,还包括耐高温层和隔热装置,耐高温层粘贴于钢水辐射侧面上,用以减少钢水对钢包盖本体的辐射散热,耐高温层包括数层陶瓷纤维纸,隔热装置呈圆筒状设置,其顶端的端口部分套设于钢包盖本体的四周边,使钢包盖本体与钢包之间的连接处设于圆筒状的隔热装置内,用以降低钢包盖本体与钢包之间连接处的环缝对流和热辐射。本发明不仅能使钢包顶部辐射散热减少,钢包保温性能更好,有利于低温出钢降低成本,近凝固态浇铸提高铸坯值了,还能使钢包盖经受的温度降低而提高使用寿命。

    一种钢渣粉的加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4572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254.X

    申请日:2015-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渣粉加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钢渣直接破碎成一定粒径的颗粒料,此颗粒料选除部分铁后,送入蒸汽流粉碎机粉碎加工,经分级收集而得钢渣粉;所述钢渣粉d50为3-15μm。粉碎加工中,蒸汽流粉碎机所用蒸汽压力0.32~0.45MPaMPa、温度270~400℃,同时向蒸汽流粉碎机通入CO2气体。蒸汽流粉碎机底部沉降的钢渣富铁底料,底料通过磁选分离出总铁量≤30%的底料尾料,混入钢渣颗粒料中再次进入蒸汽硫粉碎机粉碎。该方法用出钢后熔融钢渣经急冷处理后无需干燥直接加工处理为钢渣粉;所得的钢渣粉产品活性高、游离氧化钙含量低;原位实现钢渣的直接产品化,节省了运输成本,简化了加工过程。

    热轧板坯边部加热温度测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6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10044530.7

    申请日:2012-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坯边部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坯边部加热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一种热轧板坯边部加热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组、边部加热感应头、加热器电源、数据采集器、PLC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一种热轧板坯边部加热温度测量控制方法,根据来料中间坯参数计算和设置加热频率及初始工作功率、设定感应头出口中间坯目标控制温差ΔT;比较目标温差和实测出口温度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功率补偿;再结合感应头入口温差数据得到功率补偿值,调整加热器电源的输出功率,完成控制。本发明根据加热前后中间坯的边部和中间温差,实时控制输出功率,消除由于边部加热器出入口环境带来的测量误差,使得控制精度大为提高,提高产品质量。

    冷轧带钢平直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840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39856.4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带钢平直度控制方法,包括平直度前馈控制与平直度反馈控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控制;基于1号机架入口配置的断面仪实时检测热轧来料断面形状、平直度和各个机架实测轧制工艺参数,包括轧制力实测值、板形调节机构实测值,对所有各个机架出口的平直度进行前馈控制;基于在冷轧机出口配置的板形辊实测冷轧带钢的平直度,重点对末机架出口平直度进行反馈控制。本发明一方面及时消除热轧来料断面形状、平直度以及轧制工艺参数波动对末机架出口平直度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提高冷轧带钢的平直度质量;另一方面,对各个机架出口平直度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减少断面、跑偏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提高冷连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外转子式自动纠偏辊及纠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60456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610147759.8

    申请日:2006-12-22

    Inventor: 王泽济 张永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钢生产纠偏设备及纠偏方法,尤其涉及带钢纠偏辊,主要用于纠正带钢生产过程中的跑偏行为。一种外转子式自动纠偏辊,其特征是:包括外筒转子、环形铁磁体、电磁铁、定子、位移传感器、支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定子两端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电磁铁和位移传感器,相应的在外筒转子内侧的对应位置安装两个环形铁磁体,定子安装在支架上;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位移传感器和电磁铁。本发明通过控制安装在外转子内侧的铁磁体和定子上的电磁铁的电磁吸力来调整纠偏辊的偏转角度实现纠偏,该纠偏辊惯性小,响应速度快,可以有效节省系统体积和重量以及现场空间的占用。

    热镀锌锌层控制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288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10024116.X

    申请日:2005-02-28

    Inventor: 陈向勇 张永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连续生产线上带钢表面热镀锌锌层的控制装置。一种热镀锌锌层控制装置,是在带钢周围装有电磁发生装置,电磁发生装置在带钢锌镀层上产生交变电磁场,使锌镀层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对锌镀层表面产生压力,若电磁力大于锌镀层表面张力,则锌镀层厚度将降低,控制交变磁场的强度,可控制电磁力大小。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调节方便,控制精度高,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无噪音,且运行稳定,消除了现有气刀法在镀锌生产中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