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1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2549.5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容差可展开式双点异形定位导向机构及容差设计方法,机构包括两套平行对称结构相似的可展开式定位导向机构,均由主动端和被动端组成,被动端包括基座和导向柱,固定在舱外平台上;主动端包括可展开机构、压紧释放机构、连接杆、定位导向孔和可视化窗口,并与空间有效载荷连接;导向柱与导向孔对应,分为小柱段、大柱段和过渡段;定位导向机构分为固定和游动配合,其对应的定位导向孔分别为圆形和腰形。本发明节省空间、展开行程大、速度可控、提高空间有效载荷的抗弯、抗扭能力,使其具有大刚度、连接可靠等特点且导向时具有较大容差适应能力,能较好实现定位导向功能,为将空间大型有效载荷安装于航天器舱外设定位置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46801.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机械臂操作的解锁限位机构,属于空间站构建技术领域。该机构由被动端和主动端组成;被动端对接杆侧面为四次曲线旋转曲面,杆头为球形,具有导向功能,同时通过均匀接触的形式避免应力尖峰与表面划痕,使解锁后的分离过程更为平滑;对接杆的锥形孔与主动端闩销配合后可提供轴向预紧载荷,具有防干扰、防逃逸特点。本发明中提供的摩擦限位解锁组件、机械限位解锁组件均有解锁与解锁限位功能,同时将解锁过程与分离过程解耦,且在分离后仍可重复连接,为舱外载荷的维护与拆卸更换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适应性强、平滑分离的机构,有助于实现舱外载荷在轨维护与组装,为该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46801.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机械臂操作的解锁限位机构,属于空间站构建技术领域。该机构由被动端和主动端组成;被动端对接杆侧面为四次曲线旋转曲面,杆头为球形,具有导向功能,同时通过均匀接触的形式避免应力尖峰与表面划痕,使解锁后的分离过程更为平滑;对接杆的锥形孔与主动端闩销配合后可提供轴向预紧载荷,具有防干扰、防逃逸特点。本发明中提供的摩擦限位解锁组件、机械限位解锁组件均有解锁与解锁限位功能,同时将解锁过程与分离过程解耦,且在分离后仍可重复连接,为舱外载荷的维护与拆卸更换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适应性强、平滑分离的机构,有助于实现舱外载荷在轨维护与组装,为该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06264.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轨重复锁止功能的主被动联合压紧机构,属于航天器机构技术领域;一次可展收结构沿飞行器轴向铰接在飞行器的侧壁处;二次可展收载荷的侧边与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外侧边铰接;主动锁紧装置设置在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内弧面上,实现对二次可展收载荷的锁紧;3个被动定位锁止装置沿飞行器轴线均匀设置在二次可展收载荷另一侧边处,当二次可展收载荷与一次可展收结构折叠收起后,主动锁紧装置实现将二次可展收载荷与一次可展收结构进行锁止;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在轨重复锁止、有多个压紧点、能够提供较大锁紧刚度、能够无源保持、适应紧凑布局空间与非平面形状的主被动联合压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6416.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沈阳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顺对接导向式月壤封装物送样‑检测机构。其包括机架、送料座和输样管。送料座与机架连接,送料座构造有送料腔;输样管构造有输样腔,输样腔内容设有采集器,采集器用于承载月壤;输样管能够相对送料座做靠近运动或远离运动,且输样管的一端能够至少部分伸入送料腔内;输样管相对送料座靠近并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输样管能够进行吐样操作,以使采集器与输样管分离,并穿过送料座与加热台配合。通过本机构在月球上原位对月壤进行分析研究并输送时,采集器与加热台的配合较好,月壤不易从采集器的承载腔内洒漏,最终使得每个采集器内的月壤的含量的差距较小,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也较高,误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1066481.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太空出舱活动的手持式对接机构,能够实现空间有效载荷与航天器的捕获、对接、锁紧、解锁、解锁维持与分离功能。该手持式对接机构包括:被动端和主动端;被动端的对接柱上设置有锁定孔A;主动端的对接座上设置有对接孔;同时对接座上设置有贯通对接孔的锁定孔B;当对接柱与对接孔对接后,锁定孔A和锁定孔B同轴连通;滑动托柱组件位于对接座的对接孔内,用于约束锁定销组件的初始位置;锁定销组件用于在被动端和主动端对接后,对被动端和主动端进行位置锁定;碟簧预紧组件和曲柄连杆滑块机构为锁定销组件提供预紧力;操作手柄用于带动曲柄转动;解锁维持机构设置在曲柄上,通过限制操作手柄的转动来保持锁定销组件的解锁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94590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1489.5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09
Abstract: 一种基于柔性机构的三自由度平台,其包括内外两个同圆心的圆环,其中外圆环为定环,与指向定位设备的基体固连;内圆环为动环,通过n个柔性杆与定环连接,动环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转动;XOY面为定环所在平面,O为圆心;其中,n个柔性杆与动环连接点中的任意相邻2个连接点之间的连线距离相同,n大于或等于3,且圆心O与每个柔性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0。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疲劳寿命高的优势,可用于搭建高频摆动的指向定位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40765.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拟实环境月面样品采集与原位封装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真空装置、热环境模拟装置、月面样品采集装置、样品封装装置、模拟月壤装置、低重力模拟装置、支撑工装、测控温单元以及监视照明单元,热环境模拟装置安装在真空装置内部,月面样品采集装置、样品封装装置和低重力模拟装置布置在支撑工装上,模拟月壤装置安装固定在六自由度平台上,各设备通过穿舱电缆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真空装置、热环境模拟装置和低重力模拟装置实现高真空‑宽温域‑低重力耦合的高拟实月面环境建立,应用月面样品采集装置对模拟月壤样品进行可靠采集,随后利用样品封装装置将模拟月壤样品在原位封装至样品容器内,能够真实地模拟月面环境下对于浅表层月壤样品采集和原位封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065096.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舱的自动开关舱门,该自动开关舱门包括金属舱门、舱门防热结构、压紧释放装置、锁定装置、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分离螺母;锁定装置和分离螺母均固定安装于金属舱门的内侧,锁定装置用于将处于关闭状态的金属舱门锁定于门框;传动装置固定安装于门框,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包括与金属舱门固定连接的舱门轴,用于将驱动装置提供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金属舱门的直线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实现金属舱门开关动作;压紧释放装置固定安装于返回舱,并与分离螺母配合实现对开启状态的金属舱门进行压紧固定和解锁释放。上述自动开关舱门具有运动包络空间小、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945183.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标定与融合的六自由度位姿确定方法,其步骤包括:将n个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刚体上,将相应的n个传感器合作目标安装在目标刚体上;将基座刚体与目标刚体置于m个不同的标定相对位置,进行标定数据采集;根据标定数据求解各传感器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和各传感器合作目标相对于目标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根据各传感器位姿标定结果和各传感器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对冗余位姿计算结果进行融合,确定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多传感器测量六自由度位姿时,基座刚体、目标刚体、各传感器及合作目标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冗余测量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