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815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63347.1

    申请日:2021-10-28

    Inventor: 杨慧敏 毛辉 延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和车辆,其中,车辆包括机械制动子系统、电制动子系统和防抱死制动子系统,车辆制动控制方法用于整车控制器,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制动踏板的开度信号;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开度信号确定车辆进入紧急制动模式;控制车辆的机械制动子系统和电制动子系统同时作用,其中,控制电制动子系统进行反拖运行,并在检测到防抱死制动子系统的启动信号时控制电制动子系统退出反拖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能有效协调控制机械制动力与电制动力,既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制动能力,又保证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

    车辆控制方法和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4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51728.2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和车辆,所述车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左前轮的第一轮速、右前轮的第二轮速、左后轮的第三轮速、右后轮的第四轮速以及传动轴的传动轴转速;根据第一轮速和第二轮速获得第一车轴的第一车速;根据第三轮速和第四轮速获得第三车轴的第二车速;根据传动轴转速和后桥速比获得第二车轴与第三车轴之间的平均车速;根据第一轮速、第二轮速、第三轮速、第四轮速、第一车速、第二车速和/或平均车速确定车辆的打滑状态;根据打滑状态控制车辆执行差速控制策略,采用该车辆控制方法可以解决车轴间或轮胎间发生打滑的问题,增加车辆的驱动力的利用率并减少轮胎磨损,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差速锁的结合和分离。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987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819950.1

    申请日:2022-07-13

    Inventor: 李猛 毛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电磁阀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通气接口、气室接口和控制接口,控制接口选择性地控制通气接口和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与通气接口连通;驻车灯信号传感器,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可以集成在壳体上,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的响应时间。

    用于车辆的空气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17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09845.5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空气压缩机;干燥器;卸荷控制阀;再生控制阀;气压传感器;控制器,若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且进入供气模式,获取空气压缩机的供气总量和系统工作气压,计算待再生气量,若系统工作气压不小于第一预设气压且待再生气量小于第一预设气量,卸荷控制阀开启且退出供气模式;若系统工作气压不小于第一预设气压且待再生气量不小于第一预设气量,退出供气模式且进入再生模式;若系统工作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气压且待再生气量不小于第二预设气量,进入再生模式。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空气管理系统能够对干燥器进行智能供气、智能再生和强制再生,具有节约能源和避免干燥器内存积水过多等优点。

    干燥罐的反吹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空气管理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927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01868.7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罐的反吹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空气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反吹控制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控制所述干燥罐被反吹,在当前反吹周期中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干燥罐在每个历史打气周期的进气量、所述干燥罐在每个历史反吹周期的反吹气量和所述干燥罐在当前打气周期的当前进气量,其中,所述历史反吹周期为在所述当前反吹周期之前的反吹周期;根据所述干燥罐在每个历史打气周期的进气量、所述干燥罐在每个历史反吹周期的反吹出气量和当前进气量获得所述干燥罐的待再生气量;在待再生气量满足反吹启动条件时,开始对干燥罐进行反吹。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干燥罐的待再生气量的计算,从而能够通过计算后的待再生气量来控制干燥罐反吹。

    空气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空气管理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620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20389.6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空气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空气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车辆处于启动状态;判断空气管理系统是否处于反吹模式;若是,则获取制动系统的当前最低气压;判断所述当前最低气压是否不大于第一预设气压;若是,则控制所述空气管理系统退出所述反吹模式,且进入所述供气模式;若否,则控制所述空气管理系统不退出所述反吹模式,且不进入所述供气模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制动系统的制动气压过低,以优先保障制动功能,有利于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可靠性以及行车安全性。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987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19950.1

    申请日:2022-07-13

    Inventor: 李猛 毛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电磁阀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通气接口、气室接口和控制接口,控制接口选择性地控制通气接口和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与通气接口连通;驻车灯信号传感器,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可以集成在壳体上,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的响应时间。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81542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63347.1

    申请日:2021-10-28

    Inventor: 杨慧敏 毛辉 延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和车辆,其中,车辆包括机械制动子系统、电制动子系统和防抱死制动子系统,车辆制动控制方法用于整车控制器,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制动踏板的开度信号;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开度信号确定车辆进入紧急制动模式;控制车辆的机械制动子系统和电制动子系统同时作用,其中,控制电制动子系统进行反拖运行,并在检测到防抱死制动子系统的启动信号时控制电制动子系统退出反拖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能有效协调控制机械制动力与电制动力,既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制动能力,又保证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

    支架的限位工装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70465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391637.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的限位工装,包括:底座和限位件,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与支架的翼面抵触设置;限位件设置于底座,且限位件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底座移动,限位件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安装至基体的支架限位配合。通过在底座上设有限位件,以让限位件上的限位部能够与支架进行抵触以对支架在基体上设置的位置进行限制,不仅可以让支架在基体上的组装形状能够满足需求,而且可以简化支架在基体上进行组装的组装过程,提升组装效率,且让支架在基体上的组装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由于在限位件可以在底座上进行滑动,从而让限位件能够适应不同的支架与基体,以提升限位工装的使用适用性。

    管路接头模块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004104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3089746.8

    申请日:2023-11-15

    Inventor: 郑万 毛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接头模块和具有其的车辆,管路接头模块包括:面板,面板适于安装于驾驶室的钣金件,面板设有多个接口;多个驾驶室接头部,驾驶室接头部连接于接口的一侧且与驾驶室内部连通,至少部分所述驾驶室接头部安装有第一安装螺母,第一安装螺母适于与驾驶室管路插接安装;多个底盘接头部,底盘接头部与驾驶室接头部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接口的另一侧且与所述驾驶室外部连通;至少部分驾驶室接头部安装有第二安装螺母,第二安装螺母适于与底盘管路插接以与驾驶室外部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路接头模块,具有密封性好、降低了噪声污染和提高了驾驶舒适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