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31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576125.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仪姿态高精度标定方法,相应的方法包括:将第一靶标、激光发射器装置安装在三维激光扫描仪同一平面上,使第一靶标中心和激光发射器装置中心连线与三维激光扫描仪光轴平行;打开激光发射器装置开关将激光投射在第二靶标上,通过多级弯曲装置调整第二靶标的高度和方位,并将激光投射在所述第二靶标中心;采集第一靶标和第二靶标的坐标和姿态数据,根据每个位置的标定数据通过预定方法计算获得该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绝对坐标系。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不同视场大小的姿态标定,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姿态提供了高精度的标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20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9024.6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8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控触发传递监测信息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光敏元件,用于感受外部光线变化;传感器及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物理信息;语音电路,用于存储语音信息;扬声器,用于输出语音信息;MCU单元,用于当有外部光源对所述光敏元件进行照射并移开后,接收传感器及采集电路的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并从所述语音电路中读取对应的语音信息后,按照预设的规则组合,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则组合后从所述语音电路中读取对应的语音信息;再通过扬声器输出对应的语音信息。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及方法实现了一种在黑暗、安静、不易长时间近距离接近等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触发方式简单、中短距离、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方式,可大大提高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072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1089860.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激光螺旋扫描点云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建立包含点的三维坐标以及相关角度信息与旋转次数的点云数据结构;将扫描获得的螺旋线点云数据按照建立的点云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并根据每一个点的相关角度信息与旋转次数对螺旋线点云数据重新排序;根据旋转次数对重新排序后的螺旋线点云数据进行剖切,获得与旋转次数相同数量的单轮廓线点云;对每一条单轮廓线点云进行优化处理,再按照上下单轮廓线点云的相关角度是否相同原则进行连接,形成三维实体模型。该方法让所有点云数据参与计算,最大程度保留了点云的三维形态,最后三维重建实体与点云三维形态吻合,没有孔洞,形成准确的三维重建实体,为后续数据利用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7807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9860.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激光螺旋扫描点云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建立包含点的三维坐标以及相关角度信息与旋转次数的点云数据结构;将扫描获得的螺旋线点云数据按照建立的点云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并根据每一个点的相关角度信息与旋转次数对螺旋线点云数据重新排序;根据旋转次数对重新排序后的螺旋线点云数据进行剖切,获得与旋转次数相同数量的单轮廓线点云;对每一条单轮廓线点云进行优化处理,再按照上下单轮廓线点云的相关角度是否相同原则进行连接,形成三维实体模型。该方法让所有点云数据参与计算,最大程度保留了点云的三维形态,最后三维重建实体与点云三维形态吻合,没有孔洞,形成准确的三维重建实体,为后续数据利用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219024.6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8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控触发传递监测信息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光敏元件,用于感受外部光线变化;传感器及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物理信息;语音电路,用于存储语音信息;扬声器,用于输出语音信息;MCU单元,用于当有外部光源对所述光敏元件进行照射并移开后,接收传感器及采集电路的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并从所述语音电路中读取对应的语音信息后,按照预设的规则组合,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则组合后从所述语音电路中读取对应的语音信息;再通过扬声器输出对应的语音信息。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及方法实现了一种在黑暗、安静、不易长时间近距离接近等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触发方式简单、中短距离、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方式,可大大提高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31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576613.0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1V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装置,主要包括扫描单元、嵌入式控制单元、供电箱、PDA组成;扫描单元由径向、轴向电机和运动控制单元组成,通过运动控制单元驱动径向电机和轴向电机旋转;径向、轴向电机信号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信号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单元的测距信号输入端连接,倾角传感器的倾角信号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单元的倾角信号输入端连接,嵌入式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防护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航空插头和固定转换单元。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为矿山采空区三维形态测量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31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576613.0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1V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装置,主要包括扫描单元、嵌入式控制单元、供电箱、PDA组成;扫描单元由径向、轴向电机和运动控制单元组成,通过运动控制单元驱动径向电机和轴向电机旋转;径向、轴向电机信号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信号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单元的测距信号输入端连接,倾角传感器的倾角信号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单元的倾角信号输入端连接,嵌入式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防护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航空插头和固定转换单元。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为矿山采空区三维形态测量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06313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6125.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仪姿态高精度标定方法,相应的方法包括:将第一靶标、激光发射器装置安装在三维激光扫描仪同一平面上,使第一靶标中心和激光发射器中心连线与三维激光扫描仪光轴平行;打开激光发射器装置开关将激光投射在第二靶标上,通过多级弯曲装置调整第二靶标的高度和方位,并将激光投射在所述第二靶标中心;采集第一靶标和第二靶标的坐标和姿态数据,根据每个位置的标定数据通过预定方法计算获得该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绝对坐标系。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不同视场大小的姿态标定,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姿态提供了高精度的标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572235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252392.5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数据通信的远程边坡安全监测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不佳或不能覆盖的地区,部署低成本、高可靠的边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上述情况下数据远程可靠回传的问题;同时,在发生自然灾害地面基础通信设施失效时,依然能够保证边坡监测数据有效传回远程数据监测中心。此外,通过贴片式北斗嵌入式通信模块集成到边坡监测数据采集装置电路板上,贴片式北斗嵌入式通信模块直接与采集仪MCU通信,实现了北斗边坡监测设施的小型化和通信可靠性,同时降低系统整体成本。另外,采用正弦波低压扫频激振技术,减少一般高压脉冲式激振对传感器的寿命损伤;并且,能够通过温度补偿修正采集的压力值,使测值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04060791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262885.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安全监测信息采集仪,包括:采集仪主机,以及分别与所述采集仪主机相连的外置主电源及备用可充电锂电池;其中,所述采集仪主机中包括:充放电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组及通信单元组;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组及通信单元组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置主电源及备用可充电锂电池相连;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组与所述通信单元组相连。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矿山安全监测信息采集仪,实现了矿山安全监测使用的多类型传感器接入同一采集仪,降低监测成本,同时解决了在矿山使用环境中经常发生的交流断电导致采集中断的问题,并具有灵活的通信配置方式,提高了矿山安全监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