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24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15720.5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车架总成包括:防雷板,所述防雷板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防雷板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部和后部;前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两个第一支脚和一个前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支脚的后端分别与所述防雷板的前部相连,两个所述第一支脚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连接板相连;后车架,所述后车架包括两个第二支脚和一个后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支脚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防雷板的后部相连,两个所述第二支脚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连接板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总成,通过将防雷板与前车架和后车架相连,使车架与防雷板合二为一,不仅达到了车辆轻量化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整车高度,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293425.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F41H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地雷防护结构及汽车,地雷防护结构包括:呈V型结构的底板,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板体具有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一侧与第三侧连接形成夹角α,第二侧和第四侧分别形成有翻边,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内表面;防雷板,防雷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连接;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防雷板和第一内表面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防雷板和第二内表面连接。这样,可以降低所述地雷防护结构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93425.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F41H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地雷防护结构及汽车,地雷防护结构包括:呈V型结构的底板,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板体具有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一侧与第三侧连接形成夹角α,第二侧和第四侧分别形成有翻边,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内表面;防雷板,防雷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连接;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防雷板和第一内表面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防雷板和第二内表面连接。这样,可以降低所述地雷防护结构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8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666033.3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集成装置及仿真应用方法,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仿真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仿真车辆模型文件以形成三维的仿真测试场景;在所述仿真车辆模型中设计车用传感器系统;获取CIDAS数据并将所述CIDAS数据进行类型转化后导入主动安全系统的仿真软件中,与所述仿真车辆模型文件进行场景搭建以形成完整的主动安全系统仿真测试场景;根据设定的仿真测试场景并结合ADAS功能算法参数运行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测试;提取仿真测试的结果进行ADAS功能有效性评价以进行参数优化。本发明提高了整车主动安全系统的有效性,避免了更多的交通事故,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35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027901.9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0R2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该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踏板,踏板和第二旋转轴旋转固定,踏板的第一端延伸出一弯折结构,第二端位于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挡块,挡块通过至少一个扭簧与第一支撑架连接,扭簧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扭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端固定在挡块上,挡块靠近踏板的一侧固定有与卡接结构匹配的卡扣。本发明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腿部容易受到伤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1473.X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2D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和汽车。转向管柱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还包括:自适应剪切溃缩吸能模块,其第一连接点与内套管相连接,其第二连接点与汽车仪表板横梁相连接;所述自适应剪切溃缩吸能模块包括上固定支架和塞座,所述塞座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支架;所述塞座和所述上固定支架之间设置一诱导压溃缺口;逐级压溃式吸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下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本发明的转向管柱装置以自适应剪切溃缩式吸能模块和逐级压溃式吸能模块为主要组成的转向管柱装置为吸能载体,有效的吸收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前冲的动能,减小驾驶员头部和胸部伤害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3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27901.9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0R2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9 , B60R2021/0004 , B60R2021/00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该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踏板,踏板和第二旋转轴旋转固定,踏板的第一端延伸出一弯折结构,第二端位于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挡块,挡块通过至少一个扭簧与第一支撑架连接,扭簧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扭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端固定在挡块上,挡块靠近踏板的一侧固定有与卡接结构匹配的卡扣。本发明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腿部容易受到伤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589161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269797.X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0R1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滚杠安装固定装置及汽车,其中防滚杠安装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防滚杠和风窗内板的安装部;与风窗内板和安装部连接的加强部;以及设置于防滚杠和加强部之间的、且与防滚杠和加强部分别连接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滚杠安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强度高、安装方便,在汽车受到高速冲击下,不仅可以把部分冲击能量传递到车身的后部,避免过多的能量集中在车身前部,使车身乘员舱变形严重,影响乘员的生存空间,而且可以实现风窗内板与防滚杠之间牢固的连接,对车辆A柱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3270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995544.6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0R2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发生碰撞,乘员向下运动压缩座椅坐垫时,致使安全带的腹带相对于髋部向上移动,对乘员产生损伤的问题。该安全带装置包括:宽拉带、第一拉带、第二拉带以及腹部安全带;所述第一拉带的一端与所述宽拉带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一第一锁扣;所述第二拉带的一端与所述宽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一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与所述腹部安全带的一端扣接;所述第二锁扣与所述腹部安全带的另一端扣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但可以防止车内乘员发生损伤,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32695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60744.9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0R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总成及汽车,该安装支架用于安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传感器,该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汽车的中通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几”型结构。该安装支架具有重量轻、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抵抗载荷冲击能力强、耐久性好、结构稳定等特点,为ESP的传感器信号正确稳定的采集提供了保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