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70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76035.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S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紧缩场扫描架及测试系统。该扫描架包括:底座、俯仰模块、标准节、主极化模块、直线模块、天线部件和动态调整模块。由于扫描架由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拆装的多个部件构成,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紧缩场定制的扫描架,导致基于该扫描架的紧缩场测试系统的可移植性差,难以适应不同测试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74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706124.6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R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天线罩电性能大角度自动测量转台,包括大致呈L型的天线方位轴和天线罩方位轴以及底座和工控机,天线方位轴和天线罩方位轴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二者的旋转轴线重合。本发明中天线罩方位轴、天线方位轴和SMAP均采用闭环控制,尤其天线罩方位轴与天线方位轴共用一个圆光栅,可最大程度上消除机械形变等造成的角度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19766.6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波暗室天线罩安装用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所述固定装置的起吊臂包括起吊孔、外端面、内端面和吊臂安装孔;吊臂安装孔设置在外端面上;其转接工装包括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工装第一轴向定位面、工装第一径向定位面、工装第二轴向定位面和工装第二径向定位面,第一螺纹孔设置在工装第一轴向定位面上;第二螺纹孔设置在工装第一径向定位面上;所述起吊臂的外端面与工装第一轴向定位面重合,且通过设置在吊臂安装孔和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钉连接;其能解决天线罩水平起吊和在微波暗室内与测试转台的安装对接问题,安装和拆卸简便,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61922.3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球面扫描架,包括:第一圆弧形轨道、第二圆弧形轨道和圆弧运动部件,其中,所述圆弧运动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圆弧轨道与所述第二圆弧轨道垂直搭建且所述第一圆弧形轨道和所述第二圆弧形轨道之间刚性联接,能够实现半径大于10m的圆弧扫描运动,使得大半径圆弧扫描运动的精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0704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976035.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紧缩场扫描架及测试系统。该扫描架包括:底座、俯仰模块、标准节、主极化模块、直线模块、天线部件和动态调整模块。由于扫描架由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拆装的多个部件构成,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紧缩场定制的扫描架,导致基于该扫描架的紧缩场测试系统的可移植性差,难以适应不同测试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74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06124.6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R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天线罩电性能大角度自动测量转台,包括大致呈L型的天线方位轴和天线罩方位轴以及底座和工控机,天线方位轴和天线罩方位轴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二者的旋转轴线重合。本发明中天线罩方位轴、天线方位轴和SMAP均采用闭环控制,尤其天线罩方位轴与天线方位轴共用一个圆光栅,可最大程度上消除机械形变等造成的角度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113980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552180.X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F16D7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部件、设置在固定部件上可进行旋转的运动部件和设置在固定部件上的限位部件;运动部件上固设有限位撞块;限位部件包括滑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滑块运动行程范围的第一固定限位撞块和第二固定限位撞块;限位撞块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第一固定限位撞块的顶端位置的上方和第二固定限位撞块的顶端位置的上方;运动部件的顺时针旋转角度或逆时针旋转角度均大于36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机械撞块限位方式在实现多个限位位置时出现的干涉等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