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44408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885442.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大连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服务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缝渗漏水的抢修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砌筑结构、设置在砌筑结构上的变形缝、设置在砌筑结构表面于变形缝处的抢修装置以及设置在钢带卡槽内的钢带,所述钢带以及抢修装置通过射钉固设在砌筑结构上,所述抢修装置包括包括砌筑结构、设置在砌筑结构上的变形缝、设置在砌筑结构表面于变形缝处的抢修装置以及设置在钢带卡槽内的钢带,所述钢带以及抢修装置通过射钉固设在砌筑结构上,所述导风角和变形孔靠近橡胶止水带底面的一侧凸出橡胶止水带底面,所述橡胶止水带底面设有与导风角底面平齐的防水材料。本申请能够对施工缝渗漏水位置进行快速、有效封堵,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安装工期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243694.4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监测控制偏离度的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后损伤判定方法,包括步骤一,监测既有道路设施的最大变形值Umax;步骤二:确定穿越工程施工过程中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步骤三:计算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选择最大值作为最终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max;步骤四:确定穿越工程施工后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2;步骤五:监测控制偏离度δ1max与监测控制偏离度δ2的大小;步骤六:确定既有道路设施的控制偏离度δ;步骤七:当既有道路设施的控制偏离度δ≥1.0时,对既有道路设施采取补救措施。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工后损伤评价没有一套成熟的评价体系、常采用定性的评价以及评价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3694.4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监测控制偏离度的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后损伤判定方法,包括步骤一,监测既有道路设施的最大变形值Umax;步骤二:确定穿越工程施工过程中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步骤三:计算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选择最大值作为最终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1max;步骤四:确定穿越工程施工后既有道路设施的监测控制偏离度δ2;步骤五:监测控制偏离度δ1max与监测控制偏离度δ2的大小;步骤六:确定既有道路设施的控制偏离度δ;步骤七:当既有道路设施的控制偏离度δ≥1.0时,对既有道路设施采取补救措施。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工后损伤评价没有一套成熟的评价体系、常采用定性的评价以及评价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331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43028.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建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对既有道路设施下方的管线进行勘测,并得出勘测结果;步骤二,将位于穿越工程影响区范围内的既有道路设施按其重要性划分为三个等级;步骤三:对既有道路设施的重要性划分等级进行修正;步骤四:确定穿越工程的施工方法;步骤五:勘测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之间的距离;步骤六:得出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的接近关系等级;步骤七:初步评定穿越工程的风险等级;步骤八:对穿越工程的风险等级进行修订,最终得出穿越工程的风险等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对主观判断的依赖性大以及划分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2210.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开挖面滑移潜在区域程度计算方法,属于滑移潜在区域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开挖面裂隙图像;获取所有裂隙迹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根据各裂隙迹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将各裂隙迹线直线化,得到开挖面裂隙直线化图像;对开挖面裂隙直线化图像进行骨架提取,得到迹线骨架图像;依次遍历迹线骨架图像的像素点,得到像素点的潜在滑移区域程度指标;将各像素点的潜在滑移区域程度指标进行归一化,得到潜在滑移区域程度矩阵,并将潜在滑移区域程度矩阵映射到伪彩色空间,完成岩石开挖面滑移潜在区域程度计算和可视化。本发明基于多因素的指标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潜在滑移区域评估未考虑岩石裂隙迹线,精准度不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021365.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隧道施工中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轴线埋深、隧道开挖半径与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获取各层土体的厚度和土质类型;根据各层土体的土质类型确定各层土体的沉降槽系数;根据隧道轴线埋深、各层土体的厚度和沉降槽系数计算各层土体在纵坐标处的沉降槽宽度系数;根据隧道轴线埋深、隧道开挖半径、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和纵坐标处的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复合成层地层中各层土体在地表以下、隧道起拱线以上任意一点处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本发明公开的城市隧道施工中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复合成层地层的简单、快速变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787653.1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RD施工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RD法模型试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无法真实地模拟CRD法的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定量、准确地控制开挖速度和进尺,以及无法同时研究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以及不同刚度的影响的问题,其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一端中部活动连接有玻璃板,本发明,通过调整各开挖块右端超出支护圆管右端的长度来模拟未支护段的长度,若各开挖块右端与支护圆管的右端齐平,则模拟隧道开挖后立即支护的情况,通过支护圆管右侧四个部分纵向长度的差异来模拟各开挖部分的纵向间距,从而能够模拟CRD法的实际施工过程;通过选用相同的电机转速可以准确控制开挖速度,同时通过观察螺纹杆上的刻度标记可以控制开挖进尺。
-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9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11365.0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作用下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包括:计算重力场应力释放荷载作用下的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复势解析函数;计算隧道在空洞边界上引起的附加面力;计算在附加面力作用下空洞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复势解析函数;计算空洞在隧道边界上引起的附加面力;计算在附件面力作用下隧道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复势解析函数;重复执行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满足设定的停止条件;叠加历次迭代获得的复势解析函数,得到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最终的复势解析函数,以及围岩应力及位移的最终的计算公式。本发明方法能够考虑隧道与空洞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考虑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重力场应力释放,求解效率高,求解精度好。
-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36902.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围岩结构性的隧道锚固体系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围岩最大变形量和隧道围岩极限变形量;判断所述隧道围岩最大变形量是否小于所述隧道围岩极限变形量;若是,则对隧道正常施工;若否,则获取围岩松动范围和锚杆支护范围;判断所述围岩松动范围是否小于所述锚杆支护范围;若是,则仅采用锚杆支护;若否,则采用锚杆和锚索协同支护。采用本发明的基于围岩结构性的隧道锚固体系设计方法或系统能够实现隧道设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