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开挖面滑移潜在区域程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4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2210.6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开挖面滑移潜在区域程度计算方法,属于滑移潜在区域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开挖面裂隙图像;获取所有裂隙迹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根据各裂隙迹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将各裂隙迹线直线化,得到开挖面裂隙直线化图像;对开挖面裂隙直线化图像进行骨架提取,得到迹线骨架图像;依次遍历迹线骨架图像的像素点,得到像素点的潜在滑移区域程度指标;将各像素点的潜在滑移区域程度指标进行归一化,得到潜在滑移区域程度矩阵,并将潜在滑移区域程度矩阵映射到伪彩色空间,完成岩石开挖面滑移潜在区域程度计算和可视化。本发明基于多因素的指标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潜在滑移区域评估未考虑岩石裂隙迹线,精准度不够的问题。

    一种城市隧道施工中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021365.4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隧道施工中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轴线埋深、隧道开挖半径与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获取各层土体的厚度和土质类型;根据各层土体的土质类型确定各层土体的沉降槽系数;根据隧道轴线埋深、各层土体的厚度和沉降槽系数计算各层土体在纵坐标处的沉降槽宽度系数;根据隧道轴线埋深、隧道开挖半径、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和纵坐标处的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复合成层地层中各层土体在地表以下、隧道起拱线以上任意一点处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本发明公开的城市隧道施工中复合成层地层的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复合成层地层的简单、快速变形预测。

    一种CRD法模型试验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91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787653.1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RD施工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RD法模型试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无法真实地模拟CRD法的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定量、准确地控制开挖速度和进尺,以及无法同时研究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以及不同刚度的影响的问题,其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一端中部活动连接有玻璃板,本发明,通过调整各开挖块右端超出支护圆管右端的长度来模拟未支护段的长度,若各开挖块右端与支护圆管的右端齐平,则模拟隧道开挖后立即支护的情况,通过支护圆管右侧四个部分纵向长度的差异来模拟各开挖部分的纵向间距,从而能够模拟CRD法的实际施工过程;通过选用相同的电机转速可以准确控制开挖速度,同时通过观察螺纹杆上的刻度标记可以控制开挖进尺。

    重力作用下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9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11365.0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作用下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包括:计算重力场应力释放荷载作用下的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复势解析函数;计算隧道在空洞边界上引起的附加面力;计算在附加面力作用下空洞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复势解析函数;计算空洞在隧道边界上引起的附加面力;计算在附件面力作用下隧道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复势解析函数;重复执行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满足设定的停止条件;叠加历次迭代获得的复势解析函数,得到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最终的复势解析函数,以及围岩应力及位移的最终的计算公式。本发明方法能够考虑隧道与空洞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考虑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重力场应力释放,求解效率高,求解精度好。

    一种隧道仰拱质量无损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03464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6057.4

    申请日:2019-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仰拱质量无损检测仪,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稳压管、电池、开关和电流表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检测每段仰拱型材的电阻阻值而进一步判断仰拱型材是否有损伤,其判断快速准确,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隧道安全,使用方便,检测快捷,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一种基于围岩结构性的隧道锚固体系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5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36902.5

    申请日:2018-09-06

    Inventor: 张顶立 孙振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围岩结构性的隧道锚固体系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围岩最大变形量和隧道围岩极限变形量;判断所述隧道围岩最大变形量是否小于所述隧道围岩极限变形量;若是,则对隧道正常施工;若否,则获取围岩松动范围和锚杆支护范围;判断所述围岩松动范围是否小于所述锚杆支护范围;若是,则仅采用锚杆支护;若否,则采用锚杆和锚索协同支护。采用本发明的基于围岩结构性的隧道锚固体系设计方法或系统能够实现隧道设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种连接件及半自动安装钢管拱形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87752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16236.9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件及半自动安装钢管拱形支撑,涉及土木工程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连接件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结合部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结合部包括榫头以及与所述榫头相匹配的卯眼,所述榫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上,所述卯眼设置于所述第二元件上;钢管拱形支撑分为若干部分,相邻的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发明主要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钢拱初期支护设置,实现了钢管拱形支撑安装的全机械化的操作,解决了传统钢拱支护施工过程的繁琐问题,为今后钢拱支护的设置提高了安全性与时效性。

    适用于模拟实验的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431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51540.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模拟实验的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电阻线圈、设置在电阻线圈上的测点和电阻读数仪,从测点上引出的导线和从电阻线圈的顶端引出的导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电阻读数仪上,测点为塑胶圆盘,塑胶圆盘的四个方向固定有电刷,该电刷与所述电阻线圈保持接触。塑胶圆盘中的环形导体上设有接线柱,从接线柱引出一根导线,该导线连接到电阻读数仪。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很好地满足隧道围岩分层沉降的室内模型试验的需求,通过对测点所处位置线圈电阻的测定,就能方便的得到测点位置变化量,进而得到测点沉降值。测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合理避免了传统测试仪器中磁环之间在相距较近时的相互影响。

    一种用于模拟盾构泥膜形成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3414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938476.4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4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盾构泥膜形成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层模拟箱、用于模拟泥浆仓的有机玻璃管道和为有机玻璃管道内的泥浆供驱动力的动力加载系统;所述有机玻璃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地层模拟箱套接连通,所述动力加载系统从有机玻璃管道的另一端为有机玻璃管道内的泥浆提供驱动力。本发明对泥膜形成过程各监测参数变化规律以及泥浆渗透情况和泥膜性能定性参数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影响泥浆平衡式盾构有效泥膜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泥浆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基于围岩完全变形控制的中国隧道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04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0838.9

    申请日:2012-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围岩完全变形控制的中国隧道修建方法,其实施步骤为:(1)地质判定: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与围岩物理力学特性综合评价,确定隧道围岩分级与物理力学参数;(2)标准制定: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制定围岩变形控制标准和满足安全性、经济性的初步设计方案;(3)对策拟定:针对变形全过程制定详细的变形控制对策,并在施工图设计中将围岩变形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个施工工序;(4)过程测定:在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对关键施工部位和关键施工工序进行重点监测,判断工程的安全性并及时作出反应;(5)状态评估:及时对支护结构状态进行评估,对隧道围岩结构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给出合理的补强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