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21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126385.1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的研制领域。该方法利用CVD方法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然后将石墨烯转移到目标衬底上;在石墨烯与目标衬底的结构上面涂覆光刻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方法轰击,使光刻胶变性,然后泡掉残余的光刻胶;将经过轰击的光刻胶、石墨烯和目标衬底一并进行高温处理,使光刻胶碳化,形成碳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到的密集分布的有较高的导电性能的大比面积的碳纳米材料的厚度大概为50~200nm,各个碳纳米线条的直径大概为十几纳米,长度为数十纳米。

    地喹氯铵-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轭化合物及其修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

    公开(公告)号:CN10275755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123878.0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QA-PEG2000-DSPE共轭化合物及其修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白藜芦醇脂质体,其组成包括:白藜芦醇和脂材,所述白藜芦醇和脂材的质量比为1∶20至1∶40;所述脂材由蛋黄卵磷脂、胆固醇和式I所示的化合物组成,三者的摩尔比依次为(63-67)∶(18-22)∶(2-4.35)。经药效试验证明,线粒体靶向性白藜芦醇脂质体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及其耐药A549/cDDP细胞的体外细胞实验、肿瘤球模型及体内移植瘤模型中都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可以穿透到肿瘤球的核心。将其与长春瑞滨脂质体联用可显著提高长春瑞滨脂质体对耐药性A549/cDDP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式I)。

    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3317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44677.1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及其应用。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为如下1)或2)或3)所示:1)由载体和紫杉醇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和地喹氯铵的混合物;2)由载体和紫杉醇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和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混合物;3)由载体和紫杉醇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本发明的功能化紫杉醇纳米胶束在口服给药后能使紫杉醇通过胃肠道屏障,克服耐药性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本发明的功能化紫杉醇纳米胶束口服剂型能避免过敏反应,可用于众多的癌症病人,同时适用于多药耐药肿瘤,比当前的静脉注射剂型有更大的优越性。

    一种实现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值增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384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285611.9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值的增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金属共面波导的信号线上覆盖二维材料,来实现对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的增加。本发明在实现特征阻抗值增加的同时,不会增加导体的导体损耗。不同于一般通过调整结构参数来增加金属共面波导的特征阻抗值,本发明对金属共面波导的特征阻抗值增加的方法较为直观简单,避免了耗费大量的调整时间。另外,本发明不影响原金属共面波导制备过程中的任何加工过程,能够很好地与其制备工艺兼容。

    一种实现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值增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38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85611.9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值的增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金属共面波导的信号线上覆盖二维材料,来实现对金属共面波导特征阻抗的增加。本发明在实现特征阻抗值增加的同时,不会增加导体的导体损耗。不同于一般通过调整结构参数来增加金属共面波导的特征阻抗值,本发明对金属共面波导的特征阻抗值增加的方法较为直观简单,避免了耗费大量的调整时间。另外,本发明不影响原金属共面波导制备过程中的任何加工过程,能够很好地与其制备工艺兼容。

    一种全碳同轴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392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116434.8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碳同轴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石墨烯为单原子层厚,将石墨烯卷作圆柱体,构成半径很小(可以小到nm级别)的同轴线的内导体,同轴线内导体传导电流,同时,用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来做同轴线的外导体构成电磁波在空间中的边界,利用氧化石墨来做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介质材料,约束、引导电磁波能量的定向传输。本发明制得的同轴线的尺寸非常小,可以适用于射频、微波集成电路。

    一种全碳同轴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39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6434.8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碳同轴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石墨烯为单原子层厚,将石墨烯卷作圆柱体,构成半径很小(可以小到nm级别)的同轴线的内导体,同轴线内导体传导电流,同时,用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来做同轴线的外导体构成电磁波在空间中的边界,利用氧化石墨来做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介质材料,约束、引导电磁波能量的定向传输。本发明制得的同轴线的尺寸非常小,可以适用于射频、微波集成电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