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的浸入式水口快换滑板机构及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快换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83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286145.8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晶器的浸入式水口快换滑板机构,其包括滑板和设置于所述滑板一侧的浸入式水口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板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推板机构具有水口推板和对所述水口推板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在阻尼转轴两端的拨片和定位块,所述拨片被构型为随着所述第二浸入式水口从初装位置沿滑板的滑槽向所述工作位置运动,与所述第二浸入式水口的突出部接合,被所述突出部推动而带动所述阻尼转轴转动。本申请还公开了对应的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快换机器人系统。本申请的快换滑板机构和快换机器人系统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浸入式水口的准备、烘烤、在线切换等工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烧氧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07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040550.0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氧引流系统,包括:视觉定位系统与机器人系统对接或分离,对接时受控于机器人系统,对钢包的下水口进行定位操作得到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系统;烧氧引流枪与机器人系统对接或分离,在对接时受控于机器人系统,对下水口进行烧氧引流操作;机器人系统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视觉定位系统对下水口进行定位操作,并根据位置信息控制烧氧引流枪移动至指定位置;监控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下水口的浇注情况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以判断下水口是否引流成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烧氧引流枪快速准确地插入钢包下水口;烧氧引流枪具备自动点燃功能,无需进行人工点燃,避免了人员被烫伤的风险。

    一种机械臂
    3.
    发明公开
    一种机械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147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45674.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械臂,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纵轴、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第一纵轴、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均可自转;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可移动连接,使第二纵轴上下移动;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转动连接,使第三纵轴可沿水平方向转动;前伸臂的一端与第三纵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末端支架固定连接;自平衡模块包括自平衡转轴、自平衡调节块和配重块,自平衡模块设置在末端支架的两个侧壁上;自平衡转轴与末端支架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自平衡调节块与自平衡转轴转动连接,且自平衡调节块的一端位于长水口托环的下方,自平衡调节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末端支架的侧壁外部,配重块与自平衡调节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密封圈安装单元以及密封圈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55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286144.3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安装单元,其包括接口部分用于连接机器人和安装在所述接口部分上的夹持安装部分,所述夹持安装部分包括定心结构,所述定心结构包括固定在浮动定位结构内的提供接合表面的定心结构体,以及由驱动单元驱动与接合表面接合或分开的定位头;其中,所述接合表面被构型为与所述定位头接合后提供水平方向的分力以限制浮动结构的水平方向的位移。提供的浮动定位结构可以实现安装过程中的自定位低损耗安装。本申请还公开了对应的密封圈安装装置。

    一种机械臂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47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445674.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械臂,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纵轴、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第一纵轴、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均可自转;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可移动连接,使第二纵轴上下移动;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转动连接,使第三纵轴可沿水平方向转动;前伸臂的一端与第三纵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末端支架固定连接;自平衡模块包括自平衡转轴、自平衡调节块和配重块,自平衡模块设置在末端支架的两个侧壁上;自平衡转轴与末端支架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自平衡调节块与自平衡转轴转动连接,且自平衡调节块的一端位于长水口托环的下方,自平衡调节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末端支架的侧壁外部,配重块与自平衡调节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一种烧氧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0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40550.0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氧引流系统,包括:视觉定位系统与机器人系统对接或分离,对接时受控于机器人系统,对钢包的下水口进行定位操作得到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系统;烧氧引流枪与机器人系统对接或分离,在对接时受控于机器人系统,对下水口进行烧氧引流操作;机器人系统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视觉定位系统对下水口进行定位操作,并根据位置信息控制烧氧引流枪移动至指定位置;监控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下水口的浇注情况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以判断下水口是否引流成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烧氧引流枪快速准确地插入钢包下水口;烧氧引流枪具备自动点燃功能,无需进行人工点燃,避免了人员被烫伤的风险。

    连铸长水口密封气管自动对接机构、相关联的快换接头结构以及自动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83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286143.9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长水口密封气管对接机构,其中第一夹爪气缸单元包括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被构型为在朝向所述连铸长水口的方向定位阴接头组件或阳接头组件的接头定位件,第二夹爪气缸单元包括第二夹爪,第二夹爪被构型为夹紧所述快换阴接头的滑套;平动气缸耦合于所述第二夹爪气缸单元并被配置为在所述滑动方向上相对所述安装底板可推动所述第二夹爪气缸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夹爪气缸单元或者临近所述第一夹爪气缸单元。本申请还公开了与该对接机构相关联的快换接头结构以及自动对接系统。本申请解决了密封气管自动对接的难题,提供精准定位,可适用于任何原始顶包机械手改装,且改装结构简单。

    一种机器人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42569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975489.2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纵轴、第二纵轴和第三纵轴,以及相互平行的连接臂、套筒转轴和前伸臂;第一纵轴通过升降机构与第二纵轴可移动连接;第二纵轴通过连接臂与第三纵轴可移动连接;前伸臂通过套筒转轴与第三纵轴转动连接;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以及相互平行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纵轴的上部铰接,上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纵轴的上部铰接;下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纵轴的下部铰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纵轴的下部铰接;升降油缸用于驱动上连杆和下连杆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机器人工作部分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以将机器人整体快速移动至安全区域,达到快速规避现场设备的目的。

    一种介质管插拔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41965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393470.7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质管插拔装置,该装置包括介质管底座和介质管连接组件,介质管底座固定在滑板机构上,介质管连接组件通过机器人进行操作;介质管底座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介质管底座的底部设有插槽,用于与介质管组件的连接;介质管底座的顶端设有插孔;介质管连接组件包括:插板、连接板和导向轴;插板和连接板平行设置,且插板和连接板之间竖直设置多个弹簧;插板的两侧设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凸起;导向轴竖直穿过插板并通过其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使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前端管路依次穿过插板和连接板,且处于连接板上部的前端管路的端部设有插针,插针与插孔相适配。

    一种滑板油缸夹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2814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393485.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油缸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滑轨,其水平设置;夹爪,其与所述滑轨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设有两个,用于对滑板油缸进行抓取,所述夹爪相对所述滑轨的一面设置为斜面;气缸,其与所述夹爪连接,用于对所述夹爪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机械夹爪对滑板油缸进行抓取,并且将夹爪与滑板油缸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使得夹具对滑板油缸的抓取更加稳定,避免滑板油缸在搬运过程中发生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