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叶轮类零件的离线装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37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14028.4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轮类零件的离线装夹装置,涉及叶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用于将装夹装置固定于叶轮加工设备上;所述滑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伸缩架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架的滑槽内,底部设置有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包括换向座及夹盘,所述夹盘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换向座的两输出端;所述夹盘中的固定盘固定连接于换向座的输出端,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由动力总成驱动;所述动力总成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动力总成于外部气源连接。通过本发明的设置可对叶轮进行换向输送,将竖直加工的叶轮放置于水平的下一工位平面上。

    一种叶轮类零件快速换装精度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58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702403.9

    申请日:2018-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类零件快速换装精度在线检测方法,利用在线测头对换装后叶轮类零件端面上的三个点进行数据测量,计算获得叶轮类零件端面的法向矢量;接着得到该法向矢量在机床XY平面内的投影,投影方向即为端面最高点指向最低点的方向;然后指定端面最高点和最低点,利用在线测头探测得到端面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坐标;计算最高点与最低点Z方向的坐标差值,如果该坐标差值大于叶轮类零件装夹找正要求的数值,则精度不合格,将叶轮类零件抓走;如果该坐标差值小于叶轮类零件装夹找正要求的数值,则精度合格,继续加工。本发明能够确定零件的快速换装精度,以全自动在线方式实现,无需人工进行干预,效率高。

    整体叶轮成组分类编码与几何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690651.3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体叶轮成组分类编码与几何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整体叶轮加工特征和技术特点;根据整体叶轮加工特征和技术特点建立整体叶轮成组分类编码与几何特征参数;根据整体叶轮成组分类编码与几何特征参数生成计算模型,以用于计算整体叶轮产品的成组聚类划分结果。由此,可以实现整体叶轮产品的成组聚类划分,能够为建立叶轮结构特征与工艺策略路线、工艺参数体系的对应关系提供前提和重要参考,对于提高加工效率、优化铣削加工工艺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整体叶轮铣削加工工艺信息集成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在线测量的闭式叶轮加工接刀痕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213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702437.8

    申请日:2018-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测量的闭式叶轮加工接刀痕控制方法,首先保证加工叶片前的零件形位公差要求,安装找正后进行正反开粗加工,之后通过自然时效释放应力,补偿数控机床零点后再次安装零件,测量零件中心位置,同样在A0和C0状态下测量销孔中心位置;然后确定零件角向值及零件中心的初始位置角;假设叶片总数为N,通过G代码将机床坐标系寄存器中的X轴、Y轴数值分别设定为X1,n、Y1,n,调用设定的寄存器作为程序坐标零点,进行反面叶片型面的精加工;翻转工件采用相同方法进行正面精加工。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装夹偏差、应力变形、零件形位公差对叶片接刀影响,显著提高叶轮或叶盘加工的接刀精度。

    一种高精度零件的刀柄式快换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64255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21004.3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零件的刀柄式快换工装,属于工装夹具设计技术领域。该工装主要包括液压刀柄、底座和拉紧装置;其中,底座与工作台固接;液压刀柄通过拉紧装置与底座连接,并通过滚珠和顶丝限位;以工装的中心轴线为基准,底座底面垂直度不大于0.01mm,液压刀柄与底座的配合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01mm,且配合面的跳动量不大于0.01mm。该工装针对批产精密小零件,能够在快速更换的前提下,保证产品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有效减少装卡找正时间,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数控机床振动幅值预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13790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450288.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振动幅值预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数控机床的整体刚度模型,并获取机床各结合面的动刚度;基于各结合面的动刚度,获得数控机床在不同频率下的动刚度数据,生成数控机床的动刚度曲线;将数控机床的平均切削力,代入整体刚度模型的同时,基于动刚度曲线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预测机床在加工时主轴与工作台之间的相对振幅的最终整体刚度模型。该方法采用多体理论、动刚度、机器学习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机床整体建模方式,并将模型用于预测机床加工时主轴与工作台之间的相对振幅,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一种数字化生产线人工装配台装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76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7566.2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生产线人工装配台装夹装置,属于数字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动盘设置有多个半边齿状的条形通孔,定盘设置有凹槽,壳体顶端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壳体内部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定盘固定在支架上,定盘顶端设置有动盘,动盘顶端设置有壳体,传动轴贯穿支架、动盘以及定盘抵在壳体内部顶端的圆形凹槽内,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端,动盘通过键固定在传动轴上,定盘的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移动块,多个移动块顶端均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动盘上的半边齿状的条形通孔以及壳体上的条形通孔与挤压块连接;本发明通过动盘的不断转动推动多个连接杆靠近或远离中心位置,实现对零件的装夹,使得装夹更加稳定。

    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2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11920.X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涉及机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用的底板、可旋转的顶板、升降装置、伸缩装置和夹紧装置,底板的顶面中心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外周设置有支撑块,旋转电机的工作轴顶端贯穿顶板后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顶板的底面上呈圆周布置有多个滚轮,滚轮嵌入到支撑块顶面的滚轮槽内;升降装置连接在顶板的顶面一侧,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升降装置上,另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在一起;底板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本发明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快捷,可快速实现工作位置的调整,通过多个装置的配合,实现数控机床机内自动上下料作业,夹紧作业稳定可靠,实用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