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8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7576.6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异物侵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安全行车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包括侵限异物的轨道图像;根据所述轨道图像确定安全限界区域和侵限异物的坐标,并基于所述安全限界区域以及所述坐标,判断所述侵限异物是否位于所述安全限界区域内;若所述侵限异物位于安全限界区域内,则判断所述侵限异物的属性为平面或立体;若所述侵限异物的属性为立体,则计算所述侵限异物的占用面积和高度;根据所述占用面积和高度判断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综合判断侵限异物的属性,能够提升行车安全评估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计算异物的占用面积和高度,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对轨道空间的占用情况和潜在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2898.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19/165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故障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钢轨侧引接线上的电流值,电流值包括第一引接线上的第一电流值和第二引接线上的第二电流值,第一引接线与钢轨侧靠近电缆侧一端的第一轨道连接,第二引接线与钢轨侧远离电缆侧一端的第二轨道连接;判断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的差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若否,判断钢轨侧是否出现包括相邻区段频率的电流;若是,初步判定轨道电路出现绝缘破损故障。本发明通过判断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的差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并判断钢轨侧是否出现相邻区段频率的电流,可以及时判定轨道电路发生的故障类型,能更便捷地识别风险并对轨道电路进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39464.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轩 , 徐宗奇 , 李文涛 , 孙国营 , 乔志超 , 任国桥 , 刘锐冬 , 谢文磊 , 王华超 , 曲博 , 杨晓锋 , 陈懿 , 殷惠媛 , 袁诚 , 王勇 , 王玉章 , 刘卿君 , 李铭 , 苏博 , 李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系统及工作方法,所述轨道电路系统包括第一发送设备、第二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分别位于轨道区段的两端,所述接收设备位于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之间的轨道上;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用于同时向轨道区段内的轨道分别发送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确定轨道区段的状态、对轨道区段内的轨道进行断轨检测或对轨道区段内的轨道进行绝缘破损检测。本发明的轨道电路系统采用两端发送、中间接收的轨道电路结构,实现了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的股道、无岔区段以及道岔区段的双端发码,且兼具双向回流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01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4638.1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国桥 , 孙国营 , 徐宗奇 , 李智宇 , 王华超 , 袁诚 , 乔志超 , 杨轶轩 , 陈懿 , 刘锐冬 , 杨晓锋 , 于树永 , 赵宇鑫 , 王瑞 , 韩雪松 , 刘卿君 , 程帮锋 , 翟一霖 , 李海龙 , 王玉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端口轨道电路系统,所述四端口轨道电路系统包括可发送和接收两路信息的数字控制单元,所述数字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获取两路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双CPU模块和用于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的信号生成及回检模块,所述双CPU模块连接有用于表示区段状态的继电器模块。本发明可输出两路独立的多种编码的移频信号及两路独立的移频信号接收端口,可对钢轨返回的移频信息进行解调,从而判断出区段是否有列车占用。采用该系统仅需修改不同的配置及传输设备,可满足目前国内所有区段的问题,由于设备数量减少,且系统结构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及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5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5660.2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钢轨等效电感的外边界条件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确定以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的中轴线为轴的半圆柱形场域;然后,获取半圆柱形场域边界上任意一点的外边界参数;最后,基于获取的外边界参数,计算得出外边界条件。采用上述方法建立相对较小的场域,能够获得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所在场域外边界上任一点的矢量磁位的值,使得计算钢轨的等效电感更加的高效,计算得出的等效电感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81392.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的方法,包括:比较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轨面峰头电压和钢轨引接线峰头电流,以确定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送端还是受端。本发明的判定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的方法通过移频脉冲轨道电路自身特点,可通过钢轨轨面脉冲峰头电压、钢轨引接线脉冲峰头电流大小准确判定轨道电路的送受端,只需单人操作,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73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979312.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断轨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第一电压是否低于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一电压是接收装置处的电压如果第一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比较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矢量差值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分别是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上的电流;如果所述矢量差值满足预定条件,则判定钢轨发生断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两条钢轨上的电流矢量差来判断是否发生断轨,不受横向电路的影响,使判断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15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16921.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轨道电路的单股扁铜带立绕空芯线圈,该空芯线圈为上、下两层对称布置结构,其中,空芯线圈使用单股扁铜带材质线材、采取立绕方式绕组,空芯线圈中每匝线圈形状均为圆角矩形,且匝与匝之间采用等厚度环氧树脂材料垫片支撑;空芯线圈直接引出三个引出端子,且空芯线圈上端采用多支点压板结构固定。本发明保证了空芯线圈的上下两层电气参数平衡、个体差异小、匝间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10881998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51288.X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轨道线路进行故障检测的系统及方法,用于对轨道线路中的电气中断进行故障检测,其中系统包括:输入设备,用于在由待检测的轨道线路所组成的待检测回路的输入端向所述待检测回路输入第一电压信号;检测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在所述待检测回路的检测端的分压来确定第二电压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回路中的待检测的轨道线路是否存在故障;以及匹配变压器,与所述检测设备进行连接并且以预定的匹配变压器变比对所述检测设备处的检测端的阻抗进行变换,使得所述检测端的阻抗低于安全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0976624.0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电路邻线干扰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轨道结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为相邻线路;根据所述轨道结构信息构建邻线电路仿真分析模型;获取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电路参数信息,使用所述电路参数信息对所述邻线电路仿真分析模型的参数赋值;使用所述邻线电路仿真分析模型在所述第二区段的轨道上进行分路模拟,以得到所述第一区段在所述第二区段不同分路位置处所产生的邻线干扰量。得到了邻线干扰量之后,便可以在轨道电路分析时针对邻线干扰现象采取应对措施,指导工程设计,最终降低邻线干扰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