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07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6461.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九州一轨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IPC: B32B27/40 , B32B27/18 , B32B18/00 , B32B33/00 , E04F15/10 , E04F15/18 , E04F15/20 , E04B1/92 , E04B1/94 , C08G18/48 , C08G18/66 , C08K7/28 , C08K7/24 , B29C70/28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孔聚氨酯隔声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孔聚氨酯隔声垫包括微孔聚氨酯芯层(10)、设置在微孔聚氨酯芯层(10)上下表面上的两个防火纤维布层(20)。本发明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良好的抗压缩、蠕变性能,优异的抗水解性能以及较低的吸水率;并且在整体上该隔声垫具有良好的防火和隔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03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6462.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九州一轨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IPC: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6 , C08G18/32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承载建筑物基底隔振用聚氨酯减振垫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制备组分A,包括将25‑35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二醇、2‑5重量份的蓖麻油、65‑10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1.5‑3重量份的交联剂、20‑30重量份的扩链剂以及0.03‑0.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反应以制备组分A;2)制备组分B,包括使250‑350重量份的改性MDI以及80‑130重量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反应以制备组分B;以及3)将温度分别加热到50‑60℃的组分A和加热到50‑60℃的组分B混合在一起,反应20‑30分钟,制得聚氨酯减振垫,其中,B组分中‑NCO基团与A组分中‑OH的摩尔比为1.02~1.05。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6463.9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九州一轨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IPC: E01B9/68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6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石道床用微孔聚氨酯减振垫及制备方法,包括: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层(10)以及设置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层(10)一侧的土工布层(20)。本发明的碎石道床用微孔聚氨酯减振垫及作为减振垫,具有良好的抗压缩、蠕变性能、减振性能以及优异的抗水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706986.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27/40 , B32B27/34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0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10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38/00 , B32B38/16 , C09D163/00 , C09D1/06 , C09D5/18 , E04B1/98 , E04B1/94 , E04B1/62 ,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织物增强型微孔聚氨酯减振复合板材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板材包括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层(10)、设置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层(10)上下表面上的两个编织层(20)以及设置两个编织层(20)上的两个砂浆层(30);作为复合板材,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性能、拉伸强度以及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52216.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震双控支座,包括主体部分、下预埋板、至少一组U形支撑工装以及多个连接筋,所述下预埋板用于连接振震双控支座的主体部分以及U形支撑工装的底段,使得振震双控支座的主体部分和U形支撑工装预组装;所述U形支撑工装顶段可拆卸地与混凝土上支墩连接固定,使得振震双控支座的主体部分可固定形态地设置在混凝土上支墩下方。本发明中,通过U形支撑工装及其连接件的设置,使得振震双控支座可以由上至下的进行施工安装,从而方便适用于建筑上支墩已施工完成而下支墩尚未施工的项目,并且也可以避免先进行下支墩结构浇筑过程中钢筋出现水平或竖向位移造成预埋板偏移,进而影响支座安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55821.3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磨耗限位装置的减振扣件,包括上垫板(2)、下垫板(3)、紧固螺栓(4)、螺栓衬套(5)以及减振垫(14)。上垫板(2)的两端形成有腰型孔(21),下垫板(3)的两端形成有相应的腰型槽(31)以及在腰型槽(31)中的螺孔(32);螺栓衬套(5)包括内层衬套(5a)、橡胶弹簧(5b)以及外层衬套(5c),外层衬套形成为具有与腰型孔配合的中空柱形,并且在上端面形成有凸缘(5c’),内层衬套套设在外层衬套之中,在内层衬套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通孔,橡胶弹簧设置在内层衬套与外层衬套之间的间隙中;紧固螺栓用于将上垫板和下垫板固定在一起,并且对螺栓衬套施加预紧力使之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18461.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0K11/16 ,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主动消声元件,包括腔体(1)、两个腔体轴杆(1a)、收声膜(3)、传动杆(3a)、发声膜(4)以及传动带(4a),其中,腔体的上下端开口,两个腔体轴杆设置在腔体的内部;收声膜设置在腔体的上端开口处,用于接收外部声压变化;发声膜设置在腔体的下端开口处,用于发出与外部噪声相位相反的声压;传动带具有粗糙的上侧表面以及光滑的下侧表面,传动带跨越两个腔体轴杆,使得其下侧表面接触两个腔体轴杆,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发声膜的两侧;以及传动杆的上端与收声膜固定连接,下端与两个腔体轴杆之间的传动带的上侧表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42733.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A47D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有源消声背带,包括可折叠头靠(1)、双向有源消声元件(2)、婴儿固定仓(3)、固定带以及电源(7);其中,所述婴儿固定仓(3)基本呈上端开口的袋状,用于容纳婴儿;所述可折叠头靠固定设置在婴儿固定仓的上端边缘;所述双向有源消声元件固定设置在可折叠头靠上,用于接收以及发出声波信号;所述固定带设置婴儿固定仓上,用于固定所述婴儿固定仓,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电源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上并且为双向有源消声元件供电。本发明可用于公交、地铁、飞机等嘈杂的公共环境中,减少外部噪声环境对婴儿的影响,提高婴儿舒适感、安全感;降低婴儿啼哭对其它乘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8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4866.0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包括多个预制基底模块(10),所述基底模块(10)沿轨道线路方向周期性地基本平行设置,基底模块的长度与上部的道床板相匹配,由此构成周期性预制轨道结构基底;所述基底模块(10)包括两个单元块(11)以及连接两个单元块的至少一个连接杆(12),所述单元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其曲率与盾构管片(20)的曲率一致,使得所述基底模块(10)安装后能够密切贴合盾构管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941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728731.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包括:多个质量单元(10)、支撑结构单元(20)以及减振垫层(30),其中,支撑结构单元(20)包括两个支撑梁(21),分别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分别沿着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方向平行延伸,由此支撑结构单元(20)与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构成框架式结构;其中,每个质量单元(1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两个支撑梁(21)上,并且减振垫层(30)设置在质量单元(10)与支撑梁(21)的二者接触的表面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