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7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46200.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机器人的物料领取与配送方法,接收物料配送任务,根据所述配送任务确定目标物料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物料的目标存储货仓以及目标配送工位;根据规划的路径自动导航前往对应物料室,并在行进过程中控制启用智能避障;在到达物料室门禁口处时,向门禁系统发起开门请求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且门锁打开后控制机器人进入物料室;获取目标物料的坐标位置,控制启动机械臂进行自动抓取物料并将物料放置到所述目标存储货仓中;前往目标配送工位配送物料;配送任务完成后,返回至停泊点等待下一次任务。本发明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下,设计一套基于列车检修机器人的全自动化物料领取及配送流程,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593416.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机车车辆闸片磨耗检测方法。现有闸片图像检测技术存在准确度低以及场景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计AI语义分割网络,获得闸片的像素点边缘坐标及闸片类型;利用亚像素边缘提取算法,得到亚像素边缘坐标;将亚像素边缘坐标输入标定计算模块,并基于概率统计的异常值剔除算法,得到闸片厚度。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算法适应性好,可以适应不同的光照、不同的闸片类型,检测准确率高,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58368.6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1 , G06N3/0455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阶段特征提取的承重螺母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现有预测方法存在退化因子提取被干扰等问题。本方法获取承重螺母全生命周期信号并划分样本点,时域特征计算后,筛选得到退化特征集合;希尔伯特变换得到退化趋势曲线,计算分界点;将退化特征集合作为卷积自编码器网络的输入与输出,按各退化阶段分别训练,得到多阶段退化因子提取模型;将提取的退化因子和RUL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与输出,得到承重螺母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结合变分模态分解与相关性计算提取承重螺母退化特征,避免退化因子提取被干扰;将划分机制与卷积自编码器结合,考虑不同阶段退化特点,提高了模型挖掘承重螺母深层退化特征的能力,以及寿命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64065.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轨道交通内涝动态模拟监测系统及方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目前无法及时制定内涝应急处置方案。本方法创建轨道交通各站点和场段三维模型、地表产流模型、管网汇流模型、河道汇流模型、地表漫流模型,叠加耦合组成内涝动态模拟数字孪生体模型;将历史天气预报降雨气象数据信息输入模型进行动态模拟,获得历史模拟结果;布设采集感应设备,实时获取内涝状态信息;实时获取天气预报降雨气象数据信息;信息输入模型,动态模拟获取实时模拟结果;对比实时模拟结果与历史模拟结果,对内涝发生进行预判。本发明可实时监测站点、场段内的内涝状态信息,结合降雨信息通过模型动态模拟,实现了内涝的实时监测和动态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1408.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轨道扣件智能巡检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扣件巡检维护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发明包括自行走平台、定位检测系统模块、控制系统模块、松紧子系统模块、除锈涂油子系统模块、安全防护系统和嵌入式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结合利用激光雷达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和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利用运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自动巡检到松动的扣件螺栓进行智能拧紧或拧松,以及对自动巡检到表面状态不合格的扣件零部件进行除锈、涂油、烘干作业;实现轨道扣件状态检测和养护维修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703902.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寻优模型的方法。现有海绵城市设计方案比选方法不合理。本发明确定比选方案,再模拟和确定选取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再用最小信息熵将两种方法的权重组合,得到组合权重;确定最优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布置最优方案的回归模型;建立评价指标的响应曲面,得到响应面函数表达式;将回归模型作为总目标函数,响应曲面函数作为子目标函数得到海绵城市设计方案的寻优模型;将寻优模型作为回归模型,选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方案。本发明可以迅速建立相同降雨条件下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案的寻优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迅速找到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76415.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列车走行部红外检测效果的自适应加热方法。现有列车车底部件红外检测方法,采集到的图像缺乏一致性。本发明在垂直于轨道方向设n个高度传感器,获取不同车体部件的高度数据;列车行进方向上,设置加热装置;控制模块通过列车速度获知列车到达加热装置的时间,并依据车体部件的高度数据,调节对应加热阵元的输出功率,确保到达所有车体部件的加热功率相等。本发明结合列车速度信息和高度信息对加热装置各阵元的功率进行动态调节,达到不同距离的部件,红外图像一致的效果;使得原始采集到的数据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后端处理的难度,可采用更普通的算法达到原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6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90829.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运用所工具物料分拣装置。本发明包括走行底座,其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顶部安装有多轴机器人和组合物料盘,机器人活动端连接有智能抓取装置;智能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座、夹取平台和气动吸盘;气动吸盘通过管路与控制箱内的气缸连通,安装座上连接有RFID读卡器;控制箱发出抓取指令,多轴机器人带动智能抓取装置运动;RFID读卡器识别工具物料上的RFID标签,并反馈给控制箱,当RFID标签与抓取指令匹配时,控制箱控制气动吸盘抓取相应夹具,并放入组合物料盘内。本发明解决了人工分拣时,人员长时间穿梭于各个货架之间,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出错和盘点繁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328411.5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与行车信号系统、门禁系统联控的SPKS开关箱,包括箱体、外门和内门,SPKS开关位于内门的锁闭空间内,外门设置有外门机械锁,内门设置有内门电插锁;内门的锁闭空间内还设置有PLC电控系统,PLC电控系统与内门电插锁、内门内侧设置的内门行程开关以及内门外侧设置的外门行程开关信号连接,PLC电控系统还与行车信号系统和门禁系统信号连接。本发明令SPKS开关与行车信号系统、门禁系统信号互联,形成逻辑控制,在既有的流程卡控之上增加了技术卡控,从技术上实现安全联锁,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相关人员素质,降低运营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598322.6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04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快速运动碰撞检查方法,步骤为:为设计项目中的活动设施、设备添加运动行为附加属性;生成用于运动碰撞检查的虚拟形体;对虚拟形体进行静态检查,然后结合逻辑判断得出检查结果。本发明通过在BIM设计中,对可活动设施、设备添加活动范围、运动约束、旋转特征、组合约束、变形特征等属性,BIM设计程序可以自动生成关键位点虚拟形体,对这些虚拟形体进行静态碰撞检查即可获得运动碰撞检查的结果;此方法不需要进行运动模拟,因此检查速度极快,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后台实时检查;此方法最终根据检查结果对碰撞点给出错误提示,对存疑碰撞点给出警告提示;通过降低设计的失误率提高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