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0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89290.9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叠式高铁站台门及其布设方法。目前套叠式高铁站台门布设方式多为均匀布置,无法适应更多的动车组车型。本发明包括获取站台数据和列车数据;基于获取的站台数据和列车数据,将车门投影到站台,得到车门投影列表;基于预设阈值,对所述车门投影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新的车门投影列表,依据新的车门投影列表,制定站台门排布策略,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开门。本发明结合各车型列车的车门停靠位置为基准,以进一步进行站台门中的活动门布设规划,提高站台门的开门宽度,从而确保适应多种车型列开门,为降低站台门的建设成本以及规范站台门的开关控制流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123900.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建筑限界的核查方法,步骤包括:在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断面建立基准坐标系;在隧道内壁选择测点,测量并提供测量数据Excel表格;读取Excel表格信息,计算顶部和底部的测点处高程值及左右两侧测点处的横距值;识别测量数据中区间隧道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里程,读取圆曲线段偏移量,并利用内插法计算缓和曲线段偏移量;计算每个测点的建筑限界,将计算出的建筑限界和测量数据相比较,判断该隧道断面是否有测点侵界。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曲线隧道的限界偏移量,精确计算限界设计值,并自动生成核查报告,大大提高了限界核查的准确率及核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12942.9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原铁路氧气调节系统的构建方法,线路专业向地质专业及机械专业提供高原铁路线路走向,地质专业根据线路资料向机械专业提供铁路沿线的大气含氧量状况;根据高原铁路沿线高海拔缺氧地区不同工作场景的用氧需求,并结合供氧浓度生理学要求得出各场景不同人群用氧需求指标;行车专业向房建专业提供各车站客流数据,房建专业根据数据计算出各部门定员数量提供给机械专业;机械专业根据不同场景及人员密度,针对性的构建氧气调节系统。本发明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分类,选择采用不同的氧气调节系统,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有效节省了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23900.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建筑限界的核查方法,步骤包括:在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断面建立基准坐标系;在隧道内壁选择测点,测量并提供测量数据Excel表格;读取Excel表格信息,计算顶部和底部的测点处高程值及左右两侧测点处的横距值;识别测量数据中区间隧道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里程,读取圆曲线段偏移量,并利用内插法计算缓和曲线段偏移量;计算每个测点的建筑限界,将计算出的建筑限界和测量数据相比较,判断该隧道断面是否有测点侵界。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曲线隧道的限界偏移量,精确计算限界设计值,并自动生成核查报告,大大提高了限界核查的准确率及核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1408.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轨道扣件智能巡检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扣件巡检维护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发明包括自行走平台、定位检测系统模块、控制系统模块、松紧子系统模块、除锈涂油子系统模块、安全防护系统和嵌入式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结合利用激光雷达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和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利用运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自动巡检到松动的扣件螺栓进行智能拧紧或拧松,以及对自动巡检到表面状态不合格的扣件零部件进行除锈、涂油、烘干作业;实现轨道扣件状态检测和养护维修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191563.3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隧道位置定位方法,在隧道中布设包括RFID、激光雷达、惯导三种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系统;对系统中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修正;重复步骤,获得每时刻最终精确的隧道定位位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的技术,克服了单传感器精度低的缺点,对数据的融合修正,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隧道及线路位置,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663942.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原铁路用氧环境及制氧设备的数字孪生系统。高原地区工作环境艰苦,制氧设备是铁路建设的重难点工程之一,目前没有效率较高的制氧设备远程实时控制手段。本发明包括用氧环境数字孪生子系统和制氧设备数字孪生子系统,各自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字仿真模块、计算判断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通过BIM模型对用氧环境及制氧设备进行数字孪生,仿真、计算、反馈控制,达到远程实时控制的目的。本系统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维护效率,优化设备管理有着积极、直接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09607.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 G01N21/95 , B61K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移动机器人的铁路轨道协同探伤方法。现有轨道探伤检测方法无法满足铁路轨道检测要求。本发明协同探伤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双移动机器人轨道探伤设备、数据处理分析终端、主控系统;双移动机器人负责在铁路轨道上协同进行探伤作业;主控系统用于统一规划和控制双机器人的协同作业;负责将双机器人的探伤数据实时传输至处理中心,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分析终端用于对双机器人的探伤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铁路轨道上的缺陷。本发明实现对铁路轨道的全面、细致检测,提高探伤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4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9250.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开度高铁站台门的布设方法及布设系统。现有站台门布设的活动门数量并不是最少的,仍然存在较高的建设成本。本发明包括获取站台数据和列车数据;基于获取的站台数据和列车数据,将车门投影到站台,得到车门投影列表;基于预设阈值,对所述车门投影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新的车门投影列表,依据新的车门投影列表,制定站台门排布策略,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开门。本发明结合各车型列车的车门停靠位置为基准,以进一步进行站台门中的活动门布设规划,提高站台门的开门宽度,从而确保适应多种车型列开门,为降低站台门的建设成本以及规范站台门的开关控制流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4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63942.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原铁路用氧环境及制氧设备的数字孪生系统。高原地区工作环境艰苦,制氧设备是铁路建设的重难点工程之一,目前没有效率较高的制氧设备远程实时控制手段。本发明包括用氧环境数字孪生子系统和制氧设备数字孪生子系统,各自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字仿真模块、计算判断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通过BIM模型对用氧环境及制氧设备进行数字孪生,仿真、计算、反馈控制,达到远程实时控制的目的。本系统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维护效率,优化设备管理有着积极、直接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