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2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70554.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聂晶鑫 , 彭登全 , 李玮奇 , 张学武 , 张珹 , 章一洲 , 田升平 , 张金红 , 李飞 , 刘小溪 , 丁正全 , 郑筱彦 , 肖卫民 , 刘刚 , 宫衍圣 , 王小刚 , 张晓栋 , 刘勇 , 万一农 , 曹志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基准模式下的接触网参数快速检测方法。现有轨道检测和接触网几何检测为各自独立检测,无法实现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快速自动检测。本发明基于惯性轨道检测小车提供的轨道基准信息作为接触网检测几何参数的参考基准源,并提供里程同步的触发信息,使得轨道几何参数和接触网几何参数可以同步检测;出现的轨道变化角度通过惯性轨道检测小车上的惯性传感器提供。本发明具有非接触、实时检测、动态性能好的特点,大幅度地提高了测试精度和工作效率,检测设备集中化程度高,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6793.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多年冻土区杆塔基础结构、杆塔结构及施工方法,杆塔基础结构用于连接和固定杆塔,杆塔基础结构包括筒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工质和连接结构。筒体内部沿轴向具有贯通的空腔;第一端盖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并与筒体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端盖设置于筒体的第二端并与筒体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端盖、筒体和第一端盖共同围合形成密闭腔室;工质封闭于密闭腔室中,工质以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于密闭腔室中,工质吸收热量后能够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气态的工质在冷凝段释放热量并液化;连接结构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杆塔。杆塔基础结构能防止活动层冻土季节性反复冻结-融化使筒体拔出或倾斜而影响杆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49918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91787.1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系统棘轮角度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棘轮补偿支架上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及抗电磁干扰电路,其中角度传感器采用加速度计;角度传感器通过软电缆与安装于补偿下锚支柱上的汇集器相连互通。本发明可实现棘轮角度数据的精确测量,采集数据可传输至汇集器,便于运营管理机构统一分析数据,及时发现接触网系统安全隐患予以排除,可大幅度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产品结构简单易用,技术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接触网棘轮补偿下锚装置在线监测产品设计的场合,满足接触网系统野外环境工作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994784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610105238.6
申请日:2006-12-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目前铁路电气化牵引区段的列车进入货物装卸线或入库检修基本利用内燃调机完成,有些分装卸线或检修车库实现了电化挂网,但大多为静止悬挂方式,允许行车速度低,移动段都较短,最长仅达150m左右,且接触网不停地改变几何形状,因此接触网疲劳严重、安全性差。本发明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悬挂于可移动支架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支架包括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在门架之间的多个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支持装置构成;通过牵引电动机实现接触网的整体平移。因而接触网几何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允许行车速度高,接触网安全、可靠、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207291741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131360.0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网系统棘轮角度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棘轮补偿支架上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及抗电磁干扰电路,其中角度传感器采用加速度计;角度传感器通过软电缆与安装于补偿下锚支柱上的汇集器相连互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棘轮角度数据的精确测量,采集数据可传输至汇集器,便于运营管理机构统一分析数据,及时发现接触网系统安全隐患予以排除,可大幅度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产品结构简单易用,技术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接触网棘轮补偿下锚装置在线监测产品设计的场合,满足接触网系统野外环境工作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6938508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342524.8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移动接触网插接式接地装置。可移动柔性接触网采用的接地方式是人工悬挂地线方式,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弹簧的伸缩杆组件以及伸缩杆组件端头设置的接地捕捉头,该接地装置设置于移动接触网两端,分别对应承力索和接触线;接地捕捉头呈V形,承力索或接触线进入V形槽可靠接地;伸缩杆组件包括伸缩杆和伸缩杆套筒,伸缩杆插入伸缩杆套筒;伸缩杆外套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伸缩杆上设置的顶板,另一端固定于伸缩杆套筒端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移动接触网开位时接触线和承力索自动、可靠接地,确保列车装卸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237975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798871.3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聂晶鑫 , 田升平 , 李飞 , 张珹 , 张学武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高妍 , 万一农 , 熊敏强
IPC: G05B19/41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数据环境下接触网的监测平台,包括若干终端采集单元、服务器和显示终端,服务器与每个终端采集单元连接,每个终端采集单元把所采集数据实时传输给服务器;显示终端以可视化呈现工具显示服务器分析后的结果;若干终端采集单元位于不同的接触网,每个终端采集单元由多个采集设备组成,每个采集设备至少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设备和接触网电气参数检测设备;所述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设备、接触网电气参数检测设备把与之对应的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本实用新型采集接触网的海量数据,用于大数据处理,实现高铁接触网装备系统的创新运维,达到决策科学化、运维精准化、服务高效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08293595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411334.1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自下而上包括管桩及支柱,管桩从季节性冻土层向下埋入永久性冻土层内,桩顶露于地面以上;支柱底部与管桩桩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本实用新型用于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设计紧凑,整体组装,方便安装,管桩法兰与支柱法兰之间设置隔热层,防止热量下传引起下部永冻土融化,没有人工大开挖圬工作业,材料用量少,节能、环保,避免大开挖引起的冻土环境破坏和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2194424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60343.3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风蚀薄壁离心混凝土钢管支柱。风沙破坏能力很强的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支柱表面混凝土在受到长期风沙侵蚀后很容易脱落,造成接触网支柱变形或断裂,危及铁路运输安全。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外层设置薄壁钢管作为保护层,利用离心原理将混凝土附着在钢管内壁上,并设加强筋和支柱基础。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防止接触网支柱表面混凝土在受到长期风沙侵蚀后脱落,具备各个方向的抗风性能,还增加了接触网支柱的强度和刚度,比全钢材制作钢支柱价格便宜一半以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