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7229.8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IPC: E02D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减胀消能结构,属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膨胀土减胀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弹性壳体和气体发生机构,弹性壳体包括本体和中空部;气体发生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触发部件和自力式泄压阀,气体发生器设置有反应腔室和多个输气孔,反应腔室安装于本体,反应腔室位于中空部,反应腔室通过多个输气孔与中空部连通,反应腔室通过多个输气孔朝向中空部供给气体;触发部件包括触发结构和发热体,触发结构和发热体连接,触发结构安装于本体,所述发热体安装于所述反应腔室;所述自力式泄压阀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自力式泄压阀和所述中空部相通。本发明达到能够自适应匹配膨胀土的膨胀变形,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和减胀效果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68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927793.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轨道衡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工厂化预制整体道床四种不同功能区域对应的混凝土模块;2)根据四种不同混凝土模块的尺寸及位置开挖基坑;3)将预制的混凝土模块吊装至相应基坑中进行装配;4)通过钢筋套筒灌浆方式将各混凝土模块连接成整体,并在灌浆完毕后回填土方;5)安装轨道衡称体并铺轨上砟。该发明通过将整体道床按过渡区一、过渡区二、过渡区三、测重区功能区域划分为若干构件,采用特殊工艺分批次提前预制,最后运至现场组装,从而克服了现场多工序施工,大幅度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工厂化施工作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767229.8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IPC: E02D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减胀消能结构,属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膨胀土减胀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弹性壳体和气体发生机构,弹性壳体包括本体和中空部;气体发生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触发部件和自力式泄压阀,气体发生器设置有反应腔室和多个输气孔,反应腔室安装于本体,反应腔室位于中空部,反应腔室通过多个输气孔与中空部连通,反应腔室通过多个输气孔朝向中空部供给气体;触发部件包括触发结构和发热体,触发结构和发热体连接,触发结构安装于本体,所述发热体安装于所述反应腔室;所述自力式泄压阀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自力式泄压阀和所述中空部相通。本发明达到能够自适应匹配膨胀土的膨胀变形,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和减胀效果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2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42028.8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模块,包括埋设于膨胀土地基中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上开设有与膨胀土地基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刚性框架内设有驱动部件、封堵排水通道的联动水平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平衡块与封闭气腔,所述联动水平杆与平衡块相连,所述平衡块根据膨胀土地基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在封闭气腔内发生竖向移动,进而驱动联动水平杆移位,使得刚性框架内部通过排水通道与膨胀土地基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桩单元,包括若干上述的排水模块,各所述排水模块拼装为桩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膨胀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上述的桩单元,各所述桩单元间隔分布于膨胀土地基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2588.9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煤矸石动态三轴疲劳评价的方法,包括:S100.根据铁路路基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选取符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的煤矸石来源和配合比,并对煤矸石粒径和试件形状进行设置;S200.设置疲劳试验环境;S300.安装位移传感器,打开所有通向试件内部的排水管阀门,连通围压供给管和三轴室,对试件施加预载围压,对试件施加半正矢脉冲荷载,设置加载时间、间歇时间和试样最大轴向应力;S400.重复S100‑S300,分别测试试件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抗压强度Si,记录加载全过程的荷载σ1、围压σ3;S500.开展疲劳试验,记录加载全过程的荷载大小σ1、和围压σ3;S600.对疲劳寿命进行计算。本发明能够合理评价路基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等优点,为铁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042028.8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模块,包括埋设于膨胀土地基中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上开设有与膨胀土地基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刚性框架内设有驱动部件、封堵排水通道的联动水平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平衡块与封闭气腔,所述联动水平杆与平衡块相连,所述平衡块根据膨胀土地基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在封闭气腔内发生竖向移动,进而驱动联动水平杆移位,使得刚性框架内部通过排水通道与膨胀土地基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桩单元,包括若干上述的排水模块,各所述排水模块拼装为桩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膨胀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上述的桩单元,各所述桩单元间隔分布于膨胀土地基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9408443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21006655.6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水联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水联运集装箱码头前沿车船直取连续装卸作业系统,上层的码头装卸平台上设置有岸边起重装置,下层的铁路装卸平台上设置有铁路装卸线、前沿交接堆场、侧面起重机以及集装箱跨运车,前沿交接堆场与铁路装卸线之间设置有纵向运输通道,纵向运输通道设置有侧面起重机和集装箱跨运车;前沿交接堆场位于岸边起重装置的作业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既能够解决了既有车船直取模式需要集卡车完成集装箱换装的局限性,减少作业环节,而且解决了车船短时间不匹配情况下的直取问题,可以做到车船直取装卸作业与集卡装卸作业互不干扰,另外有效解决了岸桥的走行距离和装卸效率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099539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716634.8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扣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车辆检修坑弹条扣件系统,包括绝缘缓冲垫板、铁垫板以及用于将钢轨固定于所述铁垫板上的弹条扣件,还包括地脚螺栓结构,所述地脚螺栓结构包括地脚螺栓直钩以及预埋于检修坑侧墙顶面的地脚螺栓垫板,所述地脚螺栓直钩的底部预埋于检修坑侧墙中,所述地脚螺栓直钩的顶部依次贯穿所述地脚螺栓垫板、所述绝缘缓冲垫板和所述铁垫板,并通过地脚螺栓紧固件紧固。本实用新型的地脚螺栓直钩底部预埋于检修坑侧墙中,与检修坑整体性好,锚固力强,且地脚螺栓直钩顶部不参与弹条扣压,受力简单,不易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19410389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344196.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防砟道口板,包括道口板主体,所述道口板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轨道的承轨槽;所述承轨槽的槽口两边各设有一块防砟挡板;所述防砟挡板的侧边通过弹簧机构与所述承轨槽相连;所述弹簧机构设有受力阈值,当受力超过受力阈值时,所述防砟挡板下落至所述承轨槽中,当受力未超过受力阈值时,所述防砟挡板回复为水平状态。这种防砟道口板通过设置防砟挡板,遮挡轨道与承轨槽之间的间隙,能尽量避免脏物进入承轨槽内,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车辆可从道口板上平稳越过,消除车辆对道口板冲击损伤,避免道口板跳动引起的道床病害,延长道口板使用寿命,消除现有道口板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铁路正常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217866979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0543630.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铁水联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移动装卸的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作业系统,包括集装箱码头、码头装卸平台和铁路装卸平台,码头装卸平台上设置有岸边起重装置,铁路装卸平台设置于岸边起重装置陆侧的下方;码头装卸平台上设置有正对铁路装卸平台连通的下沉式铁路装卸平台开口;铁路装卸平台上设置有铁路装卸线、铁路车辆以及用于牵引铁路车辆沿铁路装卸线移动的牵引装置。本发明通过下沉铁路装卸平台解决了铁路装卸线与码头前沿的高差问题;通过牵引装置实现集装箱与待装车辆相对定位,取消岸边起重装置与待装车辆的对位环节,减少了堆场起重装置和岸边起重装置的纵向走行距离,提高整体集装箱装车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