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1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96962.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技术领域,公开了适应复杂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票务一体化计费清分方法,方法包括:确定旅客出行起始站点和终到站点;根据起始站点和终到站点,确定用于计费的出行径路;根据用于计费的出行径路和计费规则,得到起始站点至终到站点的全程票价;根据全程票价和总旅客人数得到总票款;根据总票款进行清分计算,得到目标运营主体正常清分场景下的清分收益;根据目标运营主体涉及的特殊清分场景,计算特殊清分场景下的清分收益;根据正常清分场景和特殊清分场景下的清分收益,得到目标运营主体最终的清分收益。能够兼顾精确性与技术可行性,构建了涵盖多种运营场景的轨道交通票务一体化计费和清分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634882.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Q50/4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拟合优化方法,包括:S1,获得线路纵断面对应的里程和高程数据;S2,基于曲率特征的线路纵断面变坡点识别;S3,设置线路纵断面约束条件;S4,纵断面参数计算;S5,基于内点法的约束条件,进行纵断面拟合优化。该方法能在能够在无台账信息情况下根据现场线路纵断面的测量数据识别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参数,对线路纵断面进行初步的划分坡段;在台账纵断面参数缺失或者台账信息无法有效反应真实的纵断面状况时,给出纵断面的变坡点数据;该方法将整体调整量作为优化目标,获得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线路纵断面,能节约工程作业量30%;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适(56)对比文件Ma, Longxiang等.A curved 2.5D modelfor simulating dynamic responses ofcoupled track-tunnel-soil system incurved section due to moving loadsBy.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19,全文.李晓娥.基于响应面方法的铁路纵断面优化技术.交通科技.2013,(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1160889.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承轨台快速精测精调方法,包括:S1,通过各采集设备采集数据;S2,将各采集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和空间同步,通过时间找到对应的承轨台点云数据和当前位姿信息,通过坐标系变换统一空间坐标系统;S3,通过组合导航方式获取高精度定姿定位数据;S4,点云融合:将高精度定姿定位数据与点云数据进行融合,获取承轨台每一线带有绝对位姿的点云数据;S5,提取承轨台中心;S6,轨道中心线拟合;S7,扣配件用量分析计算,进而对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承轨台进行精调作业。该方法通过无接触连续测量方式进行检测,效率达0.6km/h,提升了整个轨道精测精调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5096.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承轨台中心提取方法,包括:S1,获取CRTSIII型轨道板承轨台的点云数据;S2,点云分割,包括基于直通滤波的平面点提取、基于空间距离特征的侧面点提取;S3,基于中值滤波误差修正;S4,三维投影二维空间向量;S5,基于最小二乘的线性拟合;S6,构建线性方程组求解交点;S7,基于水平向量空间旋转;S8,求解中心交点;S9,点的空间旋转逆变换,完成承轨台及轨道中心提取。该方法通过对承轨台中心进行智能化提取达到了亚毫米精度,且单线计算效率仅需几十毫秒,一个承轨台10条线点云中心点解算仅需0.5s,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88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67965.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成本传感器集成的融合轨道三维重建方法,包括:S1,多传感器时间、空间同步;S2,MEMS惯导机械编排,进行三维姿态、速度和位置的更新;S3,GNSS载波相位精密定位并整合MEMS惯导解算;S4,视觉传感器辅助MEMS惯导解算;S5,进行视觉传感器位姿变化量零速静止判断,并修正MEMS惯导状态;S6,平曲线切线方位角修正惯导;S7,将步骤S3‑S6组合导航解算后的结果进行RTS反向平滑,得到反向平滑后的姿态、速度和位置;S8,根据S7反向平滑后的姿态和速度进行轨道的三维重建。该方法通过低精度多元传感器集成及系列算法实现了高精度惯导的测量精度,可大大降低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70912.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及获取轨道边界条件方法,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包括:四个激光雷达、里程定位单元和数据同步采集单元,四个激光雷达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顶部高精度激光雷达垂直于轨道面向上扫描,两个侧面广角激光雷达平行设置并分别朝向左侧和右侧扫描,底面广角激光雷达垂直于轨道面向下扫描,里程定位单元用于获取里程数据;数据同步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四个激光雷达和里程定位单元的数据并为其供电,本发明的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用于普速铁路的精测精调,主要作用是在惯导轨检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的同时,测量能够获取轨道的边界条件的数据,解决了惯导轨检仪不能测量轨道边界条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4845.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02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54 , C21D8/0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耐蚀钢筋及其生产方法。钢筋化学成分包括:铬:9.5~10.4%,钼:1.0~1.2%,锰:0.3~0.6%,镍:0.01~1%,铜:0.01~0.5%,碳≤0.014%,氮≤0.004%,铌:0.01~0.05%,硅:0.2~0.6%,铬+钼+0.5锰+0.35镍+0.25铜为11.1~12.2%,碳+氮+0.3硅+锰+1.8铌为0.4~0.8%,余量铁。该钢筋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并且能够以较低的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予以制得,适于在海洋工程中进行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005.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轨道仿真的高铁扣件预配置方法,包括:S1,采集待精调线路的轨道板上的全要素点云;S2,使用滤波算法对全要素点云进行噪声祛除和数据清洗;S3,目标区域分割;S4,承轨台点云位姿表征:承轨台点云结构细分;承轨台点云姿态提取;承轨台点云中心位置提取;S5,虚拟轨道环境建立;S6,轨道模拟精调:计算目标单元区段的TQI值;模拟精调原则;判断TQI值是否符合验收指标并输出模拟精调方案;建立LP模型;非线性优化模拟精调方案内总调整量的改变量Z;S7,将模拟精调方案转换为扣配件预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方法缩短了高速铁路施工周期,降低了铺设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6812.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锦民 , 谭兆 , 张云龙 , 石德斌 , 齐春雨 , 张冠军 , 何义磊 , 陈旭升 , 孙博文 , 刘晨 , 杨承午 , 赵梦杰 , 刘成 , 梁永 , 洪江华 , 杨云洋 , 魏好 , 杨双旗 , 秦守鹏 , 谷洪业 , 薛骐 , 王磊 , 房博乐 , 张宇 , 杜杰 ,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边缘计算北斗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前端自组网,构建稳定、低时延、高精度的卫星数据传输网络,克服了常规北斗监测数据安全性不高、数据传输不稳定、运营成本高等劣势;做到了流量的本地化处理,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降低了项目成本;针对铁路带状特征的监测点位长间距分布,自动化判断基线长度和纬度阈值,自主选择双差观测方程和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方程的数学模型;利用北斗动态差分定位及加速度计融合方式,通过加速度递归滤波算法,重构GNSS位移进行自适应抗差滤波处理获得高于常规北斗监测的精度;利用实时监测与事后准实时静态监测的方案,解决了实时报警、查看及结构体长时间蠕变状态分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02806.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武建平 , 汤杰 , 邹明辉 , 高继宇 , 李鸿战 , 聂英杰 , 娄强 , 宋健鹏 , 尹元钊 , 王腾龙 , 刘卫卫 , 翟倩 , 耿连松 , 陈震 , 丁晓晓 , 李宪 , 杨旭刚 , 刘斌 , 赵飞 , 瓮培博 , 张宇 , 范健磊 , 韩沛文 , 赵雅峰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域郊铁路开行大站快车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时空网络,刻画在市域郊铁路上运行大站快车和站站停列车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定位,在考虑越行站选择、行车间隔、停站时间、站站停列车被大站快车越行次数、大站快车开行比例、各站越行线设置工程投资、大站快车不停靠车站等相互制约关系,构建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精确计算大站快车和站站停列车在各车站的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和通过时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市域郊铁路开行大站快车的线路通过能力。本发明还解决了开行大站快车条件下越行线排布的技术难题,极大的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