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2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0201.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惯导依赖性的差异映射与轨道建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获取轨道沿线周边的点云数据;S2,定义系统坐标系L和世界坐标系W;S3,轨道点云里程估计:点云重投影;提取局部特征描述子;计算位姿变换矩阵#imgabs0#计算位姿变换矩阵#imgabs1#将位姿变换矩阵#imgabs2#和位姿变换矩阵#imgabs3#收敛得到最终的位姿变换矩阵;迭代收敛求解;S4,映射轨道建图:S41,世界坐标系W统一;S42,轨道先验映射。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稀疏容限性、低漂移、低复杂度、高细节还原度的优势,大大降低辅助硬件依赖性,轨道场景重建精度更高,经济性和推广应用性更具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9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3115.7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件服役状态快速检测及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始数据采集;S2,生成待检测扣件的数字化点云;S3,数字化点云状态评判。本发明依靠从点云中提取的维度特征设定相关准则、进行数据配准与修饰,剔除噪声影响的抖动与毛刺,进一步提高了点云的描述性和准确性;本发明结合点云中提取的关键几何参数和非线性配准算法求解的状态矩阵参量,以逻辑树评判扣件的服役状态,检测维度全面,描述能力强,并且能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相比于传统检测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效率高、态势评判覆盖区间大、服役状态认知度全面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09812.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边坡面的BIM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BIM软件中处理设计数据;S2,生成特征点;S3,确定虚拟终点边坡线;S4,使用和生成边坡面三角网;S5,确定交点;S6,生成最终边坡面三角网;S7,划分特征段;S8,循环计算至模型输出。利用本方法构建的铁路路基边坡面沿路肩线的前进方向生长,很好地适应了铁路路基边坡面长、大、条带状的特点,所构建的边坡面三角网格以计算线与面交点的方式计算边坡面在各个加密点位置与地形的交点,计算简单,运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55366.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件点云的非线性配准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始数据采集;S2,数据预处理;S3,将所述帧图像转换为变形图;S4,帧图像之间的配准;S5,对优化后点云精简。本发明针对目前扣件评价工作中忽视度较高的原始点云质量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配准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原始点云的数据准确性和置信度,为后续的点云处理和高级理解过程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输入,进而保证点云处理目标的兑现率;本发明的点云优化过程鲁棒性高,在剔除噪点和乱点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原始点云数据的有效特征,细节保留性强。同时非线性优化过程避免陷入局部优化陷阱,计算效率高,普适性强,可推广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50278.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nventor: 姜博龙 , 胡叙洪 , 赵斗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刘嘉一 , 周生喜 , 胡文林 , 陈江雪 , 谭新宇 , 王少林 , 刘冀钊 , 齐春雨 , 何宾 , 宋哲男 , 谭大正 , 刘志雄
IPC: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刚度结构,包括振子、一对弹性梁、滑杆、两对连杆、压电片、一对滑块和框架,所述振子是卧式中空柱状结构;滑杆的两端水平固定在振子两侧内壁的中部;一对滑块滑动地套装在滑杆上;一对弹性梁对称设置在滑杆的上下两侧并位于一对滑块之间,每个弹性梁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侧的滑块上;两个压电片中的一个粘贴在滑杆上侧弹性梁的上表面中部,另一个粘贴在滑杆下侧弹性梁的下表面中部;连杆对称设置有两对,分别安装在框架内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框架铰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滑块的同侧铰接。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结构的隔振与俘能一体化装置和浮置板轨道。本发明的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2732.0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设计环境下文件版本差异自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比对的模型文件及原始的模型文件;S2:在模型文件中制作只包含需要检查差异内容的模型三维视图;S3:分析不同版本文件下三维视图中的模型在数量方面是否存在增删;S4:分析不同版本文件下三维视图中相同模型的属性信息方面是否存在修改;S5:分析不同版本文件下三维视图中相同模型在位置方面是否存在修改;S6:分析不同版本文件下三维视图中相同模型在几何形状方面是否存在修改S7:将比对结果在模型上通过颜色进行分类显示表达;S8:导出比对分析结果;S9:开发实现上述差异比对机制的工具。本发明对BIM模型版本间的差异内容自动比对分析,全方位实现变化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9080.2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8/20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更新的桥梁桩基进度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初始桥梁桩基延米进度数据;S2,数据清洗;S3,对数据进行判断和整理;S4,训练并得到预测模型;S5,进行预测;S6,对LSTM预测模型进行动态更新。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施工进度过程具有强时序性的特点,采用了基于时序性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进度预测,通过连续多时间点数据的特征提取,进行下一时间点的进度预测,有效利用了前序数据特征,并且通过状态变量的构建,保留了远端时间点数据的特性,有效保留了长时间段的数据特性,提高了桥梁桩基进度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90783.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连续支承浮轨式减振扣件系统,包括扣压在轨腰处的橡胶楔块,所述橡胶楔块内部设置有多个质量棒,所述质量棒平行于橡胶楔块横向载荷下的主应力方向,并垂直于橡胶楔块垂向载荷下的主应力方向,所述质量棒内部填充有颗粒。该扣件系统基于颗粒阻尼技术和硫化质量棒相结合的技术,不仅可以减小钢轨的振动,降低噪声对轨道沿线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增加横向刚度,抑制钢轨波磨的产生,同时颗粒阻尼可在较宽频段内发挥能量吸收的作用,在传统浮轨扣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9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23115.7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件服役状态快速检测及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始数据采集;S2,生成待检测扣件的数字化点云;S3,数字化点云状态评判。本发明依靠从点云中提取的维度特征设定相关准则、进行数据配准与修饰,剔除噪声影响的抖动与毛刺,进一步提高了点云的描述性和准确性;本发明结合点云中提取的关键几何参数和非线性配准算法求解的状态矩阵参量,以逻辑树评判扣件的服役状态,检测维度全面,描述能力强,并且能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相比于传统检测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效率高、态势评判覆盖区间大、服役状态认知度全面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7345.7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下有源设备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监测车体垂向振动位移获取车体模态坐标;获取车体模态质量、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刚度;建立车体模态运动方程;建立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执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铁道车辆车体模态力识别算法;确定模态阶数;确定车体的二系悬挂支撑力;识别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精度,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为设备减振设计、振动主动控制、故障诊断等应用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