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99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08766.2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它包括设置于海上核动力平台上的双壳船体,双壳船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一次安全壳内设置有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设备,乏燃料贮存舱内设置有乏燃料贮存设施,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的底部和侧面均通过弹性连接结构与双壳船体弹性连接,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的上部设置有核燃料装卸舱,核燃料装卸舱与一次安全壳、乏燃料贮存舱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口。本发明具有安全壳、核燃料装卸、和乏燃料贮存三种功能,具有外形规则、布局紧凑、设计压力低、屏蔽重量轻的特征;并提出弹性连接结构,进一步增加堆舱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468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622885.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智能化物资转运装置,包括智能转运车,智能转运车包括底部滚轮、安全防护装置和承载主体,还包括扶手轨道和连杆组件,承载主体上有环形外圈,扶手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和支架,支架包括基座和支撑杆,舱壁上有轻钢龙骨,基座通过螺钉隔着衬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轨道本体和基座连接,连杆组件包括内圈连接杆、外圈连接杆、插销、弹簧和第一、二C型套口,内圈连接杆与外圈连接杆的一端彼此套接并通过插销和弹簧定位,内圈连接杆与外圈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C型套口连接,第一、二C型套口分别与轨道本体和环形外圈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控容易、运行平稳可靠并能适应海洋环境下全工况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178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55313.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械式清污装置,涉及船舶清洗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履带,所述行走履带镶有永磁块;至少一个清刷机构,所述清刷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清刷机构设有清刷电机,所述清刷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刷头;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装置本体的行走方向;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清刷电机、摄像设备以及照明设备。本发明具有移动和可视功能,能够对船体水下船壁附着的海生物的进行机械清理,避免人工水下清污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719917.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S13/937 , G01S7/20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舶在极地冰区通航的安全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纠缠态双光子信号源发出本地光子和探测光子;探测光子遇到水下障碍物后,检测本地光子纠缠态发生变化;将所述本地光子纠缠态发生变化时的位置对应于三维地图上,并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本发明方法利用纠缠态双光子信号中的探测光子遇到障碍物发生状态改变从而引起本地光子的状态改变的这一特性,通过计算探测光子遇到障碍物的数据,描绘出障碍物的形状,从而为船舶的航行提供安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43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348758.2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试验船,涉及压力试验装备领域,包括主船体、压力盖、起吊装置、滑动导轨以及多个水泵,所述主船体包括船壳和压力舱,所述压力舱设有压力监测装置以及应变监测装置,所述压力盖与所述压力舱组成密封舱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力试验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压力试验船,用于对耐压壳体进行压力试验,能够方便地对试验压力及试验进程进行控制,节约试验时间和成本,保证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250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935329.5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吊机钢丝绳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吊机的钢丝绳上的主体外壳,主体外壳的两侧对应位置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主体外壳的内腔下部并排设置有定滑轮组,定滑轮组的下端与通孔的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定滑轮组中每两个定滑轮的中间位置上方设有一个动滑轮,动滑轮形成动滑轮组,动滑轮的轴承嵌置于主体外壳上设置的滑槽中,轴承两端分别与一个弹簧组连接;弹簧组包括依次设置于上端、中部和下端的上支撑座、弹簧和下支撑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没有对吊车钢丝绳实施缓冲作用的装置的缺陷,利用滑轮组与弹簧特殊设计,实现对钢丝绳偶发载荷的缓冲,保护吊机钢丝绳,提高吊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0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19639.6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动力平台中动力系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核动力平台的动力输出数据以及各动力单元的动力数据;根据有理函数曲面拟合出各动力单元动力数据的偏移量,得到所有动力单元的偏移量;计算动力输出数据的损耗与所有动力单元的偏移量的相似度,如相似度超出阈值范围,则认为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发出警告。本发明通过计算各动力单元动力的功率偏移量,然后将计算的功率偏移量与实际检测的核动力输出功率比较,如超出阈值,则认为出现动力故障,从而发出警告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844619.6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电站安全壳的窥视窗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核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外框,两端分别设有与安全壳内侧连接的第一开口和与安全壳外侧连接的第二开口;玻璃组件,安装在外框内靠近第一开口侧,包括承压铅玻璃、第一凹透镜、第二凹透镜、以及凸透镜;屏蔽盖板组件,安装在外框内靠近第二开口侧,包括屏蔽围板、填充在屏蔽围板内的第一屏蔽材料、贯穿屏蔽围板的旋转手柄、以及安装在屏蔽围板外侧的铰链机构,屏蔽围板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外框,屏蔽围板安装在外框内后通过旋转手柄实现屏蔽围板和外框之间的限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扩大可视角度,便于工作人员更加直观观察反应堆内情况的同时,保证安全壳压力、屏蔽边界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9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908766.2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它包括设置于海上核动力平台上的双壳船体,双壳船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一次安全壳内设置有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设备,乏燃料贮存舱内设置有乏燃料贮存设施,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的底部和侧面均通过弹性连接结构与双壳船体弹性连接,一次安全壳和乏燃料贮存舱的上部设置有核燃料装卸舱,核燃料装卸舱与一次安全壳、乏燃料贮存舱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口。本发明具有安全壳、核燃料装卸、和乏燃料贮存三种功能,具有外形规则、布局紧凑、设计压力低、屏蔽重量轻的特征;并提出弹性连接结构,进一步增加堆舱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44619.6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电站安全壳的窥视窗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核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外框,两端分别设有与安全壳内侧连接的第一开口和与安全壳外侧连接的第二开口;玻璃组件,安装在外框内靠近第一开口侧,包括承压铅玻璃、第一凹透镜、第二凹透镜、以及凸透镜;屏蔽盖板组件,安装在外框内靠近第二开口侧,包括屏蔽围板、填充在屏蔽围板内的第一屏蔽材料、贯穿屏蔽围板的旋转手柄、以及安装在屏蔽围板外侧的铰链机构,屏蔽围板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外框,屏蔽围板安装在外框内后通过旋转手柄实现屏蔽围板和外框之间的限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扩大可视角度,便于工作人员更加直观观察反应堆内情况的同时,保证安全壳压力、屏蔽边界的完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