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9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852886.0

    申请日:2018-07-30

    Inventor: 陈红超 邵飞 王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舰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其组成部分有由综合供冷主机和局部冷却单元、分液阀组、回集器、电子膨胀阀等组成,既实现舱室供冷需求,同时通过电子机柜上部设置局部冷却单元冷却电子机柜上部区域,可以实现海水直接冷却制冷剂制冷或者机械制冷的联合供冷,实现一台制冷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封闭式桅杆内工作环境和电子设备上部工作环境,实现封闭式桅杆和电子机柜上部用海水及常规机械制冷的综合供冷模式,整个应用系统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对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的设计有较高应用价值。

    基于分离式热管技术的船舶余热多功能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37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850194.2

    申请日:2018-07-28

    Inventor: 林芃 韩伟 陈红超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分离式热管技术的船舶余热多功能控制系统包括余热经济器、热驱动吸收式制冷供冷子系统和洗涤水板式热交换器;余热经济器包括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和磁力泵;每条原动机排烟通道内设置一台热管蒸发器,设置一台热管冷凝器,各热管蒸发器内的热管工质经蒸发通道汇总至热管冷凝器,冷凝后热管工质在磁力泵作用下经冷凝通道输送回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包括烟气温度控制海水冷却换热盘管和余热经济器热水换热盘管,余热经济器热水换热盘管分别与热驱动吸收式制冷供冷子系统和洗涤水板式热交换器连接,烟气温度控制海水冷却换热盘管通过管路与海水相通。

    一种航空燃油存储的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57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8896.5

    申请日:2017-02-23

    Inventor: 陈红超 李栋 邵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4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燃油存储的温度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燃油油罐的温度,包括:提供航空燃油冷却装置,所述航空燃油冷却装置制造冷却淡水,用于冷却所述油罐内燃油;在所述油罐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航空燃油冷却装置的启动和停止,从而控制油罐内燃油温度。本发明由于控制了油罐内航空燃油温度范围,避免了油罐内航空燃油温度随着环境或者海水温度变化而出现的高温或者低温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改变了原来的无序的温度控制方式,使油罐内的航空燃油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了直升机对航空燃油的使用要求。

    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86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1136.2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压力传感器以及导线防护管,防护罩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外部呈半球面的半球形面罩,半球形面罩上开设有安装孔,压力传感器位于安装孔内,防护罩用于与舱壁固定连接,导线防护管穿设于舱壁上且其头部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导线位于导线防护管内部,导线防护管采用金属管制成。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防护罩采用半球形壳体设计,在水炮冲击力下,应力收缩至圆心,相比平板设计,在同样的所用力下不易变形,从而不影响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通过采用导线防护管用于对导线进行保护,可防止水炮射流通过螺纹空隙渗入导线的情况。

    舰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52886.0

    申请日:2018-07-30

    Inventor: 陈红超 邵飞 王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舰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其组成部分有由综合供冷主机和局部冷却单元、分液阀组、回集器、电子膨胀阀等组成,既实现舱室供冷需求,同时通过电子机柜上部设置局部冷却单元冷却电子机柜上部区域,可以实现海水直接冷却制冷剂制冷或者机械制冷的联合供冷,实现一台制冷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封闭式桅杆内工作环境和电子设备上部工作环境,实现封闭式桅杆和电子机柜上部用海水及常规机械制冷的综合供冷模式,整个应用系统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对船封闭式桅杆内空调系统的设计有较高应用价值。

    一种船用环保束油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654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8901.2

    申请日:2017-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2028 B63B2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环保束油烟装置,包括:高静压风机、防火阀、高压风管、匀速送风装置,所述匀速送风装置还包括机脚、转轮调节阀、均流板、静压箱、出风口、高压风管。本发明主要通过高静压风机将舱室外空气输送至高静压出风口,将室外风送至炉罩前面。本发明设计的船用环保束油烟装置,安装在厨房集气罩侧边,既保证了在集气罩开启后隔绝炉罩油烟进入厨房,也减弱了炉罩热气流对操作人员的影响,提高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一种间接氨水提馏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59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341190.5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间接氨水提馏装置,包括筒体、溶液进口管、溶液出口管、气体出口管、淋液盘、换热管束、换热管束进口管和换热管束出口管。气体出口管接出筒体第一出口,溶液出口管接出筒体第二出口,溶液进口管接于筒体侧面第一出口,载热气体接于换热管束进口管,换热管束出口管与淋液盘相连,溶液进口管与淋液盘相连。浓溶液经溶液进口管进入淋液盘,在重力作用下,溶液在换热管束形成降膜,在换热管束表面蒸发,提馏过程所需热量由气体在换热管束内部冷凝经换热管束传热至降膜液膜,该装置使气相冷凝与液相蒸发分离,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式提馏过程中存在的气液分布不均和液泛问题。

    舰船用隔离舱室结构及其空调通风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5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25906.0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船用隔离舱室结构及其空调通风系统和控制方法。本舰船用隔离舱室结构,包括普通病房、医务室、缓冲室以及隔离舱室,其中,隔离舱室和医务室均与缓冲室相邻设置,隔离舱室和医务室均对应设置有门以与缓冲室连通,普通病房和医务室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门,医务室和缓冲室均设置有与外通道连通的门,隔离舱室内部还安装有空气消毒装置。本舰船用隔离舱室结构,为非专业救助船提供一种隔离区域整体布置方案,同时提供了隔离区域正常和隔离两种工况下空调通风方案设计,能实现隔离区域平时可作为普通的舰员居住舱室,也能在舰船应急状态下作为隔离区域来安置隔离感染人群,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基于表面活性减阻技术的公务船水炮强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59787.9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表面活性减阻技术的公务船水炮强化系统包括减阻剂和减阻剂注入系统;所述减阻剂注入系统与公务船水炮系统管路连接;所述减阻剂注入系统包括带搅拌器的储罐和柱塞泵,所述减阻剂预先注入所述带搅拌器的储罐内;所述带搅拌器的储罐通过阀门与全船冷却海水系统连接;所述带搅拌器的储罐通过阀门与所述柱塞泵连接;在所述带搅拌器的储罐内形成的减阻剂海水溶液由所述柱塞泵输送至公务船水炮系统管路。本系统能够在15分钟效用强化期内,增加水炮射程20%,流量增加8%,实现水炮系统短时间“兴奋剂”强化效用。

    用于舰船封闭式桅杆的空调系统联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13447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214853.5

    申请日:2018-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舰船封闭式桅杆的空调系统联控装置包括环境参数传感器、信号采集箱、环境综合监控设备、空调通风设备信号采集箱、空调通风设备;桅杆各层内均设置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箱采集各环境参数传感器测得的环境参数并发送给所述环境综合监控设备;所述空调通风设备信号采集箱采集各空调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环境综合监控设备;所述环境综合监控设备显示各层环境参数,并通过空调通风设备信号采集箱反馈运行调整信号给各空调通风设备,各空调通风设备根据所述运行调整信号自动调节其运行参数。整个联控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具有节能效果,对于无人值班的舰船封闭式桅杆空间的环境的监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