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用隐身通风终端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3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60459.2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一种舰用隐身通风终端,包括:隐身板、槽板、叶片轴、叶片、操作机构、连杆、防护网、密封橡皮条、上支架、下支架;舰用隐身通风终端四周的间隔为舱内外空气交换的进、排风通道,正面的隐身板通过下支架和上支架固定于槽板;叶片固定安装于叶片轴上,通过连杆保证所有叶片开度一致;操作机构可调整叶片的开度大小直至全开或关闭舰用隐身通风终端;防护网阻止物体通过舰用隐身通风终端进入舱室内部;密封橡皮条确保上支架、下支架与槽板密封安装,舰用隐身通风终端的所有部件安装于槽板。本发明能够有效抵御外部海浪冲击,保证通风管道与外界水密隔断,保证进、排风的通畅性,有效降低外部通风终端的雷达散射面积,提高舰面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一种管路泄漏监测和故障隔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29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2997.8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水冷管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泄漏监测和故障隔离系统。包括水冷机柜、冷媒水管路、管路泄漏探测器、遥控阀和管路控制单元。通过在冷媒水管路上设置泄漏探测器,可以对泄漏故障进行快速探测和定位;通过环形管路的设置,配合遥控阀可以实现对管路的自主故障隔离和自重构,确保发生单一泄漏故障时不影响所有电子设备供水,发生两个或多个故障时可以保证部分重要电子设备的冷媒水管路供水,进而显著提升冷媒水管路的可靠性,保障电子设备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

    一种管道破损探测与自重构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12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6312.9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破损探测与自重构系统,包括流体智能容错系统,其包括,分别设于至少两个的接液流源管路上的智能阀,设于相连通的两个接液流源管路之间的第一电动蝶阀,以及用以进行逻辑控制的智能阀逻辑控制箱;开发测试系统,其包括,位于所述智能阀与用户之间的管道支路上依次串联设置的电磁阀、电动调节阀、流量计和第二电动蝶阀,以及用以进行开发测试的智能阀开发测试箱。本发明能够通过分层逻辑算法和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流体系统管道破裂的自动探测与报警、破损区域的自主隔离、并为重要用户提供应急管路的自重构,确保重要系统管网的安全运行。

    一种具备空气组分置换更新功能的集体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7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49335.4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空气组分置换更新功能的集体防护系统,包括:过滤吸收器、O2分离装置、集体防护区、CO2吸收器、集防区空气组分控制箱、O2流量计、O2浓度传感器、CO2流量计、CO2浓度传感器;所述过滤吸收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核生化污染物;所述O2分离装置用于向集体防护区提供氧气,用以维持防护区内的氧气浓度;所述集体防护区为密闭隔绝式防护区。本发明利用O2分离装置及CO2吸收器持续对隔绝式集体防护区内的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更新置换,确保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过滤吸收器的核生化吸附与过滤能力,使集体防护区内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人员正常呼吸所需的范围内。

    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86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1136.2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压力传感器以及导线防护管,防护罩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外部呈半球面的半球形面罩,半球形面罩上开设有安装孔,压力传感器位于安装孔内,防护罩用于与舱壁固定连接,导线防护管穿设于舱壁上且其头部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导线位于导线防护管内部,导线防护管采用金属管制成。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水炮射击的压力测量防护装置,防护罩采用半球形壳体设计,在水炮冲击力下,应力收缩至圆心,相比平板设计,在同样的所用力下不易变形,从而不影响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通过采用导线防护管用于对导线进行保护,可防止水炮射流通过螺纹空隙渗入导线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