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栓挡板周向防转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06547.2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螺栓挡板周向防转结构包括,涡轮盘,涡轮盘的端面具有环形槽,挡板,挡板的内圆边缘具有突出挡板端面的挡勾;弹性环,弹性环安装在环形槽中并通过环形挡台轴向限位,弹性环通过挡勾将挡板安装在涡轮盘端面;配重锁片,配重锁片一端固定在涡轮盘上,另一端具有防转凸台;防转凸台插入涡轮盘与挡板共同形成的周向限位槽,实现周向,满足原有挡板功能的前提下,在涡轮盘安装边上以及在挡板小半径处设置多处均布凹槽结构,同时设计新型带有定位凸台结构的平衡锁片。

    一种弹性轴承座支撑系统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9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20996.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轴承座支撑系统结构,弹支外环,包括环壁、位于环壁固定端的第一安装边以及位于环壁自由端径向向内的限位边;弹性支撑环,包括支撑环壁、位于支撑环壁固定端的第二安装边;弹支外环与弹性支撑环通过周向分布的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承力框架上,弹支外环自由端的内表面与弹性支撑环自由端的外表面搭接;弹性支撑环自由端内表面具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限位边形成安装轴承外环的安装环槽,本申请能够调整发动机传力路径上零件的刚性,双层结构的环状结构有效改善转子转动引起的整机振动。

    一种可调涡轮导向叶片端壁结构、机匣端壁结构及涡轮

    公开(公告)号:CN1093863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1550872.X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涡轮导向叶片端壁结构,所述端壁结构为多段式回转面结构,所述多段式回转面结构为:自叶片旋转轴线至叶片边缘延伸的多段线为基线,所述基线以叶片旋转轴线为中心向叶片偏转方向回转构成回转面。本申请的具有端壁结构的可调涡轮导向叶片及内外机匣采用等距分段回转面端壁设计,保证了涡轮导向叶片转动过程中间隙均匀,变化小,降低了泄漏损失;机匣上设计型槽,增加了气流流动阻力,形成气流涡旋,减小导向叶片安装角变化引起的附加损失,有效提升了涡轮效率;多段直线圆弧拟合回转面结构设计简单,适用于不同扩张角度的子午流道设计,更能提高涡轮性能,生产工艺性可行,具有更为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

    涡轮静子部件间封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4887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222808.8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部件封严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涡轮静子部件间封严结构,包括封严部件和固定螺栓,封严部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至少两层弹片层,弹片层呈筒状,每个弹片层包括周向排布的至少三个弹片,各弹片层的弹片数量相同,同一弹片层中相邻弹片在周向上留有弹片间隙,相邻弹片层的弹片间隙周向错开排布,弹片横截面呈拱形,每个弹片均和相邻弹片层的其中两个相邻弹片贴合接触,封严部件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公共搭接部,公共搭接部为各弹片层在径向上均相互重叠的部分,公共搭接部的数量是同一弹片层包含的弹片数量的两倍,固定螺栓贯穿公共搭接部并将封严部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静子件上,另一端与第二静子件过盈配合。

    一种具有位移协调能力的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25965.X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位移协调能力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联动环(1)、弧形连接段(4)、以及内摇臂(7)。所述联动环(1)上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搭接段(8),所述搭接段(8)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弧形连接段(4)开设有与所述搭接段(8)上的螺纹孔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弧形连接段(4)通过连杆(2)与所述搭接段(8)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段(4)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内摇臂(7)的一端通过拉杆(3)与所述弧形连接段(4)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杆(5)与外摇臂(6)连接。本申请可以实现外涵机匣与内涵机匣热变形差的协调,同时又不影响各元件传动关系,实现低压涡轮变几何功能。

    一种带封闭通道的涡轮间机匣放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4488.3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封闭通道的涡轮间机匣放气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放气结构,包括:承力外机匣;动力涡轮机匣,其与承力外机匣连接;放气管路,其安装在承力外机匣上;导向叶片,其安装在外环上;外环,其与承力外机匣和动力涡轮机匣连接,承力外机匣与外环之间形成冷却腔,外环前段设有放气孔,外环上设有凸台结构,放气支撑环与放气安装座组合后固定在凸台结构处,接嘴安装在放气安装座与放气管路内从而形成封闭通道;封严环,其设置在外环前端,其与外环之间形成放气流道,主流道内的燃气沿着放气流道及封闭通道自放气管路流出;空心支板,其设置在放气流道前侧的承力外机匣内,空心支板、封严环及外环上设有形成冷却流路的冷却孔。

    一种涡轮承力机匣流道件冷却式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3441.1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涡轮承力机匣流道件冷却式连接结构,包括:流道板;整流罩板;连接流道板和整流罩板的沉头螺钉和螺母,所述沉头螺钉的头部锥形贴合面上设有多个沟槽,同时所述沉头螺钉的螺纹结构非配面上设有螺旋通道,通过所述螺旋通道和沟槽形成沉头螺钉与螺母螺纹连接状态下冷却空气腔与燃气通道之间的冷却空气流通通道,所述冷却空气腔内的冷气通过冷却空气流通通道流通至沉头螺钉头部,从而形成气膜,对沉头螺钉予以冷却。本申请的涡轮承力机匣流道件冷却式连接结构可有效降低连接结构的工作温度,既可提升连接结构可靠性,又可有效防止螺纹高温粘结,提升维修性。本发明应用范围广,制造工艺性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不同截面接头连接的涡轮后机匣管路组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55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33440.7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同截面接头连接的涡轮后机匣管路组件结构,包括:位于涡轮后机匣的轴承座上的圆形接头,该圆形接头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圆形接头的下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扁形通道;穿过承力框架的支板内腔而与所述圆形接头连接的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扁管,所述扁管的上端固定有扁状接头,所述扁管的下端固定有外部管接头;其中,所述扁状接头具有与扁管固定成整体的扁管部和与扁管部一体的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为两端呈圆弧状、另两端呈平直状的轴对称结构,所述底座部安装在所述圆形接头上的凹槽内,通过外套螺母及弹性卡环实现固定。本申请的管路组件结构无需与承力框架焊接,且装拆方便,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与维修性。

    一种低压涡轮转子涡轮盘间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4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23572.6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压涡轮转子涡轮盘间连接结构,包括:上一级涡轮叶片、上一级涡轮盘、下一级涡轮叶片、下一级涡轮盘和双头螺栓组件,所述上一级涡轮叶片和下一级涡轮叶片分别通过榫槽连接在上一级涡轮盘和下一级涡轮盘上;其中,上一级涡轮盘上设有内翻安装边,内翻安装边包括上一级涡轮盘辐板轴向伸出的内翻安装边轴向伸臂及连接该内翻安装边轴向伸臂而指向盘心轴线的内翻安装边径向伸臂;下一级涡轮盘上设有外翻安装边,外翻安装边包括下一级涡轮盘轮毂径向伸出的外翻安装边径向伸臂及连接该外翻安装边径向伸臂且轴向延伸的外翻安装边轴向伸臂;双头螺栓组件穿过内翻安装边和外翻安装边而将上一级涡轮盘和下一级涡轮盘固定连接。

    一种具备冷却能力的涡轮间承力机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0993.6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冷却能力的涡轮间承力机匣结构外承力机匣、内承力机匣、周向分布在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之间的多个承力支板、隔热罩;隔热罩包括内环罩与外环罩,以及支板罩,支板罩周向分布并支撑连接在内环罩与外环罩之间,外环罩与外承力机匣形成外流道,内环罩与内承力机匣之间形成内流道;支板罩具有套在承力支板外侧的筒道;承力支板具有冷却空腔,外承力机匣外侧的冷却气进入所述冷却空腔并从承力支板上的排气孔排出至所述筒道中,能够有效实现承力框架的支撑功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主流道高温燃气对支板和内、外机匣的加温,对支板进行降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