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饼坯表面质量的铁皮包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1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0957.8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饼坯表面质量的铁皮包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出棒料的长度h和直径d;S2、制作两个端面铁皮,所述端面铁皮的外圆均匀分布有多个瓣状支片a;S3、制作一个侧面铁皮,所述侧面铁皮的两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瓣状支片b;S4、将侧面铁皮包裹在棒料的侧面,侧面铁皮中部重合段采用点焊固定,再将棒料垂直放置于地面,向外掰开瓣状支片b;S5、将两个端面铁皮分别放置在棒料的两端头,瓣状支片a对应在瓣状支片b的内测,通过点焊瓣状支片a和瓣状支片b固定连接;S6、将电焊部分焊接牢固,完成包套。有效降低了包套对饼坯端面的阻力,保持顺畅性,进而解决饼坯端面环形凹坑的质量问题。

    一种用于GH4169锻件δ相定量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8026.6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GH4169锻件δ相定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Tδ大小为1列n行;S2、对金相组织中每个δ相的特征进行计算,得到特征数组数Tδ;S3、特征数Zδ为金相组织的整体特征描述值;S4、特征数Zδ的十位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整数表示该金相组织中δ相在晶内和晶界的分布比例;S5、特征数组Tδ通过计算机对δ相的金相图进行图像处理后计算得到;S6、特征数Zδ通过特征数组Tδ按相关计算公式得到;S7、特征数组Tδ和特征数Zδ对不同δ相的金相图进行描述统计。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最终通过大量GH4169锻件δ相金相照片的统计分析,建立δ相组织形貌与力学性能的深层次关系模型。

    消除AF1410钢锻件组织混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1875.2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除AF1410钢锻件组织混晶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晶粒更加细小,能够消除混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AF1410钢锻件装入电阻炉中,根据正火工艺曲线,正火保温时间为有效截面厚度的1.0~1.6倍,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室温;第二次正火完成后进行回高温回火,根据高温回火工艺曲线将钢锻件装入温度≤450℃的电阻炉中,升温至680℃,回火保温时间为正火保温时间的2~4倍,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室温。从回火后的锻件上切取晶粒度试样,进行淬火。根据晶粒度试样淬火工艺曲线,试样装入≤450℃的电阻炉中,功率升温至830℃±10℃,保温1h后进行淬火,空冷至室温。

    轴类锻件用高温合金棒坯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126408.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轴类锻件用高温合金棒坯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属于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目的是实现锻件局部组织单独控制,提高锻件整体组件均匀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控制器、温控仪、测温电偶和变频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测温电偶相连接,输出端口与温控仪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温控仪的输出端口与变频电源相连接;变频电源为加热炉内的感应线圈供电。加热方法为控制芯表温差小于或者等于5℃、棒坯过渡区的温度由大端至小端逐步递减至常温,且芯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出料。本发明,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棒坯的局部变形,根据各处锻造变形量匹配合适的加热温度,精准控制加热范围,单独控制锻件局部组织性能,提高了锻件整体组织性能均匀性。

    轴类锻件用高温合金棒坯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2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6408.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轴类锻件用高温合金棒坯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属于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目的是实现锻件局部组织单独控制,提高锻件整体组件均匀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控制器、温控仪、测温电偶和变频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测温电偶相连接,输出端口与温控仪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温控仪的输出端口与变频电源相连接;变频电源为加热炉内的感应线圈供电。加热方法为控制芯表温差小于或者等于5℃、棒坯过渡区的温度由大端至小端逐步递减至常温,且芯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出料。本发明,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棒坯的局部变形,根据各处锻造变形量匹配合适的加热温度,精准控制加热范围,单独控制锻件局部组织性能,提高了锻件整体组织性能均匀性。

    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3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4076.2

    申请日:202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属于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领域。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步骤为:a、准备:锻件设计单边余量9‑12mm;一次模锻过程棒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最小变形量在50%以上;棒料在常温下依次包覆涂有石墨的纤维布、硅酸铝保温棉和金属层;采用四段升温预热棒料;模芯预热至500‑650℃,模套预热至300‑400℃;模具准备好后,下模型腔依次铺盖涂石墨的纤维布和硅酸铝保温棉,将预热后的棒料放在模具型腔中,棒料上表面盖上涂有石墨的纤维布;b、锻造:压机在接触棒料后,锻造成形。本发明方法,锻件直接从棒料到模锻一火成型,缩短50%以上的锻造工序。

    提高大型IN718合金件持久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8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7401.X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IN718合金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IN718合金件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材质为IN718的锻件装入加热炉,加热升温至固溶温度950~980℃,在950~980℃保温1~1.5h;S2、将保温结束后的锻件立即进行水冷;S3、将水冷后的锻件放入加热炉进行时效处理,升温速率控制40~60℃/h,升至690‑730℃,在690~730℃保温7~9h后炉冷至614~630℃/h,在614~630℃保温7~8h后出炉冷却。采用此方法热处理的IN 718合金件持久性能能稳定达到650℃、760Mpa条件下,持久时间不低于25h。此方法不但可用于IN718合金涡轮盘的热处理,还可以用于其他大型IN 718合金件的热处理。

    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3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054076.2

    申请日:202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属于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领域。GH4720Li高温合金锻件快速成型的方法,步骤为:a、准备:锻件设计单边余量9‑12mm;一次模锻过程棒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最小变形量在50%以上;棒料在常温下依次包覆涂有石墨的纤维布、硅酸铝保温棉和金属层;采用四段升温预热棒料;模芯预热至500‑650℃,模套预热至300‑400℃;模具准备好后,下模型腔依次铺盖涂石墨的纤维布和硅酸铝保温棉,将预热后的棒料放在模具型腔中,棒料上表面盖上涂有石墨的纤维布;b、锻造:压机在接触棒料后,锻造成形。本发明方法,锻件直接从棒料到模锻一火成型,缩短50%以上的锻造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