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3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372807.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罩缓冲胶块冲击寿命试验台,包括样件安装基座、台体、落锤、落锤防护罩机构、落锤夹持机构、导向机构、落锤起吊机构;台体包括水平支撑框架以及门形框架,所述落锤夹持机构、落锤防护罩机构及导向机构固定在门形框架上,所述落锤起吊机构固定在水平支撑框架上;落锤顶部连接有拉丝将落锤垂直放置,拉丝绕过导向机构后与落锤起吊机构的驱动端连接,落锤起吊机构用于驱动落锤起吊;落锤防护罩机构安装在所述门形框架上且位于落锤上方,用于对落锤起吊高度进行限位,落锤防护罩机构的安装高度可调节;落锤夹持机构水平放置,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夹持落锤对其进行高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703.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状态灯光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三段一体式指示灯、指示灯控制器、角度传感器、加速信号传感器以及SOS报警开关;指示灯控制器根据角度传感器及加速信号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及SOS报警开关、车辆挡位信息和危险报警灯开关的启动信号,判断当前车辆的行驶状态或故障状态,并控制三段一体式指示灯进入对应灯光提示模式进行灯光显示;所述三段一体式指示灯安装在车辆顶端鲨鱼鳍天线位置,由蓄电池供电,其包括三段灯光组,每组灯光组包括四个颜色的光源,各灯光组的光源根据指示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对应开启,实现不同灯光提示模式的灯光显示,用于显示车辆的不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24391.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翻转耐久试验测试装置、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传感器支撑总成和外后视镜支撑总成,所述传感器支撑总成上设置有到位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后视镜支撑总成上设置有外后视镜总成,所述位检测传感器与外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相对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翻转耐久试验测试装置、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外后视镜镜片左、右、上、下四个方向的极限位置布置到位检测传感器,可以在试验过程中准确的测试外后视镜镜片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真实的极限位置,避免预估时间法出现的不良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90657.7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J5/04 , E05F15/614 , E05F15/635 , E05F7/06 , B60J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磕碰平行滑动车门结构、车辆及其开关方法。包括车门、旋转式铰链、旋转式铰链电机、车门支架、车门支架电机、平移滑动主动齿轮、平移滑动从动齿轮、平移滑动轨道、平移滑动电机和电动门按钮;旋转式铰链的一端与旋转式铰链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门支架电机连接;旋转式铰链通过旋转式铰链电机驱动;旋转式铰链电机固定在车身上;车门支架与平移滑动电机连接;平移滑动电机驱动平移滑动主动齿轮;平移滑动主动齿轮与平移滑动从动齿轮啮合;平移滑动从动齿轮与平移滑动轨道上的齿条啮合;平移滑动轨道固定在车门上;车门支架电机与车门支架连接;电动门按钮与车辆ECU连接;控制器控制旋转式铰链电机、平移滑动电机和车门支架电机。本发明由旋转式铰链与车门支架承载车门重量,控制旋转式铰链电机与车门支架电机旋转角度来调整车门与车身之间的横向移动距离,应用平移滑动电机来调整车门纵向移动距离,实现车门的开闭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车门打开,发生碰撞的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拓展了白车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96507.2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1M7/06 , G01B11/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头枕动态晃动量测量试验方法,包括将座椅通过座椅固定夹具安装到六通道振动台上;将水假人捆绑到座椅上;在座椅的头枕上布置激光位移传感器‑前后方向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左右方向,在六通道振动台上固定激光位移传感器‑左右方向反射板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前后方向反射板;按振动传递路径完成位移信号采集并导出;进行位移信号的后处理。本试验方法将静态加载升级为动态激励,更符合座椅的实际使用情况;采用水假人模拟乘员乘坐,更真实模拟用户使用场景;运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优秀特性,解决了实时动态位移测量难题;同时,进行时域及频域的试验结果分析及对比,能快速找出动态晃动量大的频率分布特征,为改进指明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7242.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滑动门开闭耐久试验方法,包括将装配有滑动门总成的白车身置于台架上,置于环境箱中;调整被试车门与白车身的匹配状态;校准滑动门及附件螺栓力矩;安装滑动门外手柄与内手柄的解锁机构;将气缸机构固定在与滑动门平行的位置,调整气缸机构与滑动门之间的距离,将强磁铁吸附在车门外板钣金上;设置工控机程序;布置测速传感器,调整工控机程序参数控制开闭动作机构运行速度;设定环境箱温度;滑动门解锁。本发明提出了内手柄与外手柄配合解锁的四种解锁方式;对滑动门开闭误动作增加了监测装置,通过接近开关信号检测滑动门解锁到位及开门、关门到位情况,并通过工控机对信号的采集判断避免误动作对被试样件带来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3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05137.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激励源;步骤二、设置加速度采集系统;步骤三、激励源在Z向扫频振动,是数采仪记录加速度信号并导出;步骤四、对步骤三导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后处理及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的计算;步骤五、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进行评价。从传递特性的定义出发,按实现传递特性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逐一突破解决,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段覆盖不到、响应点与人体感受偏差、计算方法不详尽、评价指标缺失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7315.X
申请日:2022-05-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 E05F15/689
Abstract: 一种车窗玻璃上升剩余力测量方法,属于车窗玻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车窗玻璃上升剩余力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测量前,组装玻璃升降器零部件,组装完成后,对玻璃升降器按照试验电压通电进行测试;步骤S2,将装调完成后的带有玻璃升降器的车门装夹至升降器寿命试验台上;步骤S3,分别在两种工况的玻璃升降器上选取测试点,并安装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采集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695078.4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泳前后发动机罩变形量测试方法;将发动机罩钣金变形测试点分布于发动机罩前边缘,等间距与不等间距结合、对称与散布结合;以整车Y向对称面为中心,发动机罩前边缘至少布置两对对称测点,每侧至少布置两个散布或不对称测点;每个测点的变形测量采用两次直接测量法;发动机罩支撑装具的上半部分安装变形测量工装,电泳前用卡尺或塞尺直接测量发动机罩边缘变形测点相对测量工装的间隙,电泳时拆除变形测量工装,电泳后再次原位安装变形测量工装,再次测量变形测试点相对变形测量工装间隙,两次间隙差值即发动机罩电泳前后变形量;本发明测量精度高,测量装置便捷、可拆卸,利于涂装现场操作,不影响涂装生产,工作便利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238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4414.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6 , B60R19/02 , B62D2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舱盖位置安全防护机构及其工作方法,防护机构由反应机构、限位座及连接臂构成,通过控制车辆前方进气格栅内的撞击传感器向继电器发出电信号,继电器控制蓄电池到电动撑杆的电路接通,电动撑杆工作,活塞杆伸长到极限位置控制发动机舱盖里侧盖支架运动臂绕发动机舱盖里侧盖支架运动臂轴运动,发动机舱盖里侧盖支架运动臂拨动上悬臂转动,上悬臂的上点在与发动机舱盖里侧盖支架运动臂分离解除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回到与下支撑臂竖直方向平行的位置;在车辆碰撞的重合位置刚好在发动机舱盖里侧盖支架运动臂的运动极限位置时起到了在前进方向的阻挡作用,避免前方车辆的车尾高度进一步威胁到主副驾驶员的生命安全等问题。
-
-
-
-
-
-
-
-
-